Ag—F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及还原性能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za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Fe复合化物催化剂,用XRD研究了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利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g含量催化剂的还原能力与σ-AgFeO2晶相生成情况有对应关系,催化剂的氧活性主要来源于分散在其表面晶粒较小的σ-AgFeO3物种
其他文献
用化学氧化法,以三氯化铁作催化剂、硝基苯作溶剂、硝基苯作溶剂,合成了蓝色电致发聚合物一二辛氧基聚对苯(DOO-PPP),重点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分子量和反应产率的影响,并用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
么交联聚乙类醇凝胶为载体合成了含有对氨基苯磺酸功能基的吸附剂。它们对血清中甘油三脂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血清中总蛋白的吸附性能较弱。对甘油三脂的吸附性能随吸附剂功
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镍磷合金镀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磷镀层的阳极极化行为与低磷镀层相似,但高磷镀层的
在室温反应条件下,利用全(多)氟酰基过氧化物(RfCO2)2(Rf=H(CF2)4,n-C3F7,n-C7F15)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的单电子转移(SET)反应,得到了相应的氟烷基(Rf)化接枝高分子Rf-SBS,IR及^19F NMR光谱表明,Rf-及RfCOO-加成在SBS中丁二烯单元双键的两端。所得的Rf-SBS具
用五甲基环戊二烯三苄氧基「Cp^*Ti(OBz)3」与甲基铝氧烷(MAO)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聚合,比较了甲苯、庚烷及其混合溶剂对丙烯聚合的影响。研究不同n(Al)/n(Ti)比及单体压力对聚合活性和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研究了Cr2O3、MoO3、SO4^2-和CuSO4在SnO2表面的意志支分散及其对SnO2超细粉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化合物在SnO2上均能单层分散且分散阈值都接近按密置单层模型估算的分散容量极限值;表面单层覆盖能十分
以蔗糖、松香、丙烯酸、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合成新型丙烯酸酯松香蔗糖聚氨酯(PU),以PU和聚丙烯酸(PA)共混制得PU/PA IPN。应用FTIR、TGA、DSC等手段对产品的结构及性能测试。讨论了三异氰酸苯酯-三羟甲基丙烷
在固体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考察了Ni/γ-Al2O3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的积炭问题。结果表明:反应床层温度升高,积炭量降低;温度降低,积炭量增加,当温度在600℃附近时,积炭量增加很快。
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测定了金刚石酸洗废液中的痕量镍。结果表明:在0.20mol/LNH4Ac-0.005mol/LKNO3-0.02%丁二酮肟中,Ni^2+浓度在3×10^-1 ̄3.5×10^-6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3583+1.365×10^5c9Ni^2+)(mol/L),相关系数r=0.9970,检测下限为6×10^-8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