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PICC置管后早期安全管理的应用

来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PICC置管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PICC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进行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进行PICC置管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借鉴并推
其他文献
自Tanaka等1982年提出模糊回归概念以来,该问题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作为主要估计方法之一的模糊最小二乘估计以其与统计最小二乘估计的密切联系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依据适当
在L-模糊拓扑空间(LX,δ)中,对L的素元r,引入了Ir-开集的概念,讨论它的基本性质,并用它刻画了LF连续映射;定义了一种层T2分离性,并用Ir-开集刻画了它的特征.
借助半闭元、半远域等半拓扑概念在拓扑分子格中引入ST分离性公理,给出它们的刻画,推广文[2]中T分离性公理,证明了T分离性与ST分离性的关系为T-1←T0←T1←^T-1 T2←^T1 T3←^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