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国家战略的提出,对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提出了新的价值需求。研究在分析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进行价值挖掘的必要性,进而结合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不同的价值类型,设计出了差异化的价值挖掘策略体系。研究最终目的是推动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外显化,使其在新时期发挥应有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价值挖掘
0 引言
红色文化遗产是当代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脉源泉。新时期加強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明确指出要“让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要以弘扬红色精神、继承红色文化为核心,不断推进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性利用。
陕甘片区是中宣部等四部委于2019年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之一,涉及陕西、甘肃、宁夏三个省份的9市51县,延安宝塔等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即处于该片区。该片区红色文化遗产具有分布集中、影响力强、价值突出等特点。但在实践中,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也面临价值挖掘不足、价值感知不充分等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遗产价值、推进红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研究拟契合新时期推进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需求,借助各种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对红色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将抽象的红色价值内涵和精神意义以场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有温度、有活力、形象可感、可触摸、可体验的红色文化内容产品,更容易让公众深入了解红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故事和事件的情感追忆,唤醒公众的红色文化记忆,增进公众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和认可。
1 相关文献综述
红色文化遗产根植于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沃土之上,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及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渴望。①国内近年来围绕红色文化遗产价值问题形成了丰富的理论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①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及当代意义②;②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保护、价值阐释传播、价值挖掘方式的研究③;③结合某一具体红色文化遗产所在地展开价值保护实践调查以及价值挖掘策略的研究④等。
新时期我国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加强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及价值挖掘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学者们开始将挖掘红色文化遗产价值视为弘扬红色文化的题中之义,要在新时期重新认识和考量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也产生了围绕陕甘片区红色文化及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的研究成果,如李新安⑤研究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并分析了梁家河蕴含的崇高精神。同时还有部分研究成果围绕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教育等方式来促进延安红色文化当代价值的彰显。⑥但是研究主要以宏观分析、定性研究为主,缺乏联系当前新型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促进红色文化遗产在内价值挖掘的研究。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红色文化遗产提出了新的价值需求,应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与价值传递,唤醒公众对其的认可和尊重,弘扬红色精神。现有文献对于红色文化遗产在新时期进行价值挖掘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研究整体较为零散,仅关注红色影像、红色记忆重建等层面,缺乏如何契合新时期对红色文化遗产的需求进行价值挖掘的系统研究。因此,本课题拟紧密契合当前弘扬红色文化时代背景,选取陕甘片区为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红色文化遗产价值挖掘的系统研究。
2 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利用现状及价值挖掘的现实需求
2.1 价值利用现状
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涉及革命旧址、纪念设施、文物藏品、红色精神等物质及非物质形态,不一而足。然而从当前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利用现状来看,存在着种种问题:
①遗产本体保护不力。陕甘片区革命旧址分布广泛,但有相当部分的革命旧址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以延安地区为例,根据2018年12月发布的《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利用规划》中的数据,延安市共认定革命旧址445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革命旧址并未列入国家或省、市级文保单位,这部分革命旧址面临的保护问题更为严峻。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宝塔区革命旧址共计195处,而其中有高达117处属于未定级,难以得到文物部门的有效保护(表1)。
②遗产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对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要将其隔离起来,而是要通过传承,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均能感受到红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均能从接触、认知、品读这些红色文化遗产中得到智慧,得到启迪。而在当前以文物保护为主体的保护模式下,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尤其是部分纪念地及革命遗迹,其物质形态普遍毁损严重,除专业的考古人士外,普通公众难以直观了解其内在的红色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对其的破坏更是难以遏制。
③周边环境维护差。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作为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遗产物质本体一起共同形成具有独特革命文化氛围的文化空间。但是近年来,受陕甘地区新农村建设、撤乡并村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在进行开发建设及规划时忽视了对于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维护,部分红色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呈现出破碎化、割裂化的倾向。尤其是处于城乡近郊的部分革命旧址,在各种现代化建筑快速崛起的同时,周边环境不协调化、破碎化的状况更为严重。
关键词: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价值挖掘
0 引言
红色文化遗产是当代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脉源泉。新时期加強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明确指出要“让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要以弘扬红色精神、继承红色文化为核心,不断推进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性利用。
陕甘片区是中宣部等四部委于2019年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之一,涉及陕西、甘肃、宁夏三个省份的9市51县,延安宝塔等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即处于该片区。该片区红色文化遗产具有分布集中、影响力强、价值突出等特点。但在实践中,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也面临价值挖掘不足、价值感知不充分等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遗产价值、推进红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研究拟契合新时期推进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需求,借助各种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对红色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将抽象的红色价值内涵和精神意义以场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有温度、有活力、形象可感、可触摸、可体验的红色文化内容产品,更容易让公众深入了解红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故事和事件的情感追忆,唤醒公众的红色文化记忆,增进公众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和认可。
1 相关文献综述
红色文化遗产根植于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沃土之上,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及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渴望。①国内近年来围绕红色文化遗产价值问题形成了丰富的理论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主题:①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及当代意义②;②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保护、价值阐释传播、价值挖掘方式的研究③;③结合某一具体红色文化遗产所在地展开价值保护实践调查以及价值挖掘策略的研究④等。
新时期我国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加强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及价值挖掘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学者们开始将挖掘红色文化遗产价值视为弘扬红色文化的题中之义,要在新时期重新认识和考量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也产生了围绕陕甘片区红色文化及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的研究成果,如李新安⑤研究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并分析了梁家河蕴含的崇高精神。同时还有部分研究成果围绕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教育等方式来促进延安红色文化当代价值的彰显。⑥但是研究主要以宏观分析、定性研究为主,缺乏联系当前新型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促进红色文化遗产在内价值挖掘的研究。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红色文化遗产提出了新的价值需求,应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与价值传递,唤醒公众对其的认可和尊重,弘扬红色精神。现有文献对于红色文化遗产在新时期进行价值挖掘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研究整体较为零散,仅关注红色影像、红色记忆重建等层面,缺乏如何契合新时期对红色文化遗产的需求进行价值挖掘的系统研究。因此,本课题拟紧密契合当前弘扬红色文化时代背景,选取陕甘片区为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红色文化遗产价值挖掘的系统研究。
2 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利用现状及价值挖掘的现实需求
2.1 价值利用现状
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涉及革命旧址、纪念设施、文物藏品、红色精神等物质及非物质形态,不一而足。然而从当前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利用现状来看,存在着种种问题:
①遗产本体保护不力。陕甘片区革命旧址分布广泛,但有相当部分的革命旧址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以延安地区为例,根据2018年12月发布的《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利用规划》中的数据,延安市共认定革命旧址445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革命旧址并未列入国家或省、市级文保单位,这部分革命旧址面临的保护问题更为严峻。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宝塔区革命旧址共计195处,而其中有高达117处属于未定级,难以得到文物部门的有效保护(表1)。
②遗产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对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要将其隔离起来,而是要通过传承,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均能感受到红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均能从接触、认知、品读这些红色文化遗产中得到智慧,得到启迪。而在当前以文物保护为主体的保护模式下,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尤其是部分纪念地及革命遗迹,其物质形态普遍毁损严重,除专业的考古人士外,普通公众难以直观了解其内在的红色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价值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对其的破坏更是难以遏制。
③周边环境维护差。陕甘片区红色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作为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遗产物质本体一起共同形成具有独特革命文化氛围的文化空间。但是近年来,受陕甘地区新农村建设、撤乡并村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在进行开发建设及规划时忽视了对于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维护,部分红色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呈现出破碎化、割裂化的倾向。尤其是处于城乡近郊的部分革命旧址,在各种现代化建筑快速崛起的同时,周边环境不协调化、破碎化的状况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