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达人最个性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科学而狂,实验达人最有个性!
  吃玻璃、进毒气室、以身试毒……实验达人居然拿自己做实验,甘做科学“小白鼠”,他们对科学的那份疯狂,让我们不得不敬佩。
  为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自我实验很多,无不散发着英雄的气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到底有哪些疯狂的自我实验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八大最具个性、一个比一个疯狂的自我实验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空军需要知道飞行员在超音速飞机中中弹后能否逃过一劫,因为中弹后的飞行员无法再驾驶飞机,超音速飞机的速度便会减速至零,这种突然的速度急刹车往往会让飞行员受到超过40G甚至50G的压力(1G的压力相当于地球表面重力,而40G的压力就相当于一头3吨重的大象压在身上),从而导致飞行员死亡。
  18G的压力已经是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了,谁有勇气突破这种极限,与死神来一场生死较量呢?
  飞行外科医生约翰·保罗·斯塔普勇敢地挑战这一极限,自愿做“小白鼠”,开始进行一系列身体实验。
  在新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军基地,仿照超音速飞机“急刹车”时的情形,斯塔普设计了一个以火箭推动的雪橇,这个雪橇能在约1067米的距离内将速度增至1207千米/时(约335米/秒),然后滑入水中,再突然减速直至停下来。
  在1秒钟内,雪橇的速度由1207千米/时减速到0,猛烈的制动可以保证雪橇上的人平稳地坐在那里,只是无法再继续前进,但是有时制动会失效。有一次雪橇上一个中弹的实验假人就被弹出了210米,不过幸好没有损坏。
  要是真人坐在雪橇上,会怎么样呢?
  1947年的一天,斯塔普首次尝试他的火箭雪橇,他将火箭雪橇开到时速145千米,然后突然减速至0;第二天,他把时速增加到322千米,再突然减到0,第三天……随着实验次数增加,火箭雪橇的时速也在增加,为了探索人类耐力的极限,在7年的时间里,斯塔普一共尝试了29次。
  每一次制动时,减速的压力都压迫着身体,他曾多次忍受眩晕、脑震荡、剧烈的头痛、肋骨破裂、肩膀脱臼和骨折等痛苦,其中眼睛受到的伤害最大。
  1954年12月10日,斯塔普进行了最后一次试验。实验中,火箭雪橇在9个火箭的推动下时速达到了1017千米,这个速度比45口径的子弹速度还要快,甚至超过了飞机的速度。而当雪橇撞到水面时,斯塔普承受了46.2G的压力,超出了极限的40G。
  他活下来了,关于这一实验的感想,他说道:“眼睛好像要被拽出眼眶了……我用手支起眼皮,但是什么也看不见。”他担心自己会永远失明,幸好视力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逐渐恢复了,可还是留下了视力问题的后遗症。
  自己给自己做手术,美国外科医生埃文·奥尼尔·凯恩恐怕是第一人。
  1921年2月15日,凯恩躺在医院的手术台上,等着做阑尾切除手术。突然,他决定进行一个即兴实验——自己给自己切除阑尾,彻底告别阑尾先生。
  他坐起来并让所有人后退,因为他要亲自操刀。由于他是医院的首席外科医生,医护人员只能勉强执行这个强制性的命令。
  为了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腹部,凯恩用枕头支撑着身体。他向自己的腹壁注射可卡因和肾上腺素,然后迅速刺穿浅表组织,找到了肿大的阑尾并将之切除。
  整个手术花了30分钟。凯恩调侃说,如果不是医院的员工到处转悠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搞得手术室气氛很紧张,他可能可以更快地做完手术。
  凯恩康复得很快,14天后他又回到了医院,开始为其他病人做手术。
  事后,他解释说,之所以要进行这次自我实验,是想体验病人在做手术时是什么感受,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局部麻醉,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爱上电池,谁信呢?可是,年轻的德国物理学家约翰·威廉·里特还真的爱上了电池,并扬言要跟电池结婚。
  1800年,亚历桑德罗·沃尔特发明了伏打电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提供连续、稳定、强大电流的电池。约翰·威廉·里特对伏打电堆非常感兴趣,他利用这一发现,将伏打电堆的两极系统应用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里特将电流接到舌头上,顿时尝到了一种酸的味道;他将电线与鼻子接通之后,不停地打喷嚏;他把电线接到自己的眼球上,看到了许多奇怪的颜色在流动……电流经过不同的部位,里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就像百味人生,既丰富又特别有意思。
  因此,他经常会跟人们打趣说:“我要娶我的伏打电堆。我要跟她结婚啦!”
  里特的实验并没有就此结束,他后来将电流增大至危险的程度,并强迫自己忍受更长时间的触电,还服用药物来减轻痛苦。
  结果,他的健康受到损害,多次触电让眼睛受到感染,而且,他还要忍受经常性的头痛、肌肉痉挛、麻痹和胃痉挛,肺部还因此充满粘液。
  舌头还曾暂时失去大部分感觉,阵阵头晕也让他近乎崩溃。有时持续强烈的疲惫感,常常让他难以下床。还有一次,电流让他的手背瘫痪了一个星期。
  最终,他为滥做自我实验付出了代价,33岁时得了肺结核,虚弱的身体让他不堪一击,不久病逝。
  玉米芯、木屑、软木、羽毛、石棉、人造丝和香蕉茎,这些东西能吃吗?很显然,我们是不吃这些东西的,而在弗雷德里克·菏泽尔眼中,这些都能吃,而且是日常生活中的“菜”。
  为了抑制自己的食欲,菏泽尔在青少年时期采用过一种怪异的减肥方法,就是天天吃玉米芯、木屑、软木、羽毛、石棉等不同寻常的“菜”。而他最喜欢的菜就是被切成小块的手术棉。
  在他晚年的时候,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菏泽尔作为芝加哥大学的一名研究员,把不吃寻常“菜”的天赋运用到科学上。他尝试吞咽一系列化学惰性物质,并观察这些东西在肚子里能够停留多长时间。
  他从实验室外面的人行道上铲起碎石,然后吞下,52个小时后,碎石被排出体外。但是,钢球滚珠轴承和弯曲的银线用了大约80个小时才通过他的身体,小金球在他的肠道里移动缓慢,22天以后才出来。不过,玻璃珠要快得多,只用了40个小时就通过了消化道。
其他文献
在一个积雪厚达30厘米的严冬的早晨,罪犯在自己家中杀人后,穿过一片空地,将尸体扛到邻居家一栋正在建造中的空房内。然后他顺着原路返回家中,拨通了报警电话,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发现有人被害了。  警探赶到后,查看了那个人往返现场时留在雪地上的脚印,便厉声呵斥道:“你在说谎,凶手就是你!”  你知道警探是怎么判断的吗?
陨石似石非石,它们的身份不简单。陨石撞地球,从来不是单枪匹马在战斗,陨石家族庞大而复杂,它们的成员非常多。  陨石家族谁最酷,谁最有威信,谁最讨人喜欢呢?陨石家族成员纷纷等不及了,都急着跟大家见面呢。  “大块头”铁陨石  铁陨石是个憨厚的“大块头”,它们身体强壮,力气自然也大。它们从来不主动追求外表的美丽,谁说憨憨的模样不好?憨厚中也带着几分可爱呢。  铁陨石身体内含有大量铁镍金属,铁含量相当高
陨石一点都不乖,总是不好好地待在自己家里,从古至今,不只一次两次地光顾地球。它们想来就来,令人防不胜防。  陨石与地球撞击,在那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还创造了不少奇迹呢。那些年,有哪些陨石坠落之最呢?  巴林杰陨石最早坠落  5万年前,一块直径约为50米、重约500吨的陨石以每秒1.3万千米的速度撞上地球,它摩擦空气导致周围的温度高达两万摄氏度,引发的爆炸强度是广岛核弹的150倍。  最后,这块陨石坠
什么是上海建筑文化的特征和标志呢?  前几年,关于这个问题曾展开过一场争论。朱大可认为,石库门房子是上海的典型地标;张闳认为,解放后新造的工人新村是目前上海地面上最引人瞩目的标志;而吴亮则认为,随着上世纪90年代新天地等区域的发展,上海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特征,全球化亦是一个匿名化的过程,新天地的建筑可以出现在世界任何角落。这样,作为承载文化意义的上海建筑消失了。  登琨艳选择的是苏州河。虽然黄浦江也
就算躲着陨石这个家伙,也会被从外太空飞来的它砸中?不会吧,它居然这么厉害?  没错,人类被陨石砸中而因此受伤的事件确实发生过。  陨石穿过大气层落在地球上,当与陨石邂逅,你会被陨石砸中吗?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呢?  飞来横祸,坐着也挨砸  1954年11月的一天,对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安·霍奇斯太太来说,本该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不料,那天她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用过午饭后,霍奇斯太太觉得有些不
每一款商品的低价,都会在合适的地点出现。这是颠扑不破的消费真理,但是真理也需要程序保证,这就是先决定自己所要的商品,然后再决定购买商品的地点。如若把程序倒了过来,跑到黄眉老怪的小雷音寺去,还指望取到普渡众生的真经,那自然是错误接着错误了。这个道理摆到桌面上太简单,简单到有辱诸位看官的智商。然而跑到小雷音寺取经的事,却每天都在消费者身上发生。比如电视购物的消费者。  我们先来模仿电视购物的桥段:“赶
你的爸爸有脱(tuō)发的烦恼吗?你的妈妈有脱发的烦恼吗?还好,你还没有这种烦恼。也许,给爸爸妈妈看一些秃(tū)顶的动物小伙伴,能让他们快乐起来。  秃猴秃得很彻(chè)底,连眉毛也秃没了。它们生活在亚马孙河沿岸的树林中。根据脸部肤色的不同,它们被分为白秃猴、赤(chì)秃猴和黑秃猴。  看,左边的就是赤秃猴。它的脸红得像喝醉(zuì)了一样。你可别嫌弃它的肤色,面色红润(rùn)说明赤秃猴身
小红、小白和小黄是好朋友。他们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小红伤感地说:“好想和你们多玩一会儿呀,可惜我的生命太短啦!”  小白说:“我的生命很长呀,我可以分一些给你。”  小黄说:“我有办法。”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2050年的一天,维吉尔正在做鸡蛋变异实验,借助显微镜,他发现鸡蛋里竟然有一个城堡!这个城堡是怎么来的呢?  他不断做实验,经过研究,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只要注入济琳达砬激素,鸡蛋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异,产生一个城堡。  一天,他又在做这种实验,突然,一道刺眼的七彩光芒笼罩着他,他顿时脑中一片空白,随着一股急流进入了一个黄白交错的世界。  “这里是哪?我不会穿越了吧?”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
一天,在放学路上,朵思发现了一条流浪狗。这条狗非常邋遢,四肢好像长短不一,身上满是虱子。她不忍心让流浪狗再流浪,便把它带回家。  她带着小狗才进家门,就被妈妈看到了,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不管她怎么陈述养狗的好处,妈妈就是不同意。  无奈之下,朵思只好将小狗送走:“小狗,你快走吧,希望我们还能再见面。”小狗好像能听懂人话似的,朝她点了点头,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第二天,还没起床,朵思迷迷糊糊中感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