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PBMC细胞因子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准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特点.方法 将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72 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2、IFN-γ和TNF-α的浓度.结果 (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没有检测到IL-2、IL-4、IL-12的基础分泌.(2)不同病情患者间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占优势.提示通过调整TH1/TH2失衡可能达到抗病毒治疗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复发的效果.方法 3例CML(慢性期)患者,在接受预处理后,例1接受其胞妹外周血造
脑功能区病变手术治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术中对脑功能区难以正确定位.目前,最准确、可信、微创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是术中直接电刺激,但错误的刺激方法和参数设置会导致假阳性
目的 探讨骨髓输注联合阻断共刺激通路对大鼠移植皮肤存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Lewis大鼠为受者,皮肤移植前经尾静脉输注供者(BN大鼠)骨髓细胞2×108 个,并于骨髓输注当
目的 研究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动态血压(ABP)的特点.方法 以33例肾脏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ABPM6100仪进行动态血压测量(ABPM),受试对象均未服用降压药物.以1997年德国1141名
目的 分析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后非手术原因造成的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138只眼)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术前综合因素评估,严格
目的 研究Fechtner综合征先证者肾脏病改变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电镜等方法对Fechtner综合征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免疫组
患者男,25岁.2006年11月因出现右侧鼻腔出血,偶有鼻塞,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筛窦炎、鼻中隔偏曲.2007年2月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和筛窦开放术.术后1个月鼻出血加重,于2007年3月1
目的 探讨我国沿海产盐地区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以解决沿海产盐区严重干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非碘盐问题.方法 1995年开始在非碘盐问题较严重的沿海产盐区厦门市,
目的:研究果糖二磷酸锶盐(Sr-FDP)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方法,建立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模型.口服不同剂量的Sr-FDP治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机制.方法 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检测他汀类药物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皮肤组织中炎性细胞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