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雕出人生精彩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国大典》。
群仙祝寿》 圆盘(珍品奖)。
《喜相逢紫砂壶》。
《古琴四曲挂屏》(金奖、珍品奖)。

  在京城百工坊的雕漆坊,雕漆大师殷秀云讲述她从热爱象牙雕刻开始,却干了几十年的雕漆,且还取得了斐然的成就,这话听着似乎有点拧巴,但却是她人生的真实经历。因为,她从小的志向是要“雕象牙”,而非“雕漆”。
《三星贺寿六瓣捧盒》。

  从事雕漆工艺的设计和制作50余年,从当初的转向,到当今的成就,殷秀云感到幸运。靠勤勉敬业,技艺精湛,设计出了近干件作品,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已成为雕漆技术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蝈蝈笼》。

雕漆的起源与发展


  雕漆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了雕漆技艺。据说是发源于四川、云南一带,但是人们后来没有见到过唐代的雕漆作品。宋代是雕漆工艺的发展时期,当时富有的人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十分钟情于雕漆制品了。“剔红”和“剔犀”都已经出现,剔犀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到了元代,雕漆工艺随着工匠的流动,传入北京。元代的工匠制造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并会在其作品的底部刻上名字,它们后来许多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元代的雕漆技艺通过艺人们的世代相传延续到了明代。明代初期,由于皇宫及国礼需求增多,皇宫“御用监”在京城专门设置了制作漆器的作坊——果园厂。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被汇聚到北京,雕漆艺人们辛勤钻研,相互切磋,雕漆技艺日臻完善,不同的制造工艺和艺术风格相互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北京雕漆工艺的独特面貌。在艺术上,早期制造的雕漆制品注重磨工,光润、古朴、浑厚,是以前的雕漆无法比拟的。明末,雕漆制造经过了一段时期萎缩后,至清初,雕漆工艺又开始兴盛。清代由于乾隆皇帝的喜爱,宫廷监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北京设立了造办处漆作,从事雕漆等漆艺制品的专门生产,大如屏风、几踏、桌椅,小到瓶、罐、盒、盘乃至日常摆设,应有尽有。这一时期的雕漆作品构图严谨,雕工精细,图案繁缛,工艺复杂,形成了雍容华贵、工细柔丽的艺术风格。清末,雕漆制造一度中断,雕漆技艺近乎失传。建国后,成立了工厂,造就了一批雕漆艺术家,殷秀云就是其中之一。

儿时的梦想破碎


  1947年,殷秀云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受学习绘画的姐姐和表哥的影响,她从小就对美术有着强烈的兴趣。有一次学校组织看电影,片头播放了—段象牙雕刻的纪录片,让她感到很震撼。“象牙雕刻太美了!”便萌生了学习象牙雕刻的想法。于是,她初中毕业后便考入了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的象牙雕刻专业。
《龙凤蝈蝈笼》。

  命运似乎不遂人愿。1967年,殷秀云从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厂,她并没有如愿地从事钟爱的象牙雕,而是被分配到雕漆车间。“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她坦言,也闹过情绪,“无论谁怎样劝,我就是不愿意去,还多次找领导提意见。”后來,以至于“象牙雕是我最喜欢的,但是没有了”这样一个事实几乎成了殷秀云心里的一个结。厂领导的态度很坚决,对她说,如果再提意见的话就让她去干光漆。“领导这么一说,我就被吓着了,因为光漆是最累的工种,还会让人皮肤过敏,所以我只好硬着头皮服从安排。”就这样她不得不安下心来。
《和谐大鼎》 ( 银奖)。
《文殊菩萨圆盘》( 珍品奖)。

  人们常说,当上天为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殷秀云不情愿地进入了雕漆车间后,碰到了几位心地善良的老师傅,师傅们一直安慰、鼓励她,他们知道她之前是学象牙雕的,于是就让她把雕漆和象牙雕结合起来搞创新,这给了她极大的鼓励。   性格柔中带刚的殷秀云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说:“那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任何事情都能完成。”师傅们给了殷秀云一大堆漆板,让她在漆板先练习。正式雕之前要先学习磨刀子,磨了一个多月,手都磨破了,破了之后又长出新肉,非常疼,但这是基本技能,必须掌握。在漆板上刻人物跟在象牙上雕完全不一样,象牙雕人物更精细,而且是立体的圆雕,但漆板却是平面的。为了掌握好雕漆技术,殷秀云不停地学习、练习。她不光练习漆板雕刻,还继续夯实绘画基础,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白天跟着师傅学技法,差不多下午五六点结束,7点再去北京站画素描写生,大约晚上10点多回宿舍,还得临摹一些大作,周末再去香山画素描写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六年后,师傅让殷秀云开始创作人物了,她创作出的第一件作品叫《赶摆》,是两个少数民族人物挑着担子赶集的场景,之前雕漆的图案都是山水、花乌,或长裙飘飘的古代人物。因此,她创作的这件作品等于在雕漆界做了一次大胆的改革。新颖的构思、扎实的绘画及雕刻技艺,令该作品的反响特别好。“从那时开始,我的思想开始转变了,对
  雕漆的反感渐渐烟消云散。别人不能做的我给做成功了,心里开始有了一种成就感。”殷秀云如是说。
  回想起当初从20岁进厂,到28岁被迫改行反倒成就了自己,成为开创雕漆界先河的高级人才,她颇感自豪。自此,雕漆成了她的事业。

了然于心的雕漆工艺


  雕漆的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繁复而且耗时。传统的雕漆工艺有着时代特色,元代的浑厚质朴,明代的丰腴清朗,清代的琐碎呆板,当今的雕漆工艺更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体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
  雕漆,主要原料是大漆,又名生漆、土漆、天然漆、中国漆,是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浅灰白色液体树汁。漆树野生,只生长在亚洲,邻国日本、韩国、越南都有漆树,但在我国生长区域广泛,漆产量大,质量也好。秦岭、巴山、武当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漆树茂密,树体高大粗壮,素有“漆源之乡”之称。从行政区域分布看,遍及全国23个省市,500余个县,其中以陕西、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省最多,其次是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山西、河北等省。
《白漆海棠瓶》(金奖)。
《五福万寿捧盒》(金奖)。
《十八罗汉圆盘》(金奖)。

  大漆含有天然漆酚、漆酶,雕漆用的就是这种大漆。大漆干燥后具有抗热、耐酸、耐碱、耐潮、耐磨等天然优良特性。漆的工艺和用途在汉代以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割漆、制漆的程序始终没有改变。谚语说,“百里干刀一滴漆”,树漆跟眼泪似的,树必须要大于15厘米,刀要下得正合适,到位,深了不行,浅了也不行。刚采割下来的漆为乳白色,接触氧气后颜色逐渐变深,待水分挥发后,接近正黑色,“漆黑,漆黑”正由此而来。割下来的漆用袋子包装好运输,运来的原生漆到雕漆用漆,一般还要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将原生漆通过物理净化得到“净生漆”。第二步是在净生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净水,制成“加潮漆”。第三步是在加潮漆中添加比例适当的熟桐油调制成“罩漆”。第四步是在罩漆中加颜料调配出最终使用的彩色漆。传统的彩色漆,一般以红、黄、绿、蓝、黑几种颜色为主。
  其次说“雕”。雕的工艺还有许多步骤。
酒具六件套

  雕什么7设计是雕漆制作和生产的依据,在整个工艺过程中起着指导和支配作用。设计可以分为造型设计、图案纹样设计、工艺设计三个部分。
  制胎。雕漆器物胎胚的制作,稱为制胎。多数雕漆制品的胎胚是由造型决定的。胎胚还是漆的载体,由于漆呈液体状,只有附着在胎胚上面,才能供雕刻使用。胎胚的胎质一般有金属、木材和亚麻脱胎,亚麻脱胎比较复杂,殷秀云的雕漆制胎多是以木材为主的。
  作地。雕漆中无论何种胎体,在髹涂罩漆之前,都必须对胎表面进行特殊的加工处理,这个过程俗称“漆地子”,也叫“作地”。作地是为增加漆在胎体表面的附着力,对于木胎还有隔离潮气,防止变形的作用。
  光漆。古时称髹漆,是指将“罩漆”一层层、一遍遍地髹涂在胎体表面,逐步增加漆层的厚度,以达到雕刻的需要,每层漆必须在结膜后,才能再光涂新层。光漆的厚度是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来定,一般都是5至10毫米,有特殊要求的作品可以更厚些。气候所致,北京地区一天只能光一层漆,要刷上厚度15毫米左右的漆才能进行雕刻,一般来说,1毫米厚的漆要刷17遍。为了保证艺术品的品质,保证能久经岁月也不开裂,每一遍刷上去的漆,都只能在室内自然阴干,不能烘干或者晒干。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最多能刷3遍漆,但有些时候只能刷一两遍。刷15毫米厚的漆,需要近百天时间,所以雕漆艺术品的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需要6至8个月的时间。
《琴棋书画大瓶》。

  画印。这一步就是把设计画稿转印到光漆后的漆胎上,准备雕刻了。常用的方法是画稿描黄转印法,指的是在漆胎表面印出黄色图线,供雕刻工雕刻。批量活则采用刻板印刷的方法,即将设计图案雕刻在布底的漆片上,形成模板印在漆胎上。
  雕刻。这一步就是成败的关键了,有句话形容这一步,就是“出刀无悔”,雕刻师要做的“一刀制胜,刀刀制胜”才可以保证出成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荷花紫砂壶》。
《罗汉剔红紫砂壶》。

  雕刻有上手、下手、小活等工序。上手是指雕刻图案的主体部分,有刺、起、片、铲等技法,下手包括锦纹、勾活、回纹等技法,小活是对房屋、殿座、屋瓦、棱条、栏杆、夹叶、龙鳞、菊花瓣等的雕刻。好的雕工,不仅要求刀工娴熟,还要求雕者懂得浮雕艺术的层次、透视等内在关系,以及立体雕塑的知识和技法。雕刻技艺永无止境,好的雕工至少需要5至10年的磨练,甚至更久。
  烘干。雕刻完的产品还必须经过干燥,体积小的可以放到烤箱里烘干;体积大的,就必须要放到干房中烘干或者阴干.一般需要半月左右。自然干燥的效果最佳,但时间要长,根据漆的厚度需3至12个月不等。
  雕好的产品,后续还要有几道工序。比如磨活,就是把烘干后的产品进行打磨。传统的手法是用各种各样的小石头,顺着雕刻的形体变化一点点地磨蹭,磨去刀痕,使物象表面圆润。打磨的顺序是,先过粗石,后过细石。好的磨工不但可以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还可为原作增色,应该说是雕刻步骤的延续。当磨活完成后,最后用500目以上的细灰浆纸搓磨,使漆质光泽润滑,然后把灰浆洗;争,这个步骤叫抛光。之后,还要做里,就是将雕刻好的器物内里,刮灰、晾干、打磨干净,而后刷推光漆。上蜡可以说是最后一步了,磨好的产品加温、上蜡,使漆质的色泽和美感凸显出来。
  上述这些,一步不少地完成,就算是出成品了。殷秀云说,综合起一件雕漆制品需要的时间,这要看具体是什么样的产品,小件可能几个月,大件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每一件雕漆产品,都凝聚着雕漆师傅的智慧和技艺。
《嬰戏图箱柜》。

雕出人生的精彩


  在工艺美术厂期间,殷秀云还开创了一个先河——她是第一个将多种工艺结合在一起创作新产品的人。“那是1975年,一次,我在故宫看到一个木胎的雕漆船,受这个启发,我回来搞了一个一米多长的凤船。整个船体是雕漆的凤的造型,两边翅膀是金漆镶嵌,船上有三层楼阁,窗户和柱子用的是花丝镶嵌,里边有12个吹拉弹唱、跳舞或下棋的象牙人物,船上的小桌子是景泰蓝工艺,船的后尾是玉雕。”这件作品当年在北京市工艺美术展现场被人订走。
《龙凤呈祥大盘》。
《洛神赋屏风》。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整个行业不景气,雕漆厂不复存在,已年过40的殷秀云再一次被迫改行,进入景泰蓝行业。提起这段经历,殷秀云叹了口气,说那是她记忆中最难过的时候,“因为我做雕漆20多年了,已经对雕漆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非常不舍得放弃,但又不得不放弃。”执着的殷秀云怀着对雕漆的热爱,决定无论多么艰苦也要将“雕漆路”继续走下去。于是,她决定和北京通州的一家民营雕漆工厂合作。这家工厂给殷秀云的工资每月只有1000多元,但实际上,经营困难的工厂差不多两年都没有给殷秀云一分钱, “那时厂子实在太困难了,除了要给其他工人发工资,还要维护各项开支,有时候没办法,我就主动提出不要工资。”殷秀云忆起当年的艰难岁月时,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在这行坚持了这么多年,对雕漆有了深厚的感情,我肯定放弃了。”殷秀云从刚开始对雕漆不喜欢、不了解,到后来爱不释手, “觉得先人创造的这种艺术真是很神奇,而且我一旦做上活儿就什么烦恼都忘了。”她怀揣着这份厚重的感情,在这家厂子一干就20年。在这20年里,有苦就有甜。“曾经有一位收藏家出17万订做了一个屏风、一个方桌、一张罗汉床、两个柜子等,这笔单子令所有人都开心。”
《福寿紫砂方壶》。
《福寿紫砂方壶》。

  几十年的耕耘,殷秀云的代表作已经受到业界称赞,有《九龙戏珠雕漆圆盘》《十八罗汉圆盘》《八仙过海圆盘》《童子拜观音圆盘》《雕漆文殊菩萨圆盘》《群山祝寿圆盘》《八宝文雕漆壶》《丛林壶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用于国家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专用礼仪性音乐,融禮、乐、歌、舞为一体,贯穿整个典仪过程。中和韶乐目前由天坛神乐署雅乐中心以群体形式传承,主要分布在北京、南京、承德等明清两代的都城或离宫,并辐射至韩国、越南、日本等国家。
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从古籍记载“砭石”的运用,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到经络、腧穴理论和诊疗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数千年。程氏针灸的“三才针法”便是根据元代的“三才法”进行了改进和简化,三才针法是程氏针灸的技术基础,非常具有代表性。程氏针灸作为北京市唯一非遗项目针灸专科保护单位,将“缘理辨证、据证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术”五大环节融汇统一,强调经络辨证、穴性理论,形成了以“天人地
满山的吊脚楼。  苗寨有西门和北门之分,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从北门落脚。从北门下车后购票进入景区大门。大门距离苗寨还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于是选择乘坐摆渡车前往。坐在摆渡车上,车子缓缓地向苗寨驶去。环视四周,发现这里四面环绕着山,将前方的苗寨囊括其中。在车子行驶的公路下方,白水河从山脚下缓缓流过,河水流入苗寨,一切都是那样的安宁祥和。美丽动人的苗族姑娘五彩的苗家寨  摆渡车在苗寨外停下,发现寨前一群身着
宇航局在這里模拟火星地表进行试验  在吉普车上奔波了四天三夜,经过雪白的盐沼、粉色的湖泊、长满巨大仙人掌的山丘、聚集着火烈鸟的沼泽、冒着硫磺白烟的火山口,最终到达了玻利维亚与智利的边境口岸。车上另外三位同伴随车按原路返回,我则在边境处换了一辆车直接入境智利。  迎接我的是另一片漫无边际的荒漠——阿塔卡马。沙漠公路并不宽,由于水汽的原因,路的尽头一直波光粼粼,如同水面,山脉和沙丘都浮在波光上。举目望
在北京的天桥一带,西距虎坊桥不远的一条街巷里,有一座主楼拔地耸天的大饭店,名叫东方。从外观看,它就是一座当代大饭店,与改革开放后新崛起的大饭店,除了建筑风格上的不同,没多大区别,走进主楼的大堂,看到墙上的壁画、咖啡厅的桌椅、旋转的楼梯,感觉到有些异样,但想想仼何一家当代有档次上规格的饭店都会有独自的个性的饭店文化追求,也不会有什么过多的疑问,直到您细看了那些壁画,读了画下的文字介绍,看过悬挂在通往
贡宝拉格草原  “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马,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太仆寺御马苑风景区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贡宝拉格草原,曾是清代的皇家马场。如今这里不仅饲养着世界各地的名马,还有精彩的马术表演,更有一座史料丰富的马文化博物馆……太仆寺旗御马苑 感受草原马文化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驮着人类从远古走向现代,由蛮荒走向文明。世世代
如果你对游戏有一定了解,那你多半会听说过《英雄联盟》S9总决赛冠军FPX战队的名字,但你不一定知道的是,F PX战队全名FunPlus Phoenix,这是以其创立者的名字命名。颇为低调的FunPlus不仅在2017年创立了战绩亮眼的电竞队F PX,更是《Stateof Survival》《阿瓦隆之王》《火枪纪元》等风靡全球的多款移动游戏的开发者。手机应用数据统计网站App Annie发布的“20
1 乾隆花园外。东苑,跳过清代仍是园林  故宫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居中,交通方便,周围那些来自封建帝王家的公园,京城市民和海内外游客随意就能光顾,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景山、北海,差不多都快被市民当成家了。但有几多人曾认真地想过,这些公园有哪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故宫和故宫周围皇家御园曾经有多少?当我知道故宫里就曾有过四个皇家御园,民国时消失了一个,进入21世纪才恢复齐全时,真为自己
千年古堡鱼木寨。奔流的江水。古寨門。  看过宫崎骏美轮美奂的《天空之城》后,无数人都惊叹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事实上,位于湖北深山绝壁上的一座千年古寨,就堪称现实版“天空之城”。它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原始而古朴,这里山峦环抱、寨楼静耸、小径通幽……在蓝天白云和高山流水之间,鱼木寨诉说着“悬崖梁上建寨楼,一夫把关鬼神愁”的土家神话。寨上林木葱茏,远看似一尾巨鱼遨游于云海之中。现实版“天空之城”  湖
前一段时间,在江苏省丹阳延陵镇大吕村的大棚里,统一种植的“日本全能冠军”品种西瓜进入膨大期,5月下旬就可上市。可从4月25日起,有瓜农发现许多西瓜尚未成熟就竞相炸裂,“瓜裂裂”令当地瓜农伤透脑筋。2010年大吕村第一次种西瓜,种的也是“日本全能冠军”,当年200亩没有裂瓜现象。2011年村里西瓜种植户从7户增加到2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700多亩。  瓜农刘明锁告诉记者,今年投资26万元种了47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