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出现最早的学科之一,历史学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言,这门学科将伴随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历史学科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使人类了解过去,看清现在,预知将来。基于这样的学科功能,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就不应只局限于狭隘的历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利用学科知识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创新;学科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038-01
  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蔡元培说:“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可见前辈们对历史的重视。历史,它连接着过去,揭示着未来。历史的作用很大,怎样教好历史,需要教师长期的钻研和思索。
  一、讲课避免抽象讲解
  教授《鸦片战争》中“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时,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和头脑中的意识对不上号。对此,教师可以针对鸦片战争做一个周详的讲解,那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正在起着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独立自主,没有外权干预,清政府大权在握;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屡屡签订让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遭受侵犯,一些主权丧失,这就是“半殖民地”。至于“半封建”,就必须从经济上解释,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统治中国的是封建经济,鸦片战争后,国外的商品源源不断涌入中国,同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所以说,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渗入,这就是“半封建”。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清楚了,有了明确的认识。
  二、借鉴历史教训
  熟悉历史演变。明清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科举制在甄拔人才方面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从明清以后走向了有害的一面,也就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过于拘泥,专门取四书五经命题,对经义做出阐述,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扼杀了思想,形式八股,格式单一,写作步骤单调。
  我国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明朝中后期逐渐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闭关锁国政策,使中西文化交流中断;中央集权统治对科技束缚越来越严重,但封建王朝重文轻理和迷信落后思想的阻碍,尤其是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的文科不考自然科学的理科,不能与时俱进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历史教学也需要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亲眼所见历史古迹会加深学习的印象。历史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对历史剧的编演、历史知识有奖竞赛、历史谜语趣味竞猜、开展历史人物辩论会等,方法多多,不一而足。
  三、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難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一)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
  由于当代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应有的严肃性,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
  (二)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的效果,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
其他文献
姓名:杨毅rn身份:武汉动物园动物福利主管,原北京动物园明星饲养员rn在太阳初升的大草原上,狒狒长老将小辛巴高举,群兽在晨曦中欢庆小王子的诞生.这个画面,至今都是很多80后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之核心,是发扬社会良好风尚的一面鲜明旗帜,对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的透彻洗礼,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定位,道德认识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在实现这个伟大复兴梦的历程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重视小学教育,把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突破口,常抓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以此来培养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  关键
我承认自己比较中庸与软弱,不敢得罪别人,可我确实觉得那个被孤立的女生有不足的地方,但也认为孤立的行为是狭隘卑鄙的.我本想做调和剂,到头来却被所有人孤立.我的想法有错吗
期刊
老妈的电话rn中午,我们被要求从教室搬到图书馆一楼自习,为的是腾出空位安排考场.rn我被留下来负责打理教室,同时留下来的还有几个当天的值日生.我们仔细地将世界地图和带字
期刊
当童年被称为“往事”,那么你真的长大了.但回想起童年往事,并不那么历历在目,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一般.rn那时的世界,并不清楚.现在的世界清楚了,却有泪水让它变模糊.rn坐在
期刊
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怪兽、怪物为主角的影片相继问世.从童年阴影“大白鲨”到人气之王“哥斯拉”,从国产影片《长城》中的“饕餮”到美国大片《环太平洋》中穿越虫洞来到地
期刊
十字路口红灯转绿,我正准备起程,却被一位老太太颤巍巍地拦下来问路:“师傅,问一下,某某学校招待所怎么走?”rn我模模糊糊地还记得那个学校,早在20年前就被合并入一所大学,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