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尤其是大学物理,更是如此,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求学生要懂得创新研究,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够发现新内容。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涉及很多专业性极强的知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教师有必要将高校大学物理教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样能够为高校大学物理提出新的思路。
[關 键 词] 高校大学物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208-02
物理是理科生的必修课,该门课程蕴含了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路径。学好该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人们有必要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素质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校各门专业课程安排往往会存在差异,对物理知识点的讲解也会有着重点,这使大学物理很难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大学物理教学通常较为死板、理论性极强,很多学生“畏惧”这一学科,感觉学习物理就是在背概念、背公式、理解深奥的知识,所以高校物理教学很多都不尽如人意,效果并不显著,学生虽然学会了一些基础性的物理知识,但是却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物理知识。物理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科,从事物理相关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只有具备专业的思考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高校大学物理教学一定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高校教育的要求,只有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物理人才,为我国未来物理学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认清物理现状,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高校物理通常在大一就已经开设了,这时候学生对物理课程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所接触的内容仅仅是一些基础性概念和内容,有些学生会持有这样的疑问:“大学学习物理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应用到吗?”之所以学生会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高校物理教学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和意识,由于缺乏专业的思想,才使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将会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习。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毕业后所要面临的境遇,告诉学生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知识及涉及的物理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和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例如,教师在为土木专业学生讲解力学部分内容的时候,就要告诉学生未来会涉及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其中还会包括质点动力学、动量和角动量、牛顿三定律、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力学定律、求解动力学问题的主要步骤等,这些都是力学部分的主要内容。刚刚接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会产生很多不懈,认为学习这些高深的物理知识根本与未来生活和工作联系不到一起,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向其灌输专业的思想知识,开导学生,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而在学习电磁学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则需要向学生介绍基础电路、模拟电路、信号等内容,再将真空中的静电场、电容定义、电位移矢量等知识点一一讲解,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习物理[1]。
高校物理与高中物理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首先大学物理涉及的范围更广、更专业,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专业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完善现有大学物理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需要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通常情况下工科类学生的第一门必修课就是物理,为了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牢固的思想动力,例如石油工程类的学生,经常会接触一些石油性能参数预定、激光、热力学等物理知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与学生的未来专业相结合,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所学习的内容并不仅仅是物理概念、公式,更是物理思想和专业方向。而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将硬盘的存储记录原理与磁性材料知识结合,将鼠标定位原理与光学知识结合。由此可见,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不尽相同。只有让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工作方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目标。如电子技术专业就可以倾向于电磁炉、微波炉等电器工作原理与电磁感应涡电流的知识,学好物理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做铺垫,为我国工业科技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化教学改革研究
(一)针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对人才专业划分也有很多种,但是从高校教学体系上来看,物理教学通常都是采用一种模式,都是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少数近代物理内容所组成,这种统一的授课方式并不利于专业化人才培养,相同的授课重点、内容上无偏重,这些传统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高校不同专业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专业化人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侧重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能采取统一的授课形式。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培养计划找出与大学物理课相关联的科目和课程内容,在完成基础物理课程之后,对学生进行单独专业知识教育。这样能够有效完善现有物理教学体系,为实现高校物理教学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關 键 词] 高校大学物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208-02
物理是理科生的必修课,该门课程蕴含了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路径。学好该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人们有必要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素质平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校各门专业课程安排往往会存在差异,对物理知识点的讲解也会有着重点,这使大学物理很难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大学物理教学通常较为死板、理论性极强,很多学生“畏惧”这一学科,感觉学习物理就是在背概念、背公式、理解深奥的知识,所以高校物理教学很多都不尽如人意,效果并不显著,学生虽然学会了一些基础性的物理知识,但是却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物理知识。物理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科,从事物理相关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只有具备专业的思考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高校大学物理教学一定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高校教育的要求,只有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物理人才,为我国未来物理学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认清物理现状,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高校物理通常在大一就已经开设了,这时候学生对物理课程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所接触的内容仅仅是一些基础性概念和内容,有些学生会持有这样的疑问:“大学学习物理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应用到吗?”之所以学生会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高校物理教学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和意识,由于缺乏专业的思想,才使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将会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习。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毕业后所要面临的境遇,告诉学生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知识及涉及的物理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和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例如,教师在为土木专业学生讲解力学部分内容的时候,就要告诉学生未来会涉及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其中还会包括质点动力学、动量和角动量、牛顿三定律、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力学定律、求解动力学问题的主要步骤等,这些都是力学部分的主要内容。刚刚接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会产生很多不懈,认为学习这些高深的物理知识根本与未来生活和工作联系不到一起,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向其灌输专业的思想知识,开导学生,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而在学习电磁学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则需要向学生介绍基础电路、模拟电路、信号等内容,再将真空中的静电场、电容定义、电位移矢量等知识点一一讲解,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习物理[1]。
高校物理与高中物理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首先大学物理涉及的范围更广、更专业,所以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专业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完善现有大学物理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需要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通常情况下工科类学生的第一门必修课就是物理,为了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牢固的思想动力,例如石油工程类的学生,经常会接触一些石油性能参数预定、激光、热力学等物理知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与学生的未来专业相结合,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所学习的内容并不仅仅是物理概念、公式,更是物理思想和专业方向。而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将硬盘的存储记录原理与磁性材料知识结合,将鼠标定位原理与光学知识结合。由此可见,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不尽相同。只有让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工作方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目标。如电子技术专业就可以倾向于电磁炉、微波炉等电器工作原理与电磁感应涡电流的知识,学好物理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做铺垫,为我国工业科技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化教学改革研究
(一)针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对人才专业划分也有很多种,但是从高校教学体系上来看,物理教学通常都是采用一种模式,都是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少数近代物理内容所组成,这种统一的授课方式并不利于专业化人才培养,相同的授课重点、内容上无偏重,这些传统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高校不同专业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专业化人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侧重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能采取统一的授课形式。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培养计划找出与大学物理课相关联的科目和课程内容,在完成基础物理课程之后,对学生进行单独专业知识教育。这样能够有效完善现有物理教学体系,为实现高校物理教学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