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孙犁小说的散文化风格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横跨现当代两个时期的作家,孙犁以他明丽流畅的笔调和秀雅隽永的风格创造了富有诗意的小说品质,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本文试对其小说散文化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孙犁 小说 散文化
  
  “散文化小说”是19世纪在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小说模式。孙犁以他明丽流畅的笔调和秀雅隽永的风格,多方勾勒了时代和地域的历史风俗,文学史多称其作品为“诗体小说”。孙犁在小说中着力追求清新、隽永、淡雅的审美意境,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味,使小说呈现出散文化风格。
  
  一、以描摹朦胧、隽秀的环境着力追求诗的意境
  
  身为冀中人民的儿子,孙犁把对家乡的热爱倾注于小说诗意美的追求,将洒脱自然的散文笔法带入作品之中,由此决定了散文般的抒隋格调。这种抒情格调充分表现在写景上。《荷花淀》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明月清风、幽雅宁静的夜晚,水生嫂在月下娴熟地编着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里月光、水色、薄雾、荷香和编席的女性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一幅恬静清幽的风景画,也是一幅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生活风俗图。这段文字不仅为故事发生、发展创造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气氛,而且揭示出人物纯洁、美好的心灵。
  作者借景抒情,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如“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那迎着阳光舒展开的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作者联想到“就像铜墙铁壁一样”;“那高挺的粉色荷花箭”,作家新奇地想象为“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种人格化、诗情化的自然景物,无不反映出水乡儿女高昂的革命激情和战斗的雄姿,并使读者得到极大的美的享受。而在《芦花荡》中,作者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如雪的芦苇点染水生们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构筑出诗一般的意境。
  孙犁就是这样巧妙地利用景物和环境描写等手法,把战斗的激情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糅合起来,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孙犁曾说:“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做的真实记录。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孙犁扎根北方大地,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作品大多从所熟悉的、所感动的生活出发,真实描画出冀中、冀西北一带人们的生活和斗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他的笔下,不论缘情写景还是写景言情,冀中美景与人物心灵始终交融,真正做到“物我一体,浑然天成”的审美统一,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品格。
  
  二、以集中描绘生活的片断、侧面或场景呈现出情节的淡化
  
  与传统小说注重故事情节和结构完整性不同的是,孙犁的小说虽然也描写人物性格、描绘环境,但三要素却明显地冲淡了,呈现出情节弱化的倾向。孙犁的不少作品如《荷花淀》《芦花荡》《吴召儿》《山地回忆》等极富散文韵味,即便他的中篇和长篇小说也同样具有散文式的格调。总体而言,他在结构组织上不太重视情节故事的推进发展,而是用人物的经线把一个个生活的横断面串联起来。同时他又有很大的跳跃度,有较自由的空间。我们看到,孙犁在创作时最爱将散文的平易、蕴藉、淡远融入作品中,表面上看似松散,实际上很能描画出活灵活现的人物,显现出别样一种意味。
  在《嘱咐》里,主人公仍是水生和妻,文中叙写水生八年抗战归来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思绪和妻见到水生后发生的系列微妙的情感,这其中没有激烈的故事冲突和人物矛盾,更多是深沉、微妙的情感波澜,整个作品写的那样委婉隽永、情深毓秀,是一首浓郁的抒情诗。《山地回忆》内容则是作者在一个老百姓家里被土制炮弹炸伤以后,到河边洗脸时与一个在下游洗菜的妇女争吵起来后引起的对小说中女孩的点滴回忆。它从平凡的景象中点染出失意的茫然、隽永的诗情。小说《荷花淀》故事也是由多层画面构成,先写水生嫂编席,再写夫妻话别,最后是探夫遇敌,一幅幅画面使文章结构跳跃,把战争的硝烟溶解于军民的欢笑之中,没有战争留下的创伤与血污,而是军民在战斗中获得的喜悦与欢乐。他曾说:“《荷花淀》所写的,就是这一时代我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淡故事。它不是传奇故事,我是按照生活顺序写下来的,事先并没有什么情节安排。”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孙犁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的风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种人物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中篇《铁木前传》内容与农业合作化运动宏大叙事密切相关,但孙犁不触及运动本身的进程,而是更着重于写人的命运、人的心灵。我们看到,孙犁在小说创作中有意避开重大的战斗场面,独辟蹊径地选择充满生活情趣的题材来表现主题,用细腻的笔触从容不迫地表现人民战斗和生活的抒情画面,以诗一样的抒情笔调来描摹一幅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画面。这种结构,正像散文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宛如行云流水。正如茅盾所说:“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无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朴素自然的散文语言
  
  孙犁小说语言总的来讲是朴素、自然、新颖,追求画面的形象美,既多风趣,又富抒情味。如《正月》中,不写多儿与刘德发爱情的真挚,而写“天空上只有两朵白云,它们飘来飘去,前后追赶着,并排浮动着;阳光照耀着它们,它们迭在一起,变得浓厚,变得沉重,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是一种朴素真实的自然景象,使我们感受到了一对青年夫妇的浓重的感情和美满的生活,给人以生活的实感。而在描述吴召儿时写道,那穿着红棉袄在山间跳跃前进的吴召儿像乱石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云彩”,而当她反穿棉袄帮助战士狙击敌人时,又如一只逃散的“黑头白山羊”。再如《芦花荡》:“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洒。”作家就是这样用富有张力的散文语言把人性美、人情美刻画得淋漓尽致,创造出一种诗意美境界,让人读后余音缭绕,暖流潜身。
  同样,孙犁的小说语言讲究口语化,俗中见雅,字句音韵和谐,体现出诗歌的语言特色。比如在《藏》中婆婆说儿媳浅花的话:“你消停着点,她是担心她把纺车轮坏把机子碰坏,把案板切坏走路栽倒……自从她来,屋里干净,院里利落,牛不缺草,鸡不晚蛋,新卯的娘念佛了。”本色本味,清醇如同家乡酿制的酒,散发浓郁的芳香。同样继续写浅花“她纺线,纺车像疯了似的转;她织布,挺拍乱响,梭飞得像流星;她做饭,切菜刀案板一齐响;走起路来,两只手甩起,像扫过平原的一股小旋风”。句式长短参差,简练精粹,内中蕴含着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受,音韵和谐悦耳,散发出泥土的芳香。
  由于孙犁崇尚语言的质朴、率直,同时又善于以浅语出深意,这使得他的作品语言更加含蓄悠远,呈现出轻松灵活的语态和语流。孙犁仿佛就是这样,他追求着:用极简约的笔墨表达出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同时不加修饰,含蓄蕴藉,朴素洁净。这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是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淡而有味的朴素美。
  总体而言,孙犁的小说是现实主义的真情实景和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的统一,他的这种小说散文化风格与他的美学观察和艺术追求紧密相连。孙犁曾经多次说过,他很喜欢普希金、梅里美、果戈理、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我喜欢他们作品里那股浪漫气息,诗一样的调子,和对美的追求”,这样的作品“合乎我的气质,合乎我的脾胃。在这些小说里面,可以看到更多的热烈的感情境界”。可以说,孙犁是一位既有农民气质又有文人气质的作家,他把农人的朴素本色与文人的洒脱、睿智融合在一起,构建出诗和小说、美和感情完美统一的审美意境。
  
  参考文献:
  [1]孙犁,孙犁文集(文学理论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2]孙犁,关于《荷花淀》的写作,孙犁文集(文学理论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3]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4]孙犁,文学和生活的道路,孙犁文集(文学理论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其他文献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次发布《未
《学记》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的。  教师、学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一边在学,一边在教(教学生如何才能教好);学生也是一边在学,一边在教(教教师如何才能教好)。“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是十分强烈的,这种平等的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一、师生
[摘 要]中小学管理者对创客教育的认识不明确,实施思路不清晰是制约创客教育开展的重要原因。为此,研究者通过对Y市20名中小学管理者的访谈,梳理出中小学管理者对创客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其中包括创客教育的价值、实施现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创客教育未来规划等问题。结果发现,从中小学管理者的视角看,创客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矛盾与冲突的过程,并体现于创客教育的本质与实际执行间,创客教育对资源的需求与现实情况间,实
留守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如果不加以重视,整个社会将会为农村下一代教育的缺失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基本情况    我校(江西省泰和县禾市初中)现有15个教学班,共有学生812人,留守生达432人,其中单亲在家159人,双亲均不在家的273人。有的留守生没有大人托管,自己照顾自己,有的是兄妹、姐弟互相照顾。可以说,
长期以来,各级教科研部门以“研究、指导、服务”为宗旨,切实履行教育行政决策参谋、教育教学研究、教材教法指导的职能。  近几年来,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把提升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把解决热点问题作为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这也需要广大教科研人员努力做好教育研究和教改实验,积极探索各种教学变革方法,为高品质学校建设服务,为合格公民乃至高品质“人”
李敏,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幼儿园教研主任、高级教师,福建省骨干教师,宁德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所编写的案例成果获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曾获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幼教组)、宁德市优秀案例评选、新媒体新技术赛课等各级竞赛活动的一等奖十余次。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市、县级课题研究,开展各级讲座及公开课二十余次,在各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  [摘
一、加强领导,提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内部审计作为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理所当然不能削弱,只能增强。人们常说:审计难、处理更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审计缺乏认识,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找茬、触摸别人的伤疤,而始终没有把审计与高层次监督联系起来。  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要靠宣传《审计法》及内部审计工作来解决。加强内部审计是企事业内部组织自主性增强的需求,更是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体制的需要,也是适应内部审
摘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听、说和读的能力,使英语课堂变得“活”起来。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用网络中的资料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度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素质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兴趣 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现在,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
王必闩,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兼历史教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考试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荣获江苏省教研先进个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南京市优秀教研组长、江宁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江宁区“新长征突击手”、江宁区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市级以上多项课题研究;主编或参与编写数十种教育教学类书籍;专著《课堂教学无法回避的五个问题——一位
[摘 要]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劳动与技术课程,将对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创新、学习效率的提高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文章结合实例,从情境引入、问题讨论、经验学习、问题解决、体验反思、拓展延伸六个方面探究了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并归纳了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要点。  [关键词]STEAM教育;劳动与技术;跨学科  STEAM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STEAM教育意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