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中语文阅读现状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ean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渠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就是切实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了初中、小学阶段基础知识的奠定,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将得到深化。基于此,高中语文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改善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改善;高中语文阅读;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作为人们获得知识以及智慧的源泉,使学生能够有效吸收前人的思想结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们越加重视阅读学习,这也是对人类生存发展能力进行提升的主要路径。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阅读教学正备受社会各界热切关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希望能够改善阅读课堂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不足。
  一、高中语文阅读现阶段状况分析
  1.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是最大的阶段,针对于高中语文学习,学生每天都要完成较多的练习题目和背诵大量的学习内容。长期以往,学生将失去自由阅读的空间与时间,致使学生忽视了语文阅读。其中,不乏有学生认为,高中生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高考,在语文阅读上花费时间等同于浪费,这主要是因为其学习成效缓慢,这些学生往往更原因把时间投入在对语文题目的练习与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方面,该思想稍显急功近利,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阅读的有效开展。
  目前,学生对阅读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学生并不爱好阅读,学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的习惯以及精力,自身阅读的内在需求也将消失殆尽;其二,学生无法有效的阅读,不懂阅读的方法。这是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并未形成一个健康的阅读习惯,他们在阅读一本书或是一篇文章时,无法找到文章的主旨以及精髓,使语文阅读的高效性受到一定影响。就是上述两种表现,使我国高中生的阅读面临着质量低、数量少的局面。
  2.不能协调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
  在未来就业需要、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冲击背景下,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使其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在高考制度下,任课教师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学生的笔试成绩上,这就使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而任课教师的这种与笔试成绩没有直接联系就无关紧要的教学思想,也直接影响了高中语文阅读的有序发展。上述教学思想也带有一定的急于求成的教学心理,主要表现为任课教师不能协调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过多的重视精讲细读课内阅读,而冷落课外阅读。由于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更广泛的天地,因此,这也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课内与课外阅读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任课教师缺乏一个健康的导读功能,使学生疲于应付海量的阅读测验,对课外的精品美文无暇顾及,影响其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其二,在大众流行文化“来势汹汹”的背景下,高中生往往不能科学的对其进行抵御,在一些缺少深度的文化快餐中过度沉迷,而不能自拔。在这种只限于对浅层的阅读刺激需求进行满足思想下,学生的语文阅读将表现出过度休闲化的趋势。上述阅读现状导致高中生的阅读趋向于低俗化的发展,这不利于学生的有效阅读积淀,学生在阅读中迷失了主流方向,将对其日后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改善高中语文阅读现状的主要路径
  1.凸显出阅读的重要地位
  高中生的语文水平主要集中表现为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和其升华部分,即思想和情感部分。高中生基础知识的汲取主要依靠背诵、记忆等方式,但思想和情感学习经验获得则需要漫长的积累过程。而阅读作为积累的首要途径,在提升高中生语文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阅读积累过程符合“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但是其收效颇佳,为此,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高中生,都应该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凸显出阅读的重要地位。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要对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尽可能的做到为学生提供符合其心理认知特点的阅读素材。同时,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使全体学生均能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针对于阅读量不足,阅读质量低下的问题,任课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例如,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兴趣,而且又具有价值的好书,并启发学生将阅读中所积累的经验与素材在作文写作中灵活运用。同时,任课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包括阅读不良書籍等,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2.遵循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并重原则
  语文阅读不单纯的局限于掌握文法规律和语句含义 ,其主要目的在于拓宽高中生的知识层面和生活层面,以使学生的人生经验更加丰富,提升其人身修养和艺术修养,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倘若失去阅读,高中生的精神思想将会枯竭。为此,任课教师要将阅读空间与时间还给学生,统筹兼顾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并由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课内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经典文章的精讲,任课教师可以找出与之风格类似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进行同步训练;对于一些普通的文章的讲解,任课教师完全可以点到为止,避免造成精力或时间方面的浪费。除此之外,拓展课外阅读中,任课教师要培养学生摒弃快餐阅读文化,帮助其塑造正确的视界观以及审美观。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中语文阅读中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内阅读无法与课外阅读相协调。再加之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使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提升产生一种无形的阻碍。为此,要想改善高中语文阅读现状,任课教师一定要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通过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来使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其语文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由小亮.对高中语文阅读方法的探讨[J].关爱明天,2015,(1):189-190.
  [2]钱宏策.关于高中语文阅读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0,(8):28.
  [3]马婧.浅析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应对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9):16-16,17.
  [4]周明远.浅析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魅力中国,2013,(8):178.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实验,探讨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银钯合金、钛合金、金合金和二氧化锆在人工唾液、咖啡溶液、绿茶溶液和可乐溶液中的离子析出情况。  方法:通过蜡型包埋、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信息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随着教育改革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育进入全新的数码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最终聚集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本质上的改变。不管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是课堂教学的变革
目的: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CAS)已被逐步应用于牙颌面畸形的诊治。针对偏突颌畸形,利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模拟颏成形术,对比临床实际手术方案作以回顾性分析,证明计算机辅助外科
摘要: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忙于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忙于阅读理解,但是却把朗读能力的培养给忽视了。长期以来,很多老师都把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朗读教学,忽视了朗读能力的培养。殊不知,朗读能力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阅读理解 朗读能力 示范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内容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文中以小学教育阶段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发展情况为出发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恰当合理的把控阅读与写作两
摘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作文写得好了,语文的教学质量就会提高。但学生们普遍都害怕写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愉快地写作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写作、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  下面就谈谈我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以说促写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要改变这一现象,在写作训练
目的:研究镍铬,钴铬,纯钛,钯基,金铂5种常用烤瓷合金对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凋亡信号分子基因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1)镍铬,钴铬,纯钛,钯基,金铂5种烤瓷合金分别经过1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以后,“对话”已成为我们教师所关注的教学形态。从教学观状看,无论是某些名师的观摩课,还是一般教师的平时教学,师生对话明显过多,学生与文本对话明显不足。  现在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二遍课文就把文本撂在一边开始师生对话了,或者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生与生的对话了。这时的情形,学生连文本的字音尚未念准,句子尚未读通,也来不及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最大的难点,也是让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教师真可谓是使出百般法术,但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难以得到较大程度提高,甚至原地踏步,止步不前。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觉得,作文教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困难,学生的作文水平之所以难有提高,根源还是在学生缺乏对生活的关注,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缺乏对生活真正的思考。  中学阶段,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写生活事、抒真性情。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它是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呢?  原因之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和学生都把作文看作是应付考试教师教学生作文,考虑得比较多的是学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分数。于是往往采取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到结尾写什么,都对学生提出许多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