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2日昆明)
同志们:
今天是个好日子!好就好在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大会为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好就好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外教育工作者相聚在美丽的春城,共商未成年人教育大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预示着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有大的发展;还就好在校外教育界的新朋老友又见面了,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其兴融融、其乐融融!受部门领导委托,我谨代表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和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诸位朋友表示问候!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主办的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为主要内容的“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到今天已经开展整整20年了。20年来,全国各地校外教育机构和广大校外教育工作者结合少年儿童的自身特点和成长需求,认真研究,及时部署,精心组织,以不同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为校外教育创建了又一个富有特色和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品牌,为校外教育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活动途径,为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作了一件实事,提升了校外教育的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大对我们过去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国家的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勾画了宏伟的蓝图,在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赋予我们光荣和艰巨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其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部分中,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四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二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三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四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通过学习十七大工作报告,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以“双有”为代表的主题教育活动放在校外教育机构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抓手的位置认识和实施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一定要在活动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加大对活动进行理性思考的力度,找准活动的定位,确定活动的基本内容,丰富活动的表现形式,根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求,科学设计,整体推进。
要拓宽工作领域,以不同形式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策划和组织工作,逐步建立一个社会化的科学工作机制;要注意理论研究,把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提升为理论,并及时用于指导实践;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重点活动。
实践证明,“双有”活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修身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要用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活动内容,引导未成年人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中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方面,要把“双有”教育活动当作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载体。要通过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逐步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基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伟大民族精神在现实社会中的最好体现。在具体活动中,要根据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和学习规律,着眼于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和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使他们成为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时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国家意识教育、民族历史教育和人文传统教育作为开展活动的重点和切入点,进一步培养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感情,使广大未成年人真正做到了解历史、了解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只有这样,“心中有祖国”才有可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把“双有”教育活动切实当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通过活动,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服务。要把“双有”教育活动当作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有力抓手,让他们从关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入手,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世能力,这样,他们才会逐步树立群体意识,并随着自身的成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习惯,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心中有他人”。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这个社会人人都充满爱国热情,人人以帮助他人为荣,人人都严于律己,那将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和欣慰的美好局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会得到真正的落实。
我相信,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广大校外教育工作者一定会继续探索活动的新规律,研究活动的新方法,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使“双有”主题教育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同志们:
今天是个好日子!好就好在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闭幕,大会为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好就好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外教育工作者相聚在美丽的春城,共商未成年人教育大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预示着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有大的发展;还就好在校外教育界的新朋老友又见面了,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其兴融融、其乐融融!受部门领导委托,我谨代表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和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诸位朋友表示问候!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主办的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为主要内容的“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到今天已经开展整整20年了。20年来,全国各地校外教育机构和广大校外教育工作者结合少年儿童的自身特点和成长需求,认真研究,及时部署,精心组织,以不同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为校外教育创建了又一个富有特色和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品牌,为校外教育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活动途径,为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作了一件实事,提升了校外教育的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大对我们过去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国家的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勾画了宏伟的蓝图,在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赋予我们光荣和艰巨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其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部分中,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四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二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三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四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通过学习十七大工作报告,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以“双有”为代表的主题教育活动放在校外教育机构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抓手的位置认识和实施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一定要在活动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加大对活动进行理性思考的力度,找准活动的定位,确定活动的基本内容,丰富活动的表现形式,根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求,科学设计,整体推进。
要拓宽工作领域,以不同形式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策划和组织工作,逐步建立一个社会化的科学工作机制;要注意理论研究,把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提升为理论,并及时用于指导实践;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重点活动。
实践证明,“双有”活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修身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要用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活动内容,引导未成年人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中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方面,要把“双有”教育活动当作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载体。要通过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逐步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基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伟大民族精神在现实社会中的最好体现。在具体活动中,要根据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和学习规律,着眼于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和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使他们成为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能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时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国家意识教育、民族历史教育和人文传统教育作为开展活动的重点和切入点,进一步培养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感情,使广大未成年人真正做到了解历史、了解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只有这样,“心中有祖国”才有可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把“双有”教育活动切实当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通过活动,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服务。要把“双有”教育活动当作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有力抓手,让他们从关注、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入手,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世能力,这样,他们才会逐步树立群体意识,并随着自身的成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习惯,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心中有他人”。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这个社会人人都充满爱国热情,人人以帮助他人为荣,人人都严于律己,那将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和欣慰的美好局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会得到真正的落实。
我相信,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广大校外教育工作者一定会继续探索活动的新规律,研究活动的新方法,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使“双有”主题教育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