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卫校教育教学的思考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ca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卫校作为中职教育机构中的一员,有其自身特性。本文就其特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对中职卫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关键词:中职卫校;教育教学;建议
  中职卫校作为中职教育机构中的一员,具有目前中职教育共同面临的困境,但中职卫校就业方向明确,就业率高,又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笔者认为中职卫校应从实际出发,认清形势,勇于创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医疗卫生人才。
  1.中职卫校教育面临的困境
  1.1生源质量不高
  在现行的招生体制下,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初中毕业优秀生源上了高中,中职生入学时素质高低不一,教学和管理难度也越来越难。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素质。
  1.2教育投入不足
  受各级政府争办优质高中、优质大学的政绩思想影响,近些年各级政府对中职学校建设的投入不足,各类中职院校在软硬件上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最突出的问题是实验建设跟不上,这对于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中职学校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教育经费不足,教学与科研环境落后也很难吸引高素质的教研人才,软件建设的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长远来讲,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2.中职卫校独有的优势
  2.1就业方向明确
  中职卫校定位于初级医护人员的培养,长期以来,社会需求好,毕业生就业方向明确,这在目前就业难的形势下,成了中职卫校一个明显的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中职卫校招生时相对其他中职学校有更好的生源数量。
  2.2更高的专业性和准入门槛
  中职教育都是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中职卫校更具特殊性,由于服务对象直接是人的健康。因此对其专业性要求更高更精。医护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人必须受过专业教育,其上岗认证考试也有相应的条件限制,这些较高的准入门槛,成了中职卫校毕业生就业独有的优势,使其在就业中有效避免了过分激烈的竞争,毕业生也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3.对中职卫校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3.1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
  卫校教育的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可以立即上岗,这就要求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技能和素养的双重训练。技能的培养训练,是学生知识积累和智能积存,是工作程序培养,是就业信心的保证。职校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强,定会展现出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教育特色。要使中职卫校毕业生能走得出去、用得起来,还要使中职卫校毕业生在工作之余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3.2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
  中职卫校专业技能的训练重在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实验室建设力求与临床实际环境相一致。让学生在实验室如在医院等,有利于学生在实习时能很快进入角色,进入状态;操作也会更规范,更加符合卫生行业实际要求。另外,实验课因学生人人参与,更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因此,学校应大力支持实验室的建设,教师应重视实验的开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达标的、能就业的毕业生。
  3.3加强就业与择业指导
  中职学校以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动手能力强,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报酬要求不是很高,这些对中职学校毕业生在部分岗位上,可能就业的机遇比高校学生多。例如:中职卫校护理、药剂等专业毕业生除可在公、私立医院、医药企业等就业,也可做家政,当特殊家庭人员如慢性病人、瘫痪病人、老年人、产妇和婴幼儿的“高级保姆”。故学校在专业设置时要深入社会市场作调查统计分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力求设置能培养出服务能力和动手能力一流、职业特色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宽进严出,保证毕业生质量。要严格按行业标准培养,既要突出作风严谨、操作规范、尊重科学、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又要突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等综合素质,使毕业学生不但能就业,而且好就业。
  3.4优化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改革,解决中职教育教学难题
  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中职卫校教育的前提。中职卫校生源的特点和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必须能带好学生,还要能提高自身,结合实践参与科研。
  中职学生一方面是传统教育方式下的“先意者”,另一方面又是长期“失败者”,他们屡败屡战,但心中一直存有对成功的渴望;他们确实有惧学,厌学,不会学的问题,同时又轻视权威,好质疑,鄙视空洞说教,认可成功的偶像;这些特点,突破了以教师为主体认识学生的传统思维定势,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调整思路、调整对学生的评价角度和标准,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心理,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成功者,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学生。
  3.5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标准化培养行业实用人才是中职教育取胜的法宝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专业的反应。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素质较低,教学上采用教育部颁布的计划和大纲、教材等要求上课,学生和教师均有很大困难。学生由于课程多,负担重,怕学、厌学;什么都学不会、学不好;教师由于部分教学内容与专业关系不密切、内容不实用、学生素质低,接受能力差等怕教、厌教。故学校的各个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根据专业特点、生源素质情况、所在地区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等来改动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用适合的教材。科学的设置专业课程,使教学内容精简实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用,毕业生符合行业标准、上岗后能用,而且很快进入角色,得到用人单位欢迎。
  3.6与时俱进,加强教师自身专业实践知识。
  针对专业的变化和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要求等的变化,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中职卫校的教师最好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并且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定期到医院、药企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长期保持与医院、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中职卫校要切实加强教师技术业务的培训,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教师还应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学习新的专业业务知识和加强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满足教学岗位对教师更高更好的要求。
  总之,中职卫校教育困难很多,但却并非不可作为。只要我们认清形势,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强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做好相关的各项改革工作,保证学生培养质量。我们的中职卫校教育就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中等医学教育研究室《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云南医学教育2007,3
  [2]上海学习感悟---对中职教育有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
  [3]张平,中职教育滑坡思考--《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2期[4] 温总理在北京35中发表重要讲话
  [4]商碧辉,破解中职教育发展难题的思考   <<广东中等教育>>2006年第二期
其他文献
纳米TiO2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光催化剂,可用于污染物的光化学降解。TiO2的主要晶型有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TiO2的晶型及不同晶型的含量是影响其光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
分析了塑料盖子的结构,提出了模具设计的关键点。采用点浇口进料,使用推件板推出机构对内螺纹进行强制脱模,克服了脱模阻力。对型芯和推件板采用了优化的锥面配合结构,避免型芯的
电费的收取是维持电力公司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环节,如此电力公司才能更好地为国民生活、生产和商业用电提供服务。而现实生活中种种拖欠电费的情况,影响了电力公司的正常运
纵观西方博士教育研究史,教师指导是促进博士生学术成长的关键因素。学界研究大体聚焦在博士生指导的意义、指导关系与师生互动以及指导风格几个方面,并从学术社会化、专业发
建立了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乙酯反应的终产物碳酸二乙酯和中间产物氨基甲酸乙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SE-54色谱柱基线分离了碳酸二乙酯、氨基甲酸乙酯及其相关化合物,外标
文章在阐述现有规范科研行为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现有科研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规范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行为、维护科研秩序角度出发,提出规范管理
本论文以密云水库上游小流域为研究背景,在对流域内各类污染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土壤、气象、水文与水质以及农业管理措施等数据,建立了
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职工组操作技能竞赛题目由五块工件装配,主要以钻孔、锉配为主。笔者曾参加此次大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样题中每块工件的孔位精度控制技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2012年1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公布《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建立了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学校
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河南省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创新等方面仍显不足。将殷商文化元素融入动漫产业对于动漫创新及地方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可考虑在剧本创作、造型设计、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