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角下短视频新闻伦理失范问题思考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o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一些广受公众关注的新闻报道,都是通过短视频新闻的形式传播开来。短视频新闻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还有新闻伦理失范问题,其内容、尺度亟须规范。本文聚焦于抖音平台,以叙事学为研究视角,以文本分析为研究方法,探究短视频新闻叙事中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叙事学;短视频新闻;伦理失范;抖音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033-03
  一、短视频新闻中的伦理失范
  (一)技术发展伴随的伦理失范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短视频应用崛起,短视频已然成为手机用户注意力的流量风口。近几年一些广受公众关注的新闻报道,都是通过短视频新闻的形式传播开来。短视频新闻凭借直观化的信息呈现、丰富的表现形式已然成为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主要手段。短视频新闻时长大多为1分钟左右,但相较于图片和文字形式的新闻,受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且符合当前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因而成了备受网民喜爱的新型内容载体及传播方式。
  2020年,抖音平台官方发布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1],每天使用抖音平台的活跃用户正式突破6亿,日均视频搜索次数突破4亿。但抖音不仅是短视频平台的佼佼者,也是短视频新闻防范伦理问题的重要阵地。短视频新闻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还有新闻伦理失范问题,其内容、尺度亟须规范。笔者聚焦于抖音平台,以叙事学为研究视角,探讨短视频新闻叙事中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学者金霞在《短视频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及规避》一文中对“短视频新闻”进行了定义[2]。短视频新闻,是指PGC(专业生产内容)或者UGC(用户生成内容)利用短视频的模式制作和传播的新闻。短视频新闻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重获新生的一大契机。传统媒体纷纷转战短视频新闻,主打新闻资讯的短视频平台相继出现,并有急速增长的趋势。例如,界面新闻于2016年上线的以短视频和微型纪录片为主要运营内容的平台“箭厂”,与此同时还有新京报与腾讯联手推出的“我们视频”项目,聚焦于移动端新闻视频的报道。但短视频新闻和其他类型的自媒体新闻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伦理失范现象。
  新闻伦理是指新闻传播业整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等的总和。而新闻伦理失范多指由于新闻带有强烈的错误价值观引导,诱导公众在伦理道德判断上出现偏差,继而造成媒介公信力缺失等恶劣影响的现象。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其新闻伦理失范问题也呈现出以下新特征:短视频新闻画面未经处理,严重侵害涉事者隐私,甚至造成“二次伤害”;短视频新闻素材丰富,制作成本较低,通过后期对多个视频进行拼贴形成的假新闻泛滥;传播者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为博眼球对原素材画面部分截取、断章取义现象明显。
  法国学者托多罗夫在《十日谈的文法》中首次提出“叙事学”概念,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叙事学专注于对叙事文本的研究,着重对叙事文本的结构性和理论性进行技术分析。且认为叙事学研究的是叙事本质、功能,与它采取的媒介形式无关(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等)。
  而短视频新闻虽然在时长以及内容的丰富程度上明顯少于其他视听文本,但最基本的叙事要素如叙述者、叙事主题、叙事内容、叙事结构等完整无缺,能够以叙事学为视角,对短视频新闻进行文本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一)现有研究基础
  有关短视频新闻伦理问题的现有研究不在少数,笔者主要选取与本文契合度较高的两篇文献作分析。
  其一,学者从问题出现的成因出发,并为这些伦理困境提出具体的解决路径。学者张雪冰在《短视频新闻报道的伦理困境及弥合机制》一文中指出[3],现有短视频新闻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缺乏“温暖”要素,传播者社会责任不足,以及侵犯个体隐私权。这其中,流量变现、伦理规范与法规的缺位以及网民心态亚健康是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作者在文末指出,培育媒体责任意识,加强影像素质教育,制定网民心态调适策略,完善相应的伦理法规和规范是当前伦理困境的主要解决路径。
  其二,与笔者的文章契合度较高。学者杨家宁在《新闻叙事学视域下短视频新闻伦理失范探讨》一文中聚焦于新闻叙事学视角,着重对短视频新闻中的伦理失范问题进行探讨[4]。在叙事声音层面,短视频新闻中只出现一种声音,短视频的叙事时间非常短,它的时长要与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相吻合,因而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叙事声音会被剪裁,只留下最能带动流量的声音。在叙事聚焦层面,短视频新闻报道更加聚焦对抗性的新闻事实。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使平台提供吸引眼球的猎奇类视频给用户。再经由平台特殊的算法推荐模式,对每一个用户使用行为进行追踪,使用户经常被提供同类视频信息,长此以往形成一种媒介记忆深入平台使用者的大脑。对此,学者提议媒体就业者应当丰富自身的叙事内容,选择积极健康的内容传播。
  (二)相关管理规范参考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于2019年1月9日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两个规范性文件,目的是改善与缓解短视频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范玉吉在《新规能否治好短视频领域乱象》一文中谈及了这两个规范性文件的看法[5]。学者认为新的规范文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治理短视频乱象。
  首先,提高对短视频平台方的要求。规范文件要求建立总编辑内容管理负责制度。《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中指出,若涉及“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单位违反了通则中的规定,应当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直接给予该单位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相应惩处。
  其次,对内容审核的标准更严。《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中详细指出,上架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其标题、表情包、评论等不得出现100条限制的具体内容。这一规定不仅在禁止内容上作出了进一步外延,也对短视频内容呈现的内涵方面有了更加具体与严格的要求。   最后,对平台管理的操作性更强。《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中提议建立“违法违规上传账户名单库”,借此强化对UGC账户的规范与管理。名单库中收纳的所有违规用户信息会在各大网络短视频平台形成一种共享机制。在指定时间内,名单库中的成员在视频内容创作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学者同样也在文末指出,新颁布的两个规范文件对规范视频传播秩序、提升短视频内容质量方面会起到积极作用,但这两则文件都属于“软法”性质,大多规范、处罚项目停留在表面,亟待与“硬法”相结合。
  (三)国外改革镜鉴
  有关国外改革的文献,笔者主要参考了学者曾俊《论欧盟版权改革对短视频分享平台责任之启示》[6]。《欧盟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取得欧盟理事会的批准与认可是在2019年4月15日,并且规定会在两年内落地执行。其中,该项文件第17条指出,短视频等在线内容分享平台的行为不再定性为中间服务,而是承担着向大众传播的责任与义务。这一改动说明各大视频平台需要承担起寻找相关授权与许可的义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与权利人达成许可得到授权与相关版权过滤义务。这项过滤责任义务,意味着欧盟正通过算法工具,将在线平台战略调整为全球化的在线执法私有化。这一战略将激励中介干预行为。
  诚然,短视频平台由于利益问题已不再具有中间立场。但平台仍可以作为整个短视频新闻产业链最有影响力的能够遏制劣质内容被传播的源头,而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基于中国市场环境,作者认为应将现有平台规则细化。《指令》第17条指出,短视频平台可以将“比例原则”与“两级制义务模式”相结合。“比例原则”是指相关平台监管者的注意义务取决于平台的类型与规模,补救措施的可用性与成本。具体情况视短视频具体情境分析,较小的公司或者受保护作品比例较低的平台则在要求上适当放宽,加上一些简单的过滤措施即可(如人工审核)。即注意义务与视频的侵权概率相勾连,作品的侵权概率越高,其传播义务也就越高。
  三、短视频新闻中的伦理失范分析
  (一)叙述者:处于缺席状态,视频易被曲解
  叙述者是叙事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抽象的故事讲述者,他没有物质上的对应物,只是一种抽象,一旦视听文本产生,他就远离作者,自己独立存在。
  短視频新闻中的叙述者常处于缺席状态,短视频中大多没有出现对新闻事件的详细解释、原因阐述,只是单纯描述画面中的现象。这就导致短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大量出现对新闻的揣测,极易引发谣言,致使视频在二次传播过程中被曲解。
  例如,2020年8月28日,一则标题为《特大行李箱装的钱,让就站在旁边的我情何以堪》的短视频新闻火爆,画面展示了两名女性打开行李箱进行银行转存,通过画面粗略计算金额在数百万元左右。该视频的叙述者并没有对内容作过多解释,仅添加了对内容的评论:“让我见识了一把大款不是戴黄色项链的,而是拉一箱子百元大钞的。”相隔不到半月,这样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再次被使用。9月12日,一则标题为《这对母女到银行取8000块,银行工作人员不给取,要她们到外面取,一气之下销户把钱全部取出来了》的短视频再次爆火。事后有知情人澄清,画面中的两名女性是教师,正将学校收取的学费进行转存。
  原视频中的叙述者仅仅将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剪辑并上传,几乎没有介入自己的声音,这使受众可以随意曲解视频内容。叙述者在视频文本中传达的声音非常有限,仅达到了呈现事实的目的。这让原本在传播过程中十分微弱的“原叙述者”的声音彻底被淹没。为视频在二次传播的过程中赚取流量,随意扭曲视频原意的行为比比皆是。
  (二)叙事主题:低俗居多,缺乏正向引导
  叙事主题是指视听文本中表现的最主要的内容,叙事主题能够反映叙述者的思想。叙述者对特定画面的选取,能够侧面烘托画面要呈现的主题。短视频新闻更倾向于制作色情、暴力等低俗短视频,以形成快速传播模式赚取流量。
  平台算法的标准中并没有引入人情关怀,而是以流量(点赞量、转发量等)为评判标准。平台会将这些低俗的短视频新闻推送给受众,再加上后台对使用者个人行为、视频偏好的追踪,会经常为用户提供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视频。
  这些叙事主题迎合了部分受众不平衡,企图制造冲突与矛盾的心理。当新闻工作者推送相似短视频新闻时,受众会根据以往对相似叙事主题的思维路径,先入为主地提前为新闻下定义,极易引发媒介审判。与此同时,经常观看暴力、色情、猎奇等低俗叙事主题的短视频新闻所形成的媒介记忆,会严重影响受众现实生活中的行径,甚至会对现实中发生的类似行为达成漠视的共识。
  (三)叙事结构:呈碎片化,追求冲突与矛盾
  叙事结构是指视听文本中线索设置、次序安排构成的整体形式。传统新闻的叙事模式是由宏观到细节的倒金字塔结构,采用时间过渡式的线性叙事为主。
  短视频新闻在整体叙事结构上,更加聚焦于对抗性的新闻事实。其叙事结构呈现为松散、碎片化,大多数短视频并没有在有限的叙事时间内呈现完整的故事,而是将完整故事中最具冲击力、能够凸显冲突与矛盾的画面呈现给受众。它将不同对抗性画面集中剪切到一起,使整个视频自然顺畅地呈现给受众,为受众带来一种无缝衔接的舒适感。
  从观感角度来看,这种叙事结构是成功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注意力,观看视频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关注度。但这种结构的呈现会使受众更加聚焦于短视频新闻的细枝末节,而无法关注整个新闻事件。兰斯·班尼特曾在《新闻:政治的幻象》一书中说道,现代的新闻媒体信息具有倾向性,不再聚焦于客观事实,并且整体呈个人化。新闻报道会将所有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呈表面化、简单化甚至是娱乐化处理,从更加微观和个人的角度出发,使公众难以看清事物的发展脉络及其全貌,难以对新闻事实产生深入的了解。
  四、短视频新闻中伦理失范的建议与措施
  (一)叙事者突出在场感,还原新闻事实   短视频新闻作者应当在视频文本中尽可能还原新闻事实,可以在视频开头部分添加对于新闻事实陈述的字幕,从而突出叙述者的在场感。叙述者角色的强调,一方面对改善二次传播过程中曲解内容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使原视频在被曲解时有迹可循,对于原视频内容的文字描述,能够为视频被曲解提供充足的证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受众了解新闻事实原貌,更能引起话题,引发讨论。
  (二)丰富叙事主题,优化平台算法
  除低俗类叙事主题外,抖音平台有大量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短视频成为爆款。2020年,抖音年报中对爆款视频的数据表明,最常见的主题等同于最容易成为爆款的主题。国家可以参考欧盟2019年颁布的改革指令,不再将诸如抖音的在线内容分享平台定性为中间服务者,而是履行一种向公众传播的义务,从而使抖音平台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强对短视频创作者的引导,丰富具有社会正能量的叙事主题,促使抖音优化平台算法。
  (三)优化叙事结构,先讲好故事再强调冲突
  新媒体时代,强调冲突,甚至将具有冲击力的画面作为短视频新闻的封面,对于提升短视频播放量的效果十分显著。在如叙事结构等形式上处理得再完美,仅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播放量的提升,对粉丝量等长期流量数据的发展毫无帮助,无法增强用户黏性。要想持久获得关注,短视频新闻的内容才是王道。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故事讲清楚的同时,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更能赢得受众的青睐。
  五、结语
  笔者以叙事学为研究视角,探究抖音平台短视频新闻中叙述者、叙事主题以及叙事结构层面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流量是用来评价短视频创作者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并非唯一标准,能让受众驻足的终究是独到的内容。短视频时代的红利期正在消退,在大部分创作者内容主题逐渐成形的同时,为追求流量而出现的伦理失范现象也愈加凸显。因此,如何让创作者在恪守伦理、法规的基础上继续创作优质内容,打造自身特色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抖音平台短视频新闻的研究,分别从叙事者、叙事主题、叙事结构三个层面提出针对伦理失范现象的改进建议与措施。诚然,随着相关短视频管制政策的出台,一些伦理失范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在上述三个层面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短视频新闻已然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应当积极传播正能量,把控内容的价值导向,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好网络传播的把关人;另一方面,应当不断优化自身的叙事策略,让短视频成为创新新闻报道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 抖音. 2020抖音数据报告[DB/OL].抖音,https:// v.douyin.com/eBcrS37/,2020-01-22.
  [2] 金霞.短视频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及规避[J].青年记者,2018(32):16-17.
  [3] 张雪冰.短视频新闻报道的伦理困境及弥合机制[J].记者摇篮,2018(07):109-110.
  [4] 杨家宁.新闻叙事学视域下短视频新闻伦理失范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9,5(17):70-71,78.
  [5] 范玉吉.新规能否治好短视频领域乱象?[J].新闻战线,2019(11):40-43.
  [6] 曾俊.论欧盟版权改革对短视频分享平台责任之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20(01):23-32.
  作者简介:韩金序(1998—),男,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阶段的化学科目学习是学生接触系统科学知识、打开化学世界大门的第一步,而培养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果的必要手段.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概念也逐步引进教育理念中来,基于初中化学素养的绿色化学教学开始进入教师的研究范围,为改进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化学素养和绿色发展的意识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绿色化学;  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生物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生物概念等知识掌握较为容易,但是,很多学生认为生物遗传问题较为困难,难以准确有效解决相关题目.遗传学是高中生物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此部分知识内容较为抽象,涉及到的问题较多,解题难度较大.因此,想要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应当寻找解题规律和方法,采取有效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遗传题解题效率.针对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进行
摘 要:遗传学是高中生物重难点知识内容,涵盖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等多方面内容.尤其在学习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时,学生普遍表示知识难度较大,自身未能夯实基础知识,以致于在解题中出现困难.再加上生物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沉闷,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学情,长期以往消磨学生学习兴趣,陷入解题困境.对此,生物教师需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正确掌握解题方式,深化对所学生物知识理解,大幅度
[摘要]科技馆作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重要阵地,部分科技馆的儿童展区仍然存在受众定位不清晰、对受众认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不深入、科学传播渠道和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该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将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建议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认知规律并寻求创新途径、从探索强化儿童认知的方法层面寻求创新途径、从以展带教与以教促展相结合寻求途径,进而为科技馆儿童展区的设计、规划创新
摘要:在智媒将临的时代,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不断演变推进,人类所创造的工具与以往大不相同。人工智能等类主体在深入社会生活各方各面描绘新图景的同时,其反客为主的倾向也对人类的主体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可以预测,人机博弈将长久伴随媒介形态演变推进。本文以技术哲学的视角聚焦美团外卖算法,分析美团外卖算法中人机关系的和谐与冲突,并对美团外卖算法进行批判性反思,探讨人机边界的破与立。唯有社会全体成员齐心协
摘要: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力促进了新媒体环境的生成,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媒体创新性的传播方式和多元化的技术手段提升自身的传播力,新媒体也需要依靠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力以及品牌可靠性、权威性弥补自身的不足,融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了媒体领域变革的重要方向。许多信息发布者开始运用直播的方式传播新闻,一股新闻直播的热潮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在直播平台上观看新闻。本文主要立足于融媒体语境,探讨新闻直播热及观众
江苏省社会组织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省社会组织凭借其独特优势,在善款筹募、物资保障、志愿服务以及疫后恢复等方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1—2021年国内外有关新闻传播与广告的眼动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这些文献分别从新闻页面布局、数据新闻可视化、舆论信息可信度、广告诉求策略、公共健康议题等角度阐释了眼动仪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格局,判断今后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生态学效度更好、交叉学科研究更广泛、智能媒体将成为研究热点聚集地,随着眼动仪的普及,其将进入课题,成为高等教育的日常教学仪器。  关键词:眼动研究;视觉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在面对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事项时常采取逃避延后的态度,长此以往产生一系列焦虑、不安、无助、自责、自我否定等拖延症不良情绪.但随着互联网
摘要: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传播过程,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与革新。本文立足于SWOT分析,对数据新闻内部的优势与劣势条件、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因素进行探究,旨在全面审视数据新闻,推动其得到深层次应用,发挥其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以期为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SWOT分析;数据新闻;新闻报道;价值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