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养老胜孝子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an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西兰实行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制度。不管你退休前是做什么的,不管你给国家做没做过贡献,不管你有多少资产,不管你有多少负债,一视同仁。新西兰没有老干部局老干部处之类的机构,即使是贵为新西兰总理,到了65岁退休后,待遇和普通人也没区别,包括一辈子没干过任何工作的流浪汉,大家都从工收局领取相同的养老金。要说不平等也有,那就是参加过战争的复员军人、残疾人和高龄老人有特殊待遇,他们的养老金稍微高一些。
  给外国人发养老金?新西兰政府是不是有点傻?听起来是有点傻,但这就是新西兰的养老制度。新西兰的养老金制度规定,不管是新西兰本国公民,还是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只要年龄满65岁,在新西兰住满10年,就有资格申领养老金。在新西兰居住10年以上、30年以内的,按全额养老金的一定比例领取。
  早在1898年,新西兰就通过立法确立了全国性的养老金制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不需要个人纳税的国家养老金制度。
  新西兰的养老金条例规定,养老金的金额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5%,现在的养老金全额每月约合人民币6500元。一些老人团体普遍认为目前养老金数额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偏低,但由于看病不用花钱,坐公交车、火车、轮渡都不用花钱,这些钱足以保证老人吃饭、旅游,过有质量的生活。


  新西兰的社会调查显示,75岁以上的老人是幸福感最强的群体。新西兰政府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老人的生活有充分保障。政府做得够好,悲情人物也少。在新西兰,从未听说过卖身救父的壮举,也没有孝子十年如一日侍候病床上的老人的佳话。老人心里没有连累晚辈的负疚感,幸福感才会更踏实,真正实现老有所乐。
  新西兰的老人很少和子女一起居住。在他们看来,他们有他们的生活,子女有子女的生活,太多的人住在一起,必然影响生活质量。刚刚退休的老人,如果喜欢自己收拾花园、家居,那就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如果生活有障碍,他们会得到社区的帮助。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和义工会定期帮助老人洗澡、购物,甚至是医学护理。
  年龄大一些的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养老院又分为退休村和医院级养老院两种。生活完全自理的入住退休村,退休村一般在风光优美、安静平和的地区,配有注册护士、护理员以及必备的医疗设备等。老人可以选择每人一座独立的房子,也可以选择舒适、易打理的公寓,不管哪种选择都是既生活方便又安全隐私。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会被安排住进医院级养老院,这种医院级别的养老院配有24小时值班注册护士和护工,为老人提供洗澡、换衣、喂饭等全方位护理。
  在新西兰,很少有员工请事假去照顾生病的老人。因为在新西兰的医院,病人一旦住院,包括吃饭喝水、端屎端尿等所有的护理全部是医院提供,不允许病人家属参与护理。而老人出院后如若生活不便,社区又会伸出援手,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老人今天生活幸福,我们对明天也就更有安全感。新西兰的做法是,老人的晚年幸福,靠政府、靠制度来保障,而不是将老人推给他们的子女。
其他文献
食欲不振的原因各不相同,随便吃酸的可能没什么效果,开胃也要“对号入座”。  贪凉厌食多吃温性食物。贪食生冷后易导致胃寒,影响食欲。如果吃多了生冷辛辣食物,可在做菜时放入适量柿子椒或葱、姜、蒜等温性食物进行调和,帮助肠胃消化。另外,紫苏也能够解表散寒,将有和胃作用的紫苏叶拌黄瓜食用,能增进食欲。  腹胀厌食常喝金橘水。如果吃一点就饱,有可能是气温高,胃肠血液供应减少,导致吃进的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滞
我是成都人,留学荷兰之后就在这里工作、生活。在荷兰,有个全民妇女保健规定,从30岁起,必须做子宫颈检查,排查宫颈癌。我在国内有过几次妇科检查,感觉像是在受刑。一想起那个妇检的鸭嘴钳,我就不寒而栗。在我的印象里,看妇科是没有隐私和尊严的。所以,接到卫生公函,邀我去做妇科检查时,我就没去。  见我没动静,医生亲自打来电话,跟我讲解这个检查的必要性。我只好和她约了检查时间。那是我第一次在荷兰看妇科。  
在伦敦街头,如果迎面走来一群老年人,你会发现,他们穿着时尚,打扮入时,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神色中透露出一股骄傲和自信。英国老人就是这样,即便垂垂老矣,他们也要追求一种高品质的生活,做一个时尚的摩登老人。  英国老人向来比较讲究,他们不愿成为一个落伍的群体,也不愿让自己的“青春”悄悄地溜走。他们喜欢像年轻人那样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精精神神,让自己看起来相对年轻,或比较有品位。我经常
有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收到了一张来自财政部的催账单,要他支付300美元的礼物补偿款。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每一年,美国国务院都会公布上一年官方人员在一些友好访问中收到的礼物清单。这些礼物林林总总,以工艺品、艺术品、手表居多。根据美国法律规定,上至总统,下至各级官员,在外交活动中收到的礼物,无论是否贵重,都要一一登记在册,交给美国档案馆或总务署。收礼者想要保留礼物,就得付款给财政部作为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