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甘薯优质高效种植模式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行小麦-甘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刻不容缓,要遵循小麦-甘薯的生长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科学播种,合理种植,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小麦-甘薯品质提升的同时实现高产目标。
  关键词:小麦-甘薯;高效种植;模式分析
  1  茬口安排
  小麦于10月20~25日播种,采取宽幅半精量机条播,播种量15~16kg/667m2,6月上中旬收获。甘薯于4月中旬育苗,6月中旬移栽,10月中下旬收获。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  种植地处理
  2.1.1  选地整地
  通常情况下应该选择土壤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供水充足的种植地,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宜。种植地选择后,应加深耕作层,精细化整地。小麦高产稳产主要依赖强大的根系,这就要求做好耕作层管理,为小麦根系生长营造一个疏松多孔的环境。通常使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旋耕,翻土深度控制在25cm。应该按照逐渐加深工作层深度的原则,做到精细化整地,防止跑墒。
  2.1.2  增施有机肥
  在整地过程中,应向土壤中施入一定量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当中有机质的含量,一般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667m2。做好有机肥施入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化学肥料的追施,一般每亩追施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2~15kg/667m2、9~12kg/667m2、5.0~7.5kg/667m2。将全部的有机肥、50%氮肥和全部磷肥与钾肥作为底肥施入到土壤中,第2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使用余下的50%氮肥。
  2.2  科学播种
  2.2.1  种子处理
  播种前一周将种子充分晾晒,利用阳光照射杀死种子表面的致病菌。同时,利用饱和食盐水及时去除种子中的瘪粒、病虫害粒和机械损伤粒,提高种子净度。种子处理完毕之后,选择相应的种衣剂进行药剂拌种,然后进行常规播种。
  2.2.2  科学播种
  在播种之前应该对种植地的排灌设施进行有效改善,做到沟沟相通,内外相连,确保田间的积水能够快速排出,旱涝保收。小麦应该做到适墒播种,这是实现小麦出全苗的基础。适合小麦出苗的土壤含水量通常为两合土18%~20%,粘壤土20%~22%,粘土22%~24%。播种前如果土壤低于上述标准,应该及时进行灌溉。同时还应该做好保墒工作,确保播种后出全苗。另外,对于土壤黏重的种植地可以先进行播种,然后灌溉蒙头水。
  适时播种是实现培育壮苗的基础,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小麦健康生长。播种前选择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工作。精细化整地的种植地一般播种量较小,地力水平和产量水平较高的种植地播种量较小,相反要适当增加播种量。
  2.3  栽种管理
  (1)深耕起垄。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种植。在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机械整地和起垄。垄距90~100cm,垄高30~40cm。起垄要求垄端行直,高垄深沟,垄形饱满,垄面平整。
  (2)科学施肥。甘薯是喜钾忌氯作物,要保证甘薯的品质,施肥宗旨是减氮、补磷、重钾,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且重施基肥。基肥一般施农家肥3000kg/667m2、磷酸二铵25kg/667m2、硫酸钾30kg/667m2。在耕翻时70%基肥撒施,其余30%基肥在起垄时沟施。
  (3)及时栽插,科学密植。栽插时先挖窝,后浇水,再栽苗覆土。注意浇水时不要溅到秧苗外露叶片上,以利于提高成活率。采取双行三角交叉栽植,行、株距30~40cm,栽植3500~4000株/667m2。
  3  田间管理
  3.1  冬前管理
  小麦播种到出苗阶段,应该密切观察田间的情况,出苗之后要做好田间的查苗补苗工作。对于缺苗不是很严重的区域,从稠密地区移栽小麦苗进行补种;对于断垄较为严重的地块,选择使用同一个小麦品种催芽处理之后及时进行补种,确保出全苗。小麦出苗,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土壤板结,应该及时破除板结,达到土壤疏松多孔、促进小麦根系生长的目的。入冬之前要灌溉越冬水,这样能够保证小麦苗安全越冬。对于小麦叶子发黄、中低产田、冬天群体密度较小、生长较弱的种植地,应该在灌溉期间适当追施尿素,追施8~10kg/667m2。进入11月下旬之后,应该注重做好田间的化学除草工作。
  3.2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
  小麦进入拔节期之后,应该及时灌溉追肥,这个阶段灌溉追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无效蘖,加速小麦根系纵深化生长,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避免出现倒伏,延缓衰老,提高粒重。挑旗期是小麦蓄水的一个临界期,这个时期结合田间墒情及时灌溉,能够有效减少小花退化,增加小麦穗粒数,保证土壤层的蓄水量,为后期的生长发育供给水分。在小麦春季管理过程中,对于一些植株较高的小麦,如果群体偏大,应该及早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控。
  3.3  小麦后期管理
  小麦灌浆期是养分和水分需求的另外一个临界期。这个阶段外界降雨量较多,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因此在小麦开花前后应该注重控制土壤水分,避免田间积水。这个阶段应该重点做好白粉病和锈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密切关注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小麦生长中后期可以选择使用2%的尿素溶液和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提高叶子的光合作用能力,加速营养物质的蓄积,保证小麦产量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鹏林,徐宁生,李江辉.8个北方甘薯品种在云南的种植表现[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38(5):70-74.
  [2] 周禮梅.小麦高产高效集成种植技术[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5):62-64.
其他文献
近些年,在我国经济持续走高的同时,气象台站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为气象分析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标准。本文从分析高空气象观测的作用和发展入手,分别从
如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处于非常块的状态,国民经济水平提高了许多,如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
目的探讨miR-363-5p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RT-PCR技术检测人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和4株不同鼻咽癌细胞(5-8F、CNE1、CNE2Z和C666-1)中的
目的寻找客观实用的膝关节功能综合评价指标.方法通过测试正常人群和膝关节有功能障碍的人群的结构和功能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精简实用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分别用主成
受矿山资源开采水文地质问题影响,进而出现很大矿山事故,从相关数据统计中也能看出,矿山开采死亡率仅次于交通事故,而且该项问题还会导致周围生态环境污染,人们需要提高重视程度。本文对矿山资源开采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地面控制技术、采场布置、矿山基本矿图绘制、矿区范围监控、强化整体勘察操作的重视程度五方面,论述了矿山资源开采水文地质问题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