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策略的研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益,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师需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生本课堂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探究、交流为主,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夯实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过去其教学条件决定了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师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课堂上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的学习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探讨中增强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过长方体表面积计算以后,为了能达到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母亲节到了,教师给自己的母亲买了一件礼物,礼物盒是一个精美的长方体。献给母亲的时候,我想用纸包装一下,请帮老师想想办法,要用多大的纸来包装?”这样的生活问题情境,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学过的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很快就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
  二、创设游戏情境,在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比成人短得多,如果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小学生往往会产生疲倦情绪。但是小学生普遍对游戏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初次接触“角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角,也可以让学生折叠纸片,看折成了几个角,再将纸片对折又出现了几个角。这样的游戏,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爱动手、观察,集中注意力,在游戏环境中认识到角的特征。这比教师在黑板上画角、说角要好得多。此外,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在组内协作游戏,学生在动手中发现的数学规律,掌握得更牢,学习也更有兴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高。
  三、创设生活情境,增强数学生活体验
  将学生引入生活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及场景特别熟悉,那么一些课本中的数学知识,教师完全可以将其融入生活情境中,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使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在教学“平行四邊形”时,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观察校园中的橱窗、花坛,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有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元素,并让学生在观察中总结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图形相比,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对学过的图形既进行了分类,又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概念。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能使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直观,学生易于掌握,并且能够得到很好的巩固。
  总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首先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调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不断强化训练,多给学生自我锻炼的机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参考文献:
  马春年.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一些思考[J].学周刊,2014(32).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过程,一个是吸收过程,一个是表达过程,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的两项重要能力。目前,语文教学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并不少,为什么
期刊
通过一学期的226课题的实践教学及配有的一页模式,教学理念与成果上有所突破,但这种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日积月累汇聚而成的。当初试验这个课题时还有些不太自信,心里常问自己:做得来吗?百舸竞渡不进则退,勇于挑战自我也算是一种突破。  第一次安排小组的座位,心里特别别扭,这能行吗?班上人数众多,教室不大,又挤又闹,能静下心听课吗?还真的是这样,刚开始一个月,教室里乱哄哄的,谈不上教学效果了,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会运用新型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而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提出,为教师提供了可行之路。从分组联动的两大基点、分组联动的要素、分组联动课堂的基本步骤、分组联动应避免的问题以及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意义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分组联通和谐高效课堂的开展。  关键词:分组联动;和谐高效;新课标;改革创新  “分组联动,和谐高效”是我校近些年来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