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山屏护的那些景儿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湖春晓

龙湖春晓


  4月末,清西陵周围的山看上去还是秃的,秃到比冬季的山多些绿色的“发”茬。然而永宁山那错落参差的峦姿峰态却美得让人感慨,是大起伏大跌宕的线条勾勒,跌宕出雄、奇、险、峻来,跌宕出峭拔来。毕竟已是春深,丘坡上、沟谷间、田地里,草青着,树翠着,为远山近岭织出一条雅致的碧罗裙。时值傍晚,陵区人稀,山色空蒙,阒寂中的自然生态更加动人。我们在陵域内的龙湖畔住了一宿。
龍湖傍晚

  第二天一大早,我在同伴还在睡觉的时候起身去逛湖。湖就在宾馆的后身,面积说不上太大,但也不小,周围被山包围着,那些山,稍远处的显得比较高,横亘如屏,绵延中透着峻拔;中部的山低矮一些,近处的就是小山包,远远近近层次错落。湖畔的山坳里坐落着红色的或白色的楼群,为渐绿起来的山点染出浓烈的色彩,让湖、让山有了另一种生动,它们应是宾馆或度假村。临水而居是人的习性,人离不开水,因离不开水而喜水。围水建宾馆、建别墅、建度假村则是颇有商业头脑的智慧选择,遵从的就是人的审美习性。出了所居宾馆的后栅栏门,看到清晨的龙湖时我有一种莫名的舒爽感。湖色在晨光的照耀下是多彩的,有着光的绚丽;山也是多彩的,春的翠绿之色在山脚山腰间穿插,横的像翠帐,纵向铺展开来的像翠河,那是人工培植的绿化带,是苗圃林。我庆幸我所居宾馆的位置,在湖头台地上,隔湖一片沙滩,沙滩宽阔,土色里透着些许棕褐,还有些奶白,有一种柔性的暖意,而靠近公路的山脚沙滩则呈灰色和黝黑,形成色彩的对比,丰富了视野意趣,而黑色的沙滩上又有那么多早起的人们,多是垂钓者,或坐或立,他们的自驾车就停在沙滩上,在晨的静谧中安然地享受着生活,好美的一幅画卷。我欣赏着湖光山色,初升的朝阳把金光撒在龙湖湖面上时,岸畔青翠的苗圃,金黄的沙滩,与湛蓝的天空一起跌入湖水中,湖水就有了色彩的喧闹,闹得无声无息,却绚丽缤纷。
  我喜欢河水冲刷出的沙滩,更喜欢沙滩旁湖水中的光影,也欣赏着这些享受生活的人们。

梁各庄清行宫


  吃过早餐,开始准备游清行宫。听当地人说,清朝皇帝谒清西陵时的行宫尚存,大出意外。我去过的一些帝陵行宫早已荡然无存,为什么清西陵的行宫独在呢?
鹰廊山檐
方形环廊
瓦当

  我为这次游西陵,预先看过了一些资料。我知道,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在去清西陵的沿途共建了四座行宫。黄新庄、半壁店、秋澜行宫是否还在,不得而知,梁各庄行宫在清西陵陵域内,南面有小山,山似乌龟,名龟山,是行宫的罩山,山脚下北易河水缓缓流过。想不到帝王的行宫也那么讲究风水,找个临山傍水的环境。古人的风水学,实际就是自然环境学,有好环境,就有好心情,好心情让什么事儿都觉得顺,天人合一嘛。
  自驾车过去,过一座三孔栏板石平桥,看到了行宫大门时,多少是有点儿诧异的。大门面阔3间,单檐硬山顶,两侧各有三间倒座房。行宫大门属于宫廷大门了吧,但相对于皇宫大门来说,这座行宫的大门实在是太简陋了。宫门西侧,有残留的西朝房,很小,不起眼。应还有东朝房,与西朝房是对称的,现已不存。没有其他高大皇家建筑物的陪衬,虎皮石墙是撑不起宫门气势的。宫门正对院内的一座垂花门,垂花门是普通的青瓦顶,垂花柱也不够气派,宫门与垂花门在视线中连为一体,在朱漆门墙门柱的映衬下,显出庭深意旷的一种感觉,但毕竟其规模和档次,无法与京城的皇宫相比,撑死了也就像座大王府而已。
进月亮门是酒店
松与殿

  从宫门走进院内,看到的庭院比较开阔,眼前的应是中院吧,东西两侧还各有一院,由虎皮墙相隔,墙上有门相通。东西两院的建筑,不管曾经是干什么用的,历史原貌的景象都已看不到了,中部的宫殿区还比较完好,而且经过了修复。垂花门两侧是游廊,游廊环绕着后面的大殿和后殿。垂花门后有一八角形鱼池,池内垒假山,过去有石桥直通大殿。八角水池四周的游廊是方方正正的,苏式彩画装饰,游廊南廊正中的垂花门楼,就是直对着行宫宫门的那个,它的两山成鹰翅状。这是按原貌修复的长廊,因为门楼的造型而被称为鹰廊。正殿在池北,前有游廊后有抱厦,这种格局的房子我见得少,很觉新奇。正殿北是后殿,前后都有廊,后殿东侧,隔路有带抱厦的便殿。这些建筑,铺的是灰瓦,不起楼,均为单檐,看上去,还不如京城内的一般王府,对皇家建筑来说,显得过于简素。后殿北有花园,堆了土山包,垒有假山石,栽有树和荊丛。行宫东中西三路建筑布局严谨,从南到北层递有序,东路现在是新建的行宫宾馆,有一座灰楼,西路是文管所的办公区。
其他文献
百花深处,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地方。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那里该有久违的旧时光画面:一条弯弯曲曲没有尽头的小巷子,巷子里该有一些眼神干净的小孩子还有一些活泼好动的小猫小狗,夕阳西下的时候,漫步在巷子里,说不定还会逢到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  从老一辈人那儿打听到了百花深处名字的来历。据说这条胡同最早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那时候京城有一对姓张的夫妇,两口子想过“结庐而居”的小日子,于是在新街口南
1 土碗香。2 水晶虾仁。3 芒果芥末虾。4 东方第一鲜。5 烤鸭季包房。6 王子鲍鱼。7 金牌蒜香骨。8 砂锅鱼头煲。9 新派佛跳墙。  名人国际大酒店坐落于北京城北亚奥商圈,是五星级豪华商务酒店,毗邻国家会议中心和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是法国华威国际集团管理公司旗下亚洲区分店之一。酒店行政总厨黎积成把做菜、做人、做事贯穿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把每道菜,哪怕是一道小菜都当作精品去烹调,带给食客一幅幅浓妆
天津是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现代城市,其历史建筑“小洋楼”更成为天津名片。九国租界的洋楼融汇了多样的建筑艺术风格和特色,留下大量建筑艺术景观。小洋楼对于天津,是一记独特而又复杂的烙印。这些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承载了那个年代太多的秘辛隐闻,掩埋了太多的如烟往事。正是有了这些居住在洋楼的清廷遗老、政界大员及巨商富贾们引人入胜的故事,才赋予了小洋楼流传百年的独特魅力。  天津五大道,像穿越过历史尘埃的
只有春天才能吃到的美食,全国各地都有,北京自然不会少。不过我想说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名贵菜,而是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采集天地之灵气顺春时而发的野菜和家常菜。只有春天才有的野菜、时令菜曾是民间时尚菜,现在成了不少酒楼饭庄特别是农家乐餐桌上的时尚菜、招牌菜,春天的美食节围绕它们而大做文章,推举的是一个“鲜”字。下里巴人上大雅之堂,阳春白雪一把,背后有强大的推手,那就是养生理念,纯天然的生态养生食品在回归
這里曾经是北京最早的机制面粉厂……  在位于北京的南中轴线上,比邻永定门城楼,有一个大磨坊文创园,它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成立的天民机制面粉厂。它曾是北京最大的面粉厂之一,历经抗战时期的日本强征,解放后的公私合营,唐山大地震后的重建;1982年引进了首条油炸方便面生产线,生产的“天坛牌”方便面成为很多北京人的记忆;1992年引进瑞士现代化小麦面粉生产线,“大磨坊面粉”更成为北京专用粉的代名词
湖州双林古镇,虹桥和青云桥双桥相连,没有开发旅游,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此为虹桥。  从苏州驱车绕过太湖东岸,往浙江的湖州嘉兴方向漫行,不走高速,是十分享受的自驾旅行。杭嘉湖平原上水网纵横,田园如诗,小桥流水的古镇一个连一个,如古运河上的串串明珠。我对照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单一一寻访,有的古桥在名不见经传的乡野河汊,兜兜转转一番好找,我想了一个办法,每到一村都直奔最显眼的党员活动中心,村干部会热心带
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东北部有一座高塔,它曾被人们俗称过“钉子塔”,也曾被叫过“瞭望塔”。随着赋予“北京奥林匹克塔”之名,今年6月12日,这座以“生命之树”为设计理念的塔顶悬挂了奥运五环标志,成为了世界上永久设置奥运五环标志的最高建筑,亦成为了北京的荣耀,这棵大树仿佛成长得更加茁壮了。  北京奥林匹克塔设计寓意为大地隆起开裂,生命之树破土而出,自然生长,形成树冠,五座高低不同的塔身似合似分,又仿佛一
以“美丽、富饶、纯净”闻名、以“界”为身份、“水”为认同的中俄界江乌苏里江,是中国最东端的河流。它由松阿察河和伊曼河在祖国东部边陲的虎头镇汇合而成,因此虎头是乌苏里江的起点。千百年来,静默流淌的江水,不仅见证着发生在这里的“二战”终结之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重大历史事件,更以丰饶的物产滋养着两岸各族人家。    野性的天堂  凌晨3点的乌苏里江,雾气霭霭,水面静谧,我等一行人坐着镇上渔民许春富
1铁扒美国安格斯西冷牛排配黑胡椒沙司。2马克西姆特制冰激凌。3煎黑牛里脊配鹅肝红酒黑菌沙司。4马克西姆特制美点双辉。  坐落在崇文门西大街的北京马克西姆餐厅,于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开业,以奢侈繁复的法式大餐为主的菜品,十分引人注目。其实马克西姆走进中国,是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的。5烤蒜香羊排配羊肉汁。6塞纳河单间。美丽的疯狂  十九世纪末叶,法国巴黎一名叫马克西姆·加雅尔的人,选中了皇家大街,办起一
从江南小镇来首都北京出差,恰逢周一下午有闲暇时间,想逛逛北京的博物馆,于是上网查找,发现大部分博物馆在周一是闭馆的,索性去逛逛南锣鼓巷。坐上北京地铁6号线在南锣鼓巷站下车,从E口(西北口)出来到地面层50米往北转,就可以看见写着“南锣鼓巷”几个字的大牌坊。由于防控要求,需要用手机进行预约才可进入南锣鼓巷里面,扫码预约并出示健康码后,向正北方向前行约300米,穿过两个胡同口福祥胡同和蓑衣胡同,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