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每每读着这些校训,就会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初进校园的时候。
校园,是许多人心中不灭的情结。而校训,则是我们梦想的开端。凝聚多年文化底蕴的校训,琅琅上口,青葱的少年,一个个意气风发。
然而,能够感受校训的都是学子。名校,对于更多的人,则竖起了高高的围墙。难道这个围墙不能被推倒吗?那些曾经让我们斗志昂扬的校训,能不能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去影响更广泛的群体?
答案是肯定的。
现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传统课堂之外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这些人没有固定的学习地点和时间。现在的终身教育需要的,是无校园围墙,是开放式的,校园内外的求知者,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获取信息。
移动教育应需而生,破土而出。
移动教育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教育方式。移动教育当前最重要的是三个环节:无线环境、灵便终端和应用拓展。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笔记本,通过快速安全的无线网络在草地上、池塘边、柳荫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校外的人们,可以通过手机、PDA接收学校的管理通知,甚至,可以通过特定的智能手机上网浏览最新的课程、作业。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忽然想到,我们的校训也可以被注入新的更多的含义。例如,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作为移动教育对网络的要求:不“厚德”,不注重网络的品质,何以载动移动教育?可以用“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来作为移动教育对终端的要求:要质高的,要价格合理的,要学生都用得起的,要兼容并包的。可以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来作为移动教育对应用的要求:現在的移动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网络搭好,终端备好,不等于移动教育就能用好。开创新的应用,满足新的需求,是推动移动教育走向深入的关键。
校训,是古老的,也是常青的。它可以为更多的群体所共享,它可以在新的形势下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和感召。
无线教育,带来的是无限教育。而古老的校训,再也不会只跟随我们短短的几年,它将陪伴我们终生。那将真的是,有限人生,无限校训。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每每读着这些校训,就会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初进校园的时候。
校园,是许多人心中不灭的情结。而校训,则是我们梦想的开端。凝聚多年文化底蕴的校训,琅琅上口,青葱的少年,一个个意气风发。
然而,能够感受校训的都是学子。名校,对于更多的人,则竖起了高高的围墙。难道这个围墙不能被推倒吗?那些曾经让我们斗志昂扬的校训,能不能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去影响更广泛的群体?
答案是肯定的。
现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传统课堂之外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这些人没有固定的学习地点和时间。现在的终身教育需要的,是无校园围墙,是开放式的,校园内外的求知者,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获取信息。
移动教育应需而生,破土而出。
移动教育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教育方式。移动教育当前最重要的是三个环节:无线环境、灵便终端和应用拓展。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笔记本,通过快速安全的无线网络在草地上、池塘边、柳荫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校外的人们,可以通过手机、PDA接收学校的管理通知,甚至,可以通过特定的智能手机上网浏览最新的课程、作业。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忽然想到,我们的校训也可以被注入新的更多的含义。例如,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作为移动教育对网络的要求:不“厚德”,不注重网络的品质,何以载动移动教育?可以用“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来作为移动教育对终端的要求:要质高的,要价格合理的,要学生都用得起的,要兼容并包的。可以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来作为移动教育对应用的要求:現在的移动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网络搭好,终端备好,不等于移动教育就能用好。开创新的应用,满足新的需求,是推动移动教育走向深入的关键。
校训,是古老的,也是常青的。它可以为更多的群体所共享,它可以在新的形势下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和感召。
无线教育,带来的是无限教育。而古老的校训,再也不会只跟随我们短短的几年,它将陪伴我们终生。那将真的是,有限人生,无限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