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去,换个角度看拉萨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ua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跟着藏族同胞一起转过山,磕过长头,就很难站在他们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去了解这个民族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贴近自然,热爱生活;以及他们对信仰执着的背后,所体现的——西藏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每年的藏历6月4日是转山的日子,藏语里叫“竹巴次西”,根据《藏汉大词典》里解释,竹巴次西是“佛祖释迦牟尼转四谛法轮日,属于宗教节日,居民会在这天到山上巡礼朝供。”西藏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的宗教节日有4个,其中一个就是竹巴次西,藏语里是6月4日的意思,这天释迦牟尼在鹿野苑旁的婆罗奈首次向他的5位弟子讲述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祖以浅显生动的方式,阐述人生的苦恼、无常、生死轮回的无尽无穷,以及人生之所以苦恼的原因,从而证实涅磐寂静的境界奥秘,并指出解脱轮回、永离苦海,通往涅磐彼岸的修行之路。这就是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初轮法所讲授四谛之理”,四谛,指的是道谛、集谛、法谛和灭谛。
  而这一天,上、下密院的全体僧人会向大昭寺、小昭寺和布达拉宫帕拉康等佛尊贡献千供等,千供在藏语里边叫“当乔”,就是在寺院的主殿里供奉一千盏酥油灯、一千碗净水、一千朵花和一千个多玛等。按照赤烈曲扎在《西藏民俗》中的说法,这一天里,拉萨的百姓不仅要在拉萨附近的山寺巡礼朝供,年轻的姑娘还会戴着装饰着树叶的头饰,一边唱着歌曲、藏戏,一边在山间转悠。在转山结束之后,家中人还会带着茶、酒在山脚迎接,扎起帐篷过林卡,尽情欢渡夏日的时光。
  西藏这个地方,仿佛随便一块石头,一棵树,都充满着传说和故事,天性烂漫的藏族人民,把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寄情于山水草木之间,哪怕是本族历史,也要用神话来演绎,于是就有了听不完的故事。
  踏古
  这已经是我第二年跟着转山的队伍,背上背囊,浩浩荡荡的去转山。拉萨处于河谷地带,城市两边都是高耸的山峰,城北边的山峰不仅建有格鲁派三大寺之哲蚌寺和色拉寺,在山腰上还分布有帕邦卡、曲桑、撒卡扎日、曲定、米穷日、吉仓等小寺庙。这些平日不容易到达的半山小寺,可以在转山途中一一拜访朝供。
  转山的起点位于娘热北路的娘热乡,往吉索村方向走,到聂日山的山腰,已经可以看见帕邦喀。娘热乡是一个富饶的谷地,昔日这里是农牧结合的部落生活区,为了将丰收的青稞碾磨成糌粑,这里的百姓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建了水磨坊,至今在娘热乡的民俗风情园,还可以看到传统的水磨坊,用水磨坊磨出来的糌粑,带有一种青稞自然的芳香。
  晨曦的一缕阳光如舞台的射灯一样,打在半山腰,形成佛眼的形状。早已上山的人们点燃了香柏并撒上糌粑,煨桑的青烟在半山腰和云雾交缠缭绕,拉开了转山的帷幕。随着青烟,在半山刻画出一条明显的印记,那就是转山的路线。跟着人群往帕邦喀行进,经过帕邦卡前的“却拉”,藏语里指长型的草坪,有人在兜售经幡和香柏。
  仰头就可以看见帕邦喀了,据说大臣吞弥?桑布扎从印度婆罗门学成之后归来,就在帕邦喀修研,以梵文的声韵字母为蓝本,结合吐蕃语言,创造了藏文。并用藏文将佛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刻于岩石,松赞干布则在此学习藏文,并在“却拉”处举行盛大的庆典,宣布藏文的诞生。
  比起吞弥?桑布扎的六字真言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帕邦喀的建筑,帕邦喀在藏语里意为“巨石宫”,原来又叫贡嘎玛如宫。整个建筑的修筑在一块在山坡上探出来的巨石平台上,宫殿的一面呈半圆,弧线型的宫殿建筑在西藏传统建筑中比较少见,除了布达拉宫两边的宫墙,其他的宫殿和寺庙建筑基本都采用方形。宫殿的入口是一个碑状的立面,整个建筑的造型和巨石融为一体,形似一只驮着方碑的神龟。传说文成公主在用八卦推算拉萨的方位的时候,就指北为玄武。于是松赞干布果然在拉萨北郊的娘热沟处,找到一块状似乌龟的大石,并在此修建帕邦喀。
  转山时节,人们在宫殿下设立了小茶馆,供应甜茶和小吃,让爬山的人们有地方歇脚。僧人也在巨石下设立念经的法坛,路过的人可以进去施供。
  转山路上,会经过曲桑、位于色拉寺西山的撒卡扎日和东山的曲定寺,然后到达普觉寺,从夺底乡出来。特别要提的是撒卡扎日,在色拉却顶(却顶在藏语里是塔的意思),即现在的色拉寺上方2-3公里处,并不起眼。但这里曾经是宗喀巴大师的修行洞,根据杜培华所著《拉萨踏古》,当时宗喀巴大师盛名远扬,明成祖朱棣三番五次的派人来拉萨请宗喀巴入京。但此时宗喀巴整顿佛教计划不再是树立宏愿,广布规模的时期,而是正在施行,完成的时期。于是为了躲避朝官,他和大弟子释迦益西躲到撒卡扎日,在半山腰上一面修行,一面注视朝官的动向。为了隐蔽行踪,宗喀巴命令弟子白天不要生火做饭,以免烟火泄漏了去处。
  寻芳
  撒卡扎日有一处泉水,可供僧尼饮用,当地人相信泉水有治病的功效,于是转山的人们会排队取用。居然就这样在半山腰形成了堵塞的长龙,人们次序井然的耐心等待,前后就此攀谈起来。还有人把在山上采来的酸模,和前后分享。这种植物是大黄属,塔黄的亲戚,每年6-8月雨季的时候就会在山上大量生长,由于其叶茎带有酸味,是天然解暑食品,也会有人采集到八廓街兜售,还有减肥的功效。酸模成为转山一宝,叶梗可以食用,叶子还可以用来当帽子,遮阳避日。拉萨的阳光紫外线特别强烈,即使看起来阳光不是很毒辣,有时候甚至飘过一块雨云下起小雨,但是从帕邦喀到普觉寺,全程走下来至少5个小时,爱美的拉萨女子,总是会从头到脚做好全副武装,除了平日戴的口罩,大帽子,还要加上阳伞,加上姑娘们围在腰际的邦典,于是半山出现了一条移动的彩带。
  雨季的山上,开满了各色的鲜花,其中包括娟毛蔷薇,果实成熟后为红色或者黄色,它嚼在口里有一种酸甜之感,果实和花朵可入藏药。娟毛蔷薇藏语里称为“色”,也正是色拉寺名字的由来。话说宗喀巴在撒卡扎日修行,注意到周围开满这些美丽的白色花朵,由于喜爱,他就经常来看花,一日在花树附近听到马鸣,四处寻找,发现声音从灌木下传来,命弟子在灌木附近挖掘,竟然挖出马头金刚佛像,视为吉祥,于是命弟子释迦益西以灌木位置为准,修建了黄教寺庙——色拉寺。
  从帕邦喀向东面高处爬,会经过一处不为人所熟知的天葬台,有秃鹫群从天葬台陆续离开,沿着山坡缓慢攀爬到山顶,这些大鸟在用双脚移动,不留神还以为是放牧在山上的羊群。沿着山脊慢慢的走,远看是翠绿的山上,长满了各种植被,植被茂密的山窝,还会有泉水,可以取用。在曲桑山顶,有一处挂经幡的巨石,坐在地上的人忙着把自己的祈愿写在经幡上,而后争相将经幡在高处挂起。山头是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随风飘舞的经幡,也叫风马,将人们的祈愿带向远方。还有一种纸制的风马,人们会在山口,迎着山风,向着天空抛撒,口中念着经文,期待风吹着风马,飘远。
  转山的队伍摩肩擦踵缓慢的前行,有些拖家带口,将幼童背在肩上;有的还带着小狗;喜爱音乐的人将手提音乐播放器的音量开到最大;体力好的年轻人干脆一路放声唱了起来,其他的人会附和着,于是以往寂静的山岭,顿时变成狂欢的海洋。大家唱的有流行歌曲,也有藏戏的选段,悠扬的歌声,丝毫让人感觉不到这里的海拔高度有近4700米,欢乐的气氛感染了每个人。
  不仅拉萨,拉萨周边的人也会在这个时候来此转山。每经过一个山脊,就是一个制高点,也是煨桑和休息之处,沿途大约有4到5个这样的休息处。人们会席地而坐,吃点食物补充体力,同时登高望远,俯视拉萨的全景。
  由于这条转山路线并不为游客和驴友所熟知,所以偶然出现的陌生面孔就成为稀罕,转山的藏族同胞会热情的跟你打招呼,并递上干奶酪和酥油茶,一边招呼,一边热情的询问你从哪里来?沿途有几处坡陡路滑的地方,在你进退两难的时候,旁边会及时的伸过来一双手臂,搀扶着你度过困难,当你回头道谢,他们只是友好的一笑,又继续前进了。转山不仅拉近了人和自然的距离,也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
  我常感慨藏民族天生烂漫随性,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当天完成的。但他们又可以不辞辛劳的转山,甚至月以继日的磕长头到拉萨朝佛,其执着精神不可战胜,足以感动一切。如果不是跟他们行走在一起,是无法感受的。
  所以,走,转山去。
其他文献
线路一:派镇——松林口——多雄拉山——拉格——汉密——背崩  在众多进出墨脱的线路中,由米林县的派镇到背崩乡的道路不算最险峻,却是在整个墨脱以及背夫文化中占有最重要位置的一条路。整条路集雪山、原始森林、峡谷、田园风光为一体,沿途从最高海拔4221米直线下降到665米,垂线下降3556米,最大坡度系数达70%,平均坡度系数40%,从山地寒温气候带,直落于亚热带湿热气候带的背崩乡。  进出墨脱有两座雪
据英国《防务周刊》1月2日报道称,英国将以1.17亿美元的价格向巴西出售“海洋”号直升机航母。虽然英国和巴西官方都还没有正式宣布结果,但“海洋”号直升机航母2018年正式退出英国皇家海军序列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英国军费窘境  为了应对未来10年间200亿至300亿英镑的军费缺口,英国军方准备进行新一轮军费削减,而具体的措施就是出售皇家海军的扫雷舰、护卫舰等舰船。据专业刊物《简氏国际海军》介绍,英
策划 制作/傅 琦    关键词 空中指控中心 SPY-9雷达 新型战术座舱 协同作战  E-2舰载预警机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持续不断地改进发展,先后有A、B、C等型号问世。由于具有独特的战术技术性能和显赫的实战功绩,“鹰眼”系列预警机一直在美国海军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进入21世纪,为满足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的迫切需要,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发展了下一代主力舰载预警机——E-
由于一个突如其来的选择和固执的个性,他在背崩坚守了27年。在这个开拓者和冒险者已成神话的时代,他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传奇:和美国开拓大西部的牛仔一样,他成为背崩第一个做乌木筷子的人、第一个开小卖部的人、在营部旁边第一个盖房子的人。这里的道路并没有以他命名,甚至没有人知道这个外号杨老三的四川人本名叫杨海军。然而他却在天涯的最角落找到了自己的家园。他娶了当地门巴族老婆,会说门巴话,走路比当地背夫还快。与
2011年1月27日,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当代世界》杂志编委会2011年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国务委员戴秉国发来书面致辞。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副部长于洪君、部长助理杨燕怡出席会议。中联部、中组部、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国防大学等国际关系学界知名研究机构
北京市海淀区九一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学校。虽然她规模较小,也没有雄厚的资金,但拥有众多甘于奉献的老师;没有华丽的校舍,但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北京市海淀区九一小学航模小组自1999年成立以来,每年参加海淀区航模竞赛的成绩都非常突出。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航空模型制作活动中,在2009年我们参加了波音航空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得到了航模专家汪耆年老师和符其卫老师的亲自指导
【摘 要】民谣吉他携带方便、音色优美,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一种弹奏乐器。在构建学生喜爱的音乐课堂的实践中,将民谣吉他引进音乐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打开方式”。与钢琴伴奏相比,民谣吉他在伴奏、旋律弹奏等方面的功能较为薄弱。音乐教师应使用“打板”“扫弦”“拨片”和“变调夹”,丰富民谣吉他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演奏形式,让小学音乐课堂吹起“民谣风”。  【关键词】音乐课;民谣吉他;实践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与流
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主线,以培养造就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学生工作科学发展。  以主题教育为主线,深入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在学校党委的领
尊敬的利丁顿大臣、曼德尔森勋爵、吴百纳大使、莱特文爵士,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很高兴在美丽的钓鱼台国宾馆与大家齐聚一堂、畅叙友情,共同庆祝中英政党对话举行十周年。中英政党对话是两国主要政党加强政治对话的一大创举,第十届对话是双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对话,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中英双方十分重视此次对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保守党
学校教育是以“人”的发展而不是以“内容”的发展为首要考虑目标的。在促进学校课程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抓住人的素养、能力、技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一步步地展开创新课程的建设,才不会脱离教育的宗旨。  我们理解,在学校教育中落实核心素养需要从学科课程的关键能力入手;课程的关键能力培养则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习者的基本技能。在课程体系中需要沿着“素养—能力—技能—工具”的线索,一步步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