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文献,对学校体育改革中一些热点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改革热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Hotspots Review
BIAN Jupi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Shaanxi 714000)
AbstractIn current school reform of the context of sports, this paper uses a lot of literature, study some hot issues in the reform of school sports and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strategies of these problems,through accessing to a lot of literature 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school sports; heated-reform; strategies
1 改革中的热点
1.1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直呼吁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地位又该如何?是处于次要地位还是与学生同等重要的地位?还是其他地位?很多学校一味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整个体育教学课无法按照大纲的要求和标准正常的进行。
(2)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简陋,体育经费过少等。在陕西省的许多中小学校,尤其是县级以下的中小学校体育经费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的体育课都是在室外操场上完成,没有一所学校拥有室内场地,因此下雨天体育课无法上课。由于场地设施的不足,难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规定的实施。
(3)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对待体育的态度问题。现今仍有大部分人认为,学校体育只要能正常开设体育课,让学生跑跑步打打球,保证学生上课安全,至于课堂上教授什么内容都不重要。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不重视体育课,忽视体育本身以及体育对身体健康乃至成绩的影响。简而言之,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在应试制度的框架内,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一味的追求“智”的发展。
(4)体育教师职业素养需不断提高。现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多数是体育专业毕业,具有专业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但是具体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还是要继续交流、更新学习,还需不断深造和拓展。但体育教学工作经常得不到学校的重视,部分农村中小学出现体育教师代其他课程,把因学生成绩上不去的其他专业教师改代体育课,只要学生安全就行,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传授不做要求,这样体育教师自身价值得不到肯定;体育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缺乏交流和在职培训的机会;加之日常教学负担重繁重,让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和教学工作产生厌倦,最终导致职业倦怠感。更有的体育教师本身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乐于把体育课堂借给各文化课老师补习文化课,剥夺学生上体育课的权利。
(5)很多的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很多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枯燥无味,一部分体育教师投入到教学研究的时间很少,“一言堂”教学,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很少进行教学反思,也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或者直接在课堂中采用“放羊式”教学,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导致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出现。
2.2 从改革中存在的不同声音入手
(1)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问题。有的人主张把终身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终身体育思想强调对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学生塑造成终身体育者;另一种观点同意学校体育要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但是不同意把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关于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问题争论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终身体育的价值取向与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及其相互关系?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是两个分不开的概念,哪一方面离开另一方面都不会再完整,终身体育要在学校体育时期就要打好基础,利用学校体育这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而终身体育要想脱离学校体育而建立是不可能的。所以正确处理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下转第203页)(上接第190页)
(2)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问题。自1998年正式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评价。有人说这是一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有的说中招体育考试中出现的“应试现象”主要是体育考试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有的则说,这一制度的实施,对端正教育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等等。
在陕西省很多地方的中招体育考试中明显的带有应试体育的现象,甚至很多学生学体育完全是为了应付中招考试,在中考来临之前,突击体育考试项目。面对种种诸如此类的现象在今后的学校体育改革道路上要抓住重点,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
3 解决问题的策略
3.1 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与教师的地位的问题一直都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焦点,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旧是教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但这丝毫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要在教师的主要的主导下再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3.2 加大宣传,转变态度
国家、社会、学校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及作用的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同时呼吁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事业,加大对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让经费问题不再是困扰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形成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
3.3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与水平过硬,热爱体育、重视体育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并且得到显著的成效。学校在引进人才方面要重视教师的学历和原始专业的查看,使其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要重点引进和培养正在成长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尽早成为今后的教学的主力军;其次学校要定期组织在职教师培训,对在校任课教师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并把培训和考核的成绩作为一项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定的依据,把这项措施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使中学师资力量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3.4 重视体育课堂情境的创设,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遵守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改革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枯燥、无味的内容,加以一定的情境的创设,注入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好胜心。
3.5 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思想
通过宣传等手段,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的培养要从小、从学生时代开始,通过学校体育课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梁.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间接社会成因问题的分析[J].CFJD收录刊,2008.1.
[2]黄国明.中学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7.18.
[3]王仕刚.浅谈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J].安徽文学,2007.2.
[4]夏肖森.中国新田农村贫困地区中学学校体育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6.24.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改革热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Hotspots Review
BIAN Jupi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Shaanxi 714000)
AbstractIn current school reform of the context of sports, this paper uses a lot of literature, study some hot issues in the reform of school sports and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strategies of these problems,through accessing to a lot of literature 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school sports; heated-reform; strategies
1 改革中的热点
1.1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直呼吁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地位又该如何?是处于次要地位还是与学生同等重要的地位?还是其他地位?很多学校一味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整个体育教学课无法按照大纲的要求和标准正常的进行。
(2)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简陋,体育经费过少等。在陕西省的许多中小学校,尤其是县级以下的中小学校体育经费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的体育课都是在室外操场上完成,没有一所学校拥有室内场地,因此下雨天体育课无法上课。由于场地设施的不足,难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规定的实施。
(3)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对待体育的态度问题。现今仍有大部分人认为,学校体育只要能正常开设体育课,让学生跑跑步打打球,保证学生上课安全,至于课堂上教授什么内容都不重要。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不重视体育课,忽视体育本身以及体育对身体健康乃至成绩的影响。简而言之,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在应试制度的框架内,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一味的追求“智”的发展。
(4)体育教师职业素养需不断提高。现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多数是体育专业毕业,具有专业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但是具体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还是要继续交流、更新学习,还需不断深造和拓展。但体育教学工作经常得不到学校的重视,部分农村中小学出现体育教师代其他课程,把因学生成绩上不去的其他专业教师改代体育课,只要学生安全就行,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传授不做要求,这样体育教师自身价值得不到肯定;体育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缺乏交流和在职培训的机会;加之日常教学负担重繁重,让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和教学工作产生厌倦,最终导致职业倦怠感。更有的体育教师本身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乐于把体育课堂借给各文化课老师补习文化课,剥夺学生上体育课的权利。
(5)很多的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很多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枯燥无味,一部分体育教师投入到教学研究的时间很少,“一言堂”教学,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没有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很少进行教学反思,也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或者直接在课堂中采用“放羊式”教学,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导致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出现。
2.2 从改革中存在的不同声音入手
(1)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问题。有的人主张把终身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终身体育思想强调对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学生塑造成终身体育者;另一种观点同意学校体育要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但是不同意把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关于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问题争论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终身体育的价值取向与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及其相互关系?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是两个分不开的概念,哪一方面离开另一方面都不会再完整,终身体育要在学校体育时期就要打好基础,利用学校体育这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而终身体育要想脱离学校体育而建立是不可能的。所以正确处理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下转第203页)(上接第190页)
(2)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问题。自1998年正式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评价。有人说这是一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有的说中招体育考试中出现的“应试现象”主要是体育考试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有的则说,这一制度的实施,对端正教育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等等。
在陕西省很多地方的中招体育考试中明显的带有应试体育的现象,甚至很多学生学体育完全是为了应付中招考试,在中考来临之前,突击体育考试项目。面对种种诸如此类的现象在今后的学校体育改革道路上要抓住重点,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
3 解决问题的策略
3.1 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与教师的地位的问题一直都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焦点,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处于主导地位的仍旧是教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但这丝毫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要在教师的主要的主导下再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3.2 加大宣传,转变态度
国家、社会、学校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及作用的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同时呼吁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学校体育事业,加大对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让经费问题不再是困扰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形成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
3.3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与水平过硬,热爱体育、重视体育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并且得到显著的成效。学校在引进人才方面要重视教师的学历和原始专业的查看,使其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要重点引进和培养正在成长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尽早成为今后的教学的主力军;其次学校要定期组织在职教师培训,对在校任课教师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并把培训和考核的成绩作为一项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定的依据,把这项措施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使中学师资力量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3.4 重视体育课堂情境的创设,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遵守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改革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枯燥、无味的内容,加以一定的情境的创设,注入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好胜心。
3.5 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思想
通过宣传等手段,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的培养要从小、从学生时代开始,通过学校体育课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梁.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间接社会成因问题的分析[J].CFJD收录刊,2008.1.
[2]黄国明.中学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7.18.
[3]王仕刚.浅谈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J].安徽文学,2007.2.
[4]夏肖森.中国新田农村贫困地区中学学校体育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