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一起与乘坐公交车有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

来源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rminor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大数据技术支撑,查明重庆市一起公交车内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链。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病例行动轨迹比对、监控录像分析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开展调查,采集呼吸道和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结果此次聚集疫情共发现3例病例,其中重症肺炎2例,普通肺炎1例,均治愈。病例1为湖北武汉输入,发病当日与病例2同乘公交车30 min,期间病例1取下口罩10 min,病例2未戴口罩,病例3为病例2共同居住生活的家人。病例1和病例3为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例2连续4次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第4次同时采集粪便标本核酸阳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强,公交车等密闭空间传播风险高,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粪便标本是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另一生物样品。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87起由密切接触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序列间隔,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2月湖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病例资料,根据原发病例与续发病例的发病时间,采用中位数方法估算序列间隔,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代际关系、原发病例不同发病-隔离时间段的序列间隔的差异,描述2起序列间隔为负值的聚集性疫情详细信息。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位序列间隔6 d,四分位
文章系统梳理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收集了国内外典型案例,从重点内容、评价对象、评价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7个目标层、23个准则层和34个指标层组成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2019年城市体检试点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实践证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成果,能够客观展现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部分指标在数据获取、评价
为推动空间治理现代化,文章结合成都自然地理格局特征和城市发展趋势,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评估框架、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技术手段、评估方法以及成果应用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创新,以期挖掘成都空间治理的个性化特征、精准匹配空间治理的对策建议,实现体检评估机制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常态化和专业化提供更多的参考。
目的分析天津市某镇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并对该疫情运用的新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COVID-19确诊、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对本起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RT-PC
目的分析上海市青浦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指示病例)的密切接触(密接)者筛查情况,探讨肺结核患者密接者的有效筛查模式。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自2016年6月—2020年10月在上海市结核病报告系统中登记的652例户籍指示病例及其1 169例密接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对密接者的筛查模式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流程对青浦区户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接者进行症状筛查,筛查人数为指示病
目的了解新罗区学校肺结核疫情特点,为制定密切接触者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2020年新罗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密切接触者的肺结核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年共发现学生/教师肺结核46例,男女性别比1.1∶1;38名学生以高中/中专和大学为主(89.5%)。发病无明显季节性。46例病例均为散发,以转诊/健康体检(各26.1%)和主动就诊(21.7%)居多,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高等学校一起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调查处置过程,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根据《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开展学校疫情处置和密切接触者筛查,根据病例发病时间轴和宿舍床位分布等资料判断疫情流行病学关联性,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及耐药预测。结果 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江苏省某高等学校发生一起结核病疫情,共确诊肺结核患者43例,罹
会议
乡村教师污名化形象即乡村教师蒙受污名后呈现的一种消极刻板的样貌。本文以个案访谈法对与乡村教师密切相关的他者(社会民众和学生)及乡村教师自身两大群体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并分析资料,深描乡村教师形象。研究发现,现实中存在他者对乡村教师形象的公众污名和乡村教师的自我形象污名,且公众污名衍生了自我污名。这一污名化形象不利于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及其专业发展。因此,应积极寻找策略,有效解构乡村教师的污名化形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