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我的“不合时宜”命中注定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已经养成了不分青红皂白的高效率,对文学作品的要求竟然也是同样,以至于形成惯性思维。
  大部分读者是因小说认识池莉的,人们会谈起她笔下的武汉街头,以及那些鲜活的市井人物。
  池莉的名字与文学界的新写实主义相联系,成了20世纪80年代后女性写作的重要标识。自1990年以来,池莉的作品深受青睐,而《来来往往》等作品被影视改编后,池莉更为广泛地被大众所熟知。
  2016年夏天,池莉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诗集,《池莉诗集·69》,收录了69首个人诗歌作品。有评论者认为:“这些作品里,有作为女人、母亲、爱人、写作者、个体生命的私语和诗情。充满了丰富的物象和想象,植根于日常生活,又时不时遨游在午夜梦回的灵魂飞地;既有楚辞的大胆浪漫,又有女性的摇曳多姿。”
  池莉说,自己身上有种“不合时宜”的特质。她是末代知青出身,却迟至2000年才发表了第一部知青题材作品《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而非伤痕文学热门之时;她自幼爱诗,却迟至2016年才第一次出版诗集,而非诗歌最热的20世纪80年代。
  “我们太热闹了,太追潮了。”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池莉表现出快人快语、不惑不惧的直爽。
  创作中,池莉用这份“不合时宜”的冷静剖析着现代生活。现代生活物象和日常情景,如“智能手机”和“高跟鞋”,皆被池莉自如地放进了诗中,在《池莉诗集·69》第一辑“现在”里,出现了这样的诗歌题目:《连看电影都不解乏了》《总是路上堵车了》。
  “现实生活永远需要更贴切的表达,这是我每天醒来就会有的意识,也是每逢下笔的清醒意识。”池莉说。在池莉的写作里,没有对文学式样的偏好,只要哪一种式样更适合表达的贴切,她就选择它。
  灵魂出窍,鬼使神差
  《瞭望东方周刊》:这是你第一次将诗歌作品结集出版。马拉美说:诗歌是舞蹈,散文是漫步。你怎么定义诗歌?作为作家,你如何保持语言的纯粹和轻灵?
  池莉:“在某些瞬间某些灵魂出窍某些鬼使神差的文字现身手指”——这就是我对诗的定义。
  马拉美作为19世纪法国诗人,他的时间和地点,注定了他说什么。20世纪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认为诗歌是“嚎叫”。葡萄牙当代诗人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则认为人与诗句应该“怀着夏日母性的心肠/成为一棵树”等等。不同时空的诗人都会有自己对诗的理解和阐释,都很美妙,都值得我们去悉心阅读。
  我正是通过不断地大量阅读和写作,保持自己的个性语言,同时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更加符合自己母语的精妙表达。
池莉

  《瞭望东方周刊》: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两位女演员朗诵了一位巴西诗人的诗作《恶心与花》,随后该诗引起了热烈讨论,你如何看待此事?
  池莉:我当然很开心。还记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在圈内开玩笑,建议朗诵唐诗宋词,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或“大江东去浪淘尽”,被嘲笑得一塌糊涂。我觉得这次里约奥运会为我出了一口气。多年来,国内读者对文学诗歌的热情,一般都是靠外国作品或诺贝尔文学奖来激发,这次也不例外,不是新鲜事。但无论如何,能够热烈讨论一首诗,总是大好事。
  文学写作不是新闻报道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创作似乎并没有“高效”地回应文坛热潮,而是打了一个时间差,这是一种“不合时宜”吗?
  池莉:文学写作是透视、沉思与审美,不是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我的写作视线何时聚焦成像、作品何时瓜熟蒂落,题材与书写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比如二战题材,全世界的作家们至今还在写。
  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让我再一次佩服我们中国人的高效率。我们已经养成了不分青红皂白的高效率,对文学作品的要求竟然也是同样,以至于形成惯性思维。总是有人这么对我说:我们公司做得很好,我们乡做得很好,我们的产品已经走向世界了,请你来体验一下生活,给我们写个小说。我哑口无言。我的“不合时宜”命中注定。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小说中塑造的角色,哪一个与你本人最为相近?
  池莉:你觉得哪一个像我都可以。如果要我告诉你,那么我在我的小说中是粉身碎骨的,每个小说中都有我的一点点,都没有很多。
  《瞭望东方周刊》:在中外文学史上,你有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吗?
  池莉:中国文学史严重不全面,又严重不真实,太多以讹传讹了,导致我不喜欢中国文人。不过喜爱的作品却很多,没有“最”,都同样喜欢,从《诗经》到屈原的《九歌》,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元小令,从明清小说到民国杂文,正如我喜欢玫瑰也喜欢牡丹,喜欢梅花也喜欢桂花,还喜欢芦苇和青草。
  外国文学史的问题在于,我外语不好,不能阅读原文。通过翻译与介绍吧,一是盲人摸象,二是有许多误导,导致我不知道应该喜欢谁。不过喜爱的作品也是很多,也是没有“最”,也是都同样喜欢。
  我倒是很纳闷这个提问:一个人,特别是作家,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怎么可能只有一部呢?文学作品是百花园又不是金字塔啊。
  停止刷屏,读诗、静坐
  《瞭望东方周刊》:《池莉诗集·69》的宣传活动极少,这种“隐遁”是一种选择吗?有趣的是,很多自媒体公号都自发地引用了其中的诗句,你是否留意过?
  池莉:是的,我注意到了,这些自媒体与民间热爱我作品的读者,很给我鼓舞。现在的宣传大都流于“装”和“假”,为洁身自好,是的,我自愿选择隐遁。
  我的静心已经不需要使劲去办,静心就是我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
  第一,天生如此:我从小就讨厌急躁热闹起哄。   第二,通过经历顿悟: 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忽然回眸一瞥,奋斗人生的艰难坎坷、得失轮回皆清晰可见,只觉得一颗心咯噔落下,踏踏实实了,从此自绝于文坛江湖,把所有心思和精力,全部集中于自己身心,修补自己的生命缺陷,建设自己的生命本源。
  其实也不那么难,对于一个成名作家,只要不怕被冷落和遗忘,就不容易浮躁了。
  《瞭望东方周刊》:研究表明,碎片化的手机阅读使人的注意力分散,加重焦虑。你会有被裹挟进碎片化阅读的时刻吗?在嘈杂和焦虑中,该如何保留一息尚存的诗意?
由池莉小说《生活秀》改编的同名电影剧照

  池莉:就算是大面积流行病,也会有人拥有免疫力,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不存在碎片化阅读。沉迷于刷屏、沉迷于物质、沉迷于拜金、历史也曾沉迷于鸦片——当一个族群没有了精神追求,就容易麻木,麻木了就容易沉迷,我们这个族群已经丧失自我意识千百年了。
  保存诗意的办法说难很难,说易也易。日常生活中不妨偶尔试试:停止数钱,停止刷屏,停止打麻将。读诗,静坐;静坐,读诗;读诗,静坐——你会有惊喜的。我们太爱热闹了,太追潮了,被太多垃圾拥塞大脑了,别说保不住一息尚存的诗意,我看保住一息尚存的健康呼吸都难。
  《瞭望东方周刊》:听闻最近你惊异于男女老少都在引用“生活还应该有诗与远方”。网络语言的流行,是否在某种意义上统一了人们的表达方式?
  池莉:我只能遗憾地说,中国连网络语言都更有自己的性格脾性。现在年轻人对于网语的创造和运用,尽管很有才,却也更凌虐,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然后造成男女老少众口一词千人一面趋之若鹜,人人都以会说同样的网语为时髦。我承认一再被惊呆。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癌症晚期青年、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学徒,上来都称呼我“亲”时,我何止被惊呆,我崩溃!俨然在疯人院。
  《瞭望东方周刊》:很多文学青年借由媒介的改变寻找到了文学上升路径,他们可能运用自媒体发表自己的作品,而不必依赖文学期刊的认可。在新的媒介条件下,有志于创作的后来者如何能够顺利成长?
  池莉:文学作品可以从竹简刻字到羊皮纸卷书到钢笔书写到电脑打字,可以从手抄本到口口相传到印刷出版到电子网络,历史在进步,工具在进步,发表形式自然会不同,这个极其正常,不必纠结。最关键在于文学作品是否能够表达作家个人智慧和人类灵魂,有志于文学写作的青年们,也要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才能够顺利成长。
  有志于创作的后来者,其实还是需要静心写作,需要埋头写作,管它冬夏与春秋。唯有这样,才能够出好作品。至于出了好作品会不会红?这可是不一定的。我建议,把红不红交给命运吧。
其他文献
因季节天气变化产生的情感障碍或情绪失调,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综合征”。  “最美的季节来临!”很多人最近常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这样的图文。的确,秋季温度舒适、秋高气爽,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但秋季也是万物开始慢慢凋零的时节。“秋风秋雨愁煞人”,不少人的心情也随之惆怅哀凉,从而产生悲伤、迷茫、孤独和无助之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  古人悲秋的诗句非常多。屈原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操有“秋
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态将把房贷利息、二孩、养老等因素纳入个税综合计征抵扣范围后,近日又有传言称,以房贷利息作抵扣的个税改革将在全国推广,且规定时间为一年左右。  下一步个税改革该怎么走?如何避免个税沦为“工薪税”?个税改革会否简单止于起征点调整?房贷利息抵扣个税会否助推房产泡沫?避免沦为“工薪税”,重在改税制  刘晓敏(江苏省基层税务人员)  当前居民收入结构已发生较大改变,单纯提高工薪所得“起征
要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要为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寻找答案  好莱坞大片中,常常上演地下飙车的刺激场景。与供水、供热管线不同,上演这些场景的地下隧道颇为宽敞,但它的功能却并无不同。  这些地下隧道名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也称综合管沟或共同沟。综合管廊将以往直埋的市政管线集中放入其中,并设置专门的配套系统,按照实际需求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并进行后期运营管理。它具备诸多直埋管线没有的优点,因此,综合
在高彦辉办公室外悠长的走廊上,悬挂着多幅全国各类地方病的分布地图,地图上的绿色区域代表已控制病区、红色区域代表未控制病区。多数地图中,红色区域明显多于绿色区域。作为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几十年的朝夕相对令他闭上眼睛也能背得出地图上的内容。  和彩色地图搭配的是黑白色调的病人照片。照片的主角多为老人和儿童,内容几乎一致:呆滞的眼神、残缺的牙齿、畸形的骨头、消瘦的身躯。  “
不模仿,只坚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台湾电饭锅逆袭的秘诀  大陆游客在日本“爆买”电饭锅的同时,台湾产的电饭锅(台湾叫“电锅”)却悄无声息地大举进入了日本市场。  2015年5月,我在大阪市中心的一家购物中心碰到正在举办的台湾精品展,里面有一款电饭锅模样的小家电正在热销。我仔细一看,它不但真是电饭锅,而且酷似日本东芝1955年投放市场的世界第一款电饭锅。  台湾人凭着50多年前的第一代技术,为什么能
2014年6月的一天晚上,王静从北京苏家坨镇同泽园东里小区看房结束,坐上21点钟最后一趟“回城”的968公交车时,心情颇为复杂。  路边工地上耀眼的灯光照着雨后大大小小的积水坑,甚至还有蛙声此起彼伏。这与同一时间的北京城内情景大不相同——那里喧闹的都市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这让王静想起春节后在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则新闻,“农村女生毕业后京郊买房,家人称绕一圈重回乡下”。相比故事中的主人公,王静笑称“人
只要是涉及到真实性的领域,都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更好的改造  内蒙古的羊肉质优味美,可因无法让消费者相信这产自内蒙古,很多只能卖每斤14元。而采用区块链技术后,产自内蒙古的羊肉从养殖到运输再到上架,所有信息都会记录跟踪下来,供应商和销售商都无法篡改,价钱能提高到每斤40元。2016年6月,由万维网联盟(W3C)举办的“区块链与网络研讨会”在麻省理工学院举行。开发者展示区块链技术和应用  不久的将
最近,中央连续“点名”基层干部。中组部日前发文说,要在“七一”前夕于全国范围内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除此之外,更值得关注的看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舟山考察期间与村民座谈,提到村干部时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基层。十八大后,中央对基层的重视可谓空前。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党,首先看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与
2014年12月18日,四川省西充县某村,在通往坤坤爷爷家的马路边,村民们在远远地围观  2014年12月22日,冬至,杜聪一行人从成都出发,坐了三四个小时大巴车,到山里看望坤坤和他的爷爷奶奶。  这次行程的启动源于媒体报道的一份村民驱赶坤坤的联名信。虽然“联名信”事件后被证实是个别媒体人“促成”,但四川省西充县8岁艾滋病男童坤坤的困境,成为2014年底的舆论焦点,艾滋遗孤的生存状态也再次引起关注
全科医生在中国还是个新名词,相关制度的建立仅仅开始于两年前。2011年6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时至今日,中国仍在努力“整编”出一支全科医生队伍,以应对越来越重的医疗压力。  在国外,全科医生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半边天”:全科医生们所受的训练和经验使之能够从事内外科等若干领域的服务;必要时,全科医生也适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及专科咨询,为个人及其家庭提供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