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城县是陕西省渭南市瓜果蔬菜生产大县之一,年总产量达8亿公斤,总产值超过6亿元,瓜果蔬菜已成为县域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近两年来,蒲城县工商局在渭南市工商局的直接领导下,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本县农村经济的实际特点,不失时机地抓好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立足工商部门职能。以经纪人队伍发展为切入点,创新登记监管机制,加大培训和服务力度,使全县900令人的经纪人队伍活跃在农村经济的第一线,成为一支整体素质高,经营实力强、业绩突出的中介组织力量,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快速发展,确保了全县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顺利销售,也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县工商局也为全市的“经纪活农”工作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受到省、市工商局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也受到了当地群众和外地客商的高度评价。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蒲城县瓜果蔬菜等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销售就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大问题,对此,蒲城县工商局积极推进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和培育工作,在摸清全县农村经纪人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县局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市场规范股牵头,基层10个工商所配合,对全县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规模、分布区域、行业特点,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摸排和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行业特点,及时研究对策,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以龙阳、龙池,党睦等乡镇瓜果经纪人相对集中的辖区为示范点,以培育和发展运输,储藏、加工、信息咨询服务和农业科技等几种类型经纪人为重点,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先后制定了《经纪人行为规范》,《经纪人活动八不准》等行为规范,编印成册,免费发放到全县每一个经纪人手中,还通过以会代训,分级培训、技术讲座等形式,对经纪人进行了市场管理、市场营销,《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全面培训,总参训人数达1300人(次)。
二、加大登记监管度,依法规范经纪人的经营行为。
针对农村经纪人经营季节性强、地点多变、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蒲城县工商局不断加大对经纪人登记监管和动态巡查的工作力度,依法规范经纪人的经营行为。为了有效制止和坚决打击地下黑经纪人和二道贩子,切实维护广大瓜农、果农和外地客商的切身利益,他们首先从经纪人的登记工作开始抓起,经过村,组、工商所、县工商局申报和严格审查,对具备经纪人经营条件的,发给经营上岗证,通过制度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经纪人的经营行为,做到日常巡查,田间地头动态全程监管,建立健全了经纪人书式和电子档案,并对经纪人经营活动实行定期监督检查,通过公告栏,及时对经纪人良好的行为信息和不良的行为信息进行公示,还在龙阳、龙池,党委等乡镇制做了32块经纪人公示牌,既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又方便了广大瓜农、果农和客商的联系,同时,对那些坑农欺客,欺行霸市、短斤少两的黑中介组织活动予以坚决打击,从2007年以来,先后查处以次充好等欺商案件6起,调解合同纠纷案件12起,为客商和农户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
三、加大经纪带头人培养,打造守法诚信蒲城人品牌。
通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蒲城县农村经纪人队伍已初具规模,除有数百名专门从事瓜果蔬菜销售执业的经纪人外,还有从事劳务,房地产、期货、科技、资信、交通运输等中介组织400余户。为了打造守法诚信蒲城人的品牌,县工商局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不仅使全县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也涌现出一批守法诚信的优秀经纪人,龙阳镇的张忠仁和东杨乡的姚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忠仁积极参加县工商局职业道德和法律培训,增强了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在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依靠自己的诚信服务和广采信息,经纪生意如日中天,年销售西瓜,酥梨等瓜果5000余吨,销售额达2亿多元,客商遍布全国各地,还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60余人,姚涛依托经纪闯市场,于2004年成立了金辉果品冷库,其果品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每年出口贸易8000余吨,创汇30万美元。
四、加大服务扶持力度,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为了最大限度地为经纪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县工商局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全县经纪人实行免费培训,免费登记发证、免收管理费,仅2008年,县局在经纪人培训,宣传材料、印制各种制度牌及公示牌等方面就投入资金两万余元,针对经纪人经营季节性强的突出特点,在登记上大胆创新,积极为经纪人提供政策支持,通过逐级审查,最后报县工商局审批,确认经纪人的合法经营资格。与此同时,加大服务力度,对经纪人在中介服务过程中引起的合同纠纷案件及时受理,限时办结,四川成都客商陈道成与龙阳一瓜农签订了22吨的西瓜收购合同,当时交了2000元订金,因受汶川地震影响,合同无法履行,客商感到无助和为难,后在当地工商所的调解下,取得瓜农理解,退回了客商的订金,客商专门制做了锦旗表示感谢。此外,县工商局还免费为全县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了营业执照,使各个中介组织联合起来,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并将全县瓜果蔬菜推向国际市场,
蒲城县工商局以红盾的力量,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蒲城县瓜果蔬菜等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销售就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大问题,对此,蒲城县工商局积极推进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和培育工作,在摸清全县农村经纪人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县局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市场规范股牵头,基层10个工商所配合,对全县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规模、分布区域、行业特点,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全面摸排和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行业特点,及时研究对策,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以龙阳、龙池,党睦等乡镇瓜果经纪人相对集中的辖区为示范点,以培育和发展运输,储藏、加工、信息咨询服务和农业科技等几种类型经纪人为重点,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先后制定了《经纪人行为规范》,《经纪人活动八不准》等行为规范,编印成册,免费发放到全县每一个经纪人手中,还通过以会代训,分级培训、技术讲座等形式,对经纪人进行了市场管理、市场营销,《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全面培训,总参训人数达1300人(次)。
二、加大登记监管度,依法规范经纪人的经营行为。
针对农村经纪人经营季节性强、地点多变、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蒲城县工商局不断加大对经纪人登记监管和动态巡查的工作力度,依法规范经纪人的经营行为。为了有效制止和坚决打击地下黑经纪人和二道贩子,切实维护广大瓜农、果农和外地客商的切身利益,他们首先从经纪人的登记工作开始抓起,经过村,组、工商所、县工商局申报和严格审查,对具备经纪人经营条件的,发给经营上岗证,通过制度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经纪人的经营行为,做到日常巡查,田间地头动态全程监管,建立健全了经纪人书式和电子档案,并对经纪人经营活动实行定期监督检查,通过公告栏,及时对经纪人良好的行为信息和不良的行为信息进行公示,还在龙阳、龙池,党委等乡镇制做了32块经纪人公示牌,既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又方便了广大瓜农、果农和客商的联系,同时,对那些坑农欺客,欺行霸市、短斤少两的黑中介组织活动予以坚决打击,从2007年以来,先后查处以次充好等欺商案件6起,调解合同纠纷案件12起,为客商和农户挽回经济损失18万元。
三、加大经纪带头人培养,打造守法诚信蒲城人品牌。
通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蒲城县农村经纪人队伍已初具规模,除有数百名专门从事瓜果蔬菜销售执业的经纪人外,还有从事劳务,房地产、期货、科技、资信、交通运输等中介组织400余户。为了打造守法诚信蒲城人的品牌,县工商局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不仅使全县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也涌现出一批守法诚信的优秀经纪人,龙阳镇的张忠仁和东杨乡的姚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忠仁积极参加县工商局职业道德和法律培训,增强了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在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依靠自己的诚信服务和广采信息,经纪生意如日中天,年销售西瓜,酥梨等瓜果5000余吨,销售额达2亿多元,客商遍布全国各地,还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60余人,姚涛依托经纪闯市场,于2004年成立了金辉果品冷库,其果品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每年出口贸易8000余吨,创汇30万美元。
四、加大服务扶持力度,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为了最大限度地为经纪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县工商局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全县经纪人实行免费培训,免费登记发证、免收管理费,仅2008年,县局在经纪人培训,宣传材料、印制各种制度牌及公示牌等方面就投入资金两万余元,针对经纪人经营季节性强的突出特点,在登记上大胆创新,积极为经纪人提供政策支持,通过逐级审查,最后报县工商局审批,确认经纪人的合法经营资格。与此同时,加大服务力度,对经纪人在中介服务过程中引起的合同纠纷案件及时受理,限时办结,四川成都客商陈道成与龙阳一瓜农签订了22吨的西瓜收购合同,当时交了2000元订金,因受汶川地震影响,合同无法履行,客商感到无助和为难,后在当地工商所的调解下,取得瓜农理解,退回了客商的订金,客商专门制做了锦旗表示感谢。此外,县工商局还免费为全县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了营业执照,使各个中介组织联合起来,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并将全县瓜果蔬菜推向国际市场,
蒲城县工商局以红盾的力量,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