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材料 提炼主题 体悟方法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t1990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Ⅱ卷第42题,大有历史新课程在核心素养下立意的色彩。它既为历史老师理解核心素养提供了典型案例,又反托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特别是典型案例的分析教学。因此,有必要聚焦这个典型案例,并由此举一反三,提炼出有效的优化教学的若干原则。为了深入探讨和分析该试题的相关机理与启示,特将试题呈现于后: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一、深入挖掘和解读试题的深刻内涵和解题机理
  该题玄妙之处和命题智慧在于以汉阳铁厂发展和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近代化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它要求学生结合晚清至新中国的时代背景及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对材料中体现的经济工业化进行解读,同时,将中国放入19世纪以来的国际大背景中加以考量,要求透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发现问题、提出观点。
  1.注重主干知识的整合与迁移
  该题属于开放式试题,要求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注重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然而,所有能力立意只有在掌握历史核心知识点基础上,才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命题理念,本题要求由一个近代企业发展案例,联想现代化的诸多启示。通过汉阳铁厂的发展历程,学生必须联想到近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企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等史实。同时由经济现代化迁移向政治和思想现代化的相关史实,拓宽思路和方向。这样学生心中有史料,有“料”才有底,有“料”才能充实自己的观点。
  2.蕴含学科素养的考查
  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考试大纲中强调“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题要求学生具备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素养。通过汉阳铁厂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企业发展要注意科技创新,这是对唯物史观的考查,即实事求是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理论。材料中多个时间点汉阳铁厂的变化,中国从英国预定机炉等史实,是对时空观念的考查。学生通过这则近代企业发展材料,整理有效信息,形成自己观点,辨析、回顾近现代相关史实进行取舍,运用史料考证自己观点并进行历史解释,由此考查其史料實证和解释。近代仁人志士为求富强所表现出的强大毅力,激励考生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开拓进取,这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3.关注时代热点和现实价值
  此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历史的现实意义,非常接地气。一个汉阳铁厂的变迁,反映近代中国工业的变迁,也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的巨变和中国人民在求强求富的道路上不断奋斗的精神,增强考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新时代民族主义的体现。通过科技对汉阳铁厂发展的影响,让学子心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还原历史学科的本真,发挥“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这是历史的现实价值。
  二、基于试题蕴含的指向性探讨对该类试题进行有效教学指导
  2018年全国卷Ⅱ卷第42题对高中历史的教学和复习具有启示,下面是我们从该题的解析中获得的几点体会。
  1.把握“微观-宏观-微观”的机理
  近年来全国卷第42题,多从一个经典个案的材料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论点并进行论述。对学生而言,最困难的就是阅读材料后发现问题,提出一个恰到好处的论题。所谓恰到好处就是论点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创新性,学生论述时能够轻松做到有理有据。所以我们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由微观史实中提炼宏观结论,再由宏观结论回到微观史实来论证其论点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一课时,可以荣氏企业的跌宕与起源为明线,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暗线。1899年荣德生创办实业,1914-1922年荣氏兄弟成为“面粉大王”,1932年荣家发展达到顶峰,抗战期间荣氏部分企业内迁,1946年荣德生被绑架,再到建国后荣氏企业成为红色企业。学生通过材料可以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或民族实业家的奋斗救国精神,还可以看到在特定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艰辛。而在论述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以史实为依据对论点加以说明性实证。这就需要我们再从宏观结论回到微观史实,如我们在复习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这一单元时,学生应该能够体会到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多样性特征的宏观结论。但这一特征又如何印证,学生就需要回到这一单元英美德法等国政治制度微观史实中去:从政体来看英美法德等国差异明显,有君主立宪,有民主共和;从权力中心看有议会、皇帝、总统等差异。这样对具体历史史实的辨别、分析、解释,才能真正地得出结论。
  2.激发“实证、联想、探究”的精神
  我们在历史课堂的教学和复习中,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思想,激发他们探究精神。一是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去分析各种史料,让学生思考:这些史料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利益和背景? 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加以叙述的全部依据吗?[2]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合作探究,通过几人合作交流的方式,阐明各自的观点和依据,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史实,规范提升语言能力。三是师生探究,如今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多样,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那么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激烈地探讨,当然需要在探究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史料辨别等作出引导。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史料辨别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3.关注“营养、学养、素养”的培育
  李惠军老师在为我们进行专业培训时一再强调:“主张,历史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发掘历史教材中的‘营养’,以丰富的历史‘营养’哺育学生厚重的‘学养’,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考试改革的重要风向标,它要求学生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就全国卷高考42题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而言,需要我们在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时空观念、历史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融入历史课堂。例如复习中国经济现代化时,纵向上需要以时间为序从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等时间段总结近代化阶段特征,空间上可以就内地和沿海、中国和西方进行对比教学,明确近代化的地域差异。而在分析甲午战败的原因时,给出两国民众对政府的态度的材料“中国民众对国家的淡漠心态,日本民众将国家命运和自己命运捆绑在一起”。让学生对史料进行真伪辨析,就因果关系作出解释,作为实证依据分析甲午战争结局。在讲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结尾时,我们可以由历史回到现实,以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实例展现我国的大国情怀、强国风采,烘托家国情怀。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提升论点的高度,论述具有现实价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上升层次。总之,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学生解答全国卷42题时,提出合理论点,论述理据充分,语言组织时序逻辑性强。
  三、探究指向高考服务专项训练的行文答题范式
  该类试题对答案行文有很高的要求——围绕主题、聚焦题眼、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等等。为此,笔者试图解决该类试题,在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中,尝试提供一个相应的答题范式,以期抛砖引玉,以学同仁。
  1.时序性——行文之脉,以时空导引全文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春日江村五首》唐·杜甫)。时序是历史学科行文之脉。学生回答2018年全国卷二卷42题时,要根据试题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说明现代化启示。假设我们以“中国现代化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为论点,那就要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时序,择要逐条回答,以“经济”思路为例,就可以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各个阶段、一五计划、改革开放……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回答。这样行文,就自然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这个核心素养。
  2.阐释性——行文之体,以史实论证观点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上堂开示颂》唐·黄檗禅师)。历史阐释是历史学科的行文之体,要求注重回答问题的论证性特点,既包括在行文结构上按照论点、史实、总结的步骤答题,又包括分阶段阐释,或有机有序表述,注重结构完整性。以此题为例,行文时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论点如“科技是现代工业化的关键”,再用两个以上史实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在论述时也要分阶段阐释,以晚晴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为序,列举每一时期科技发展和工业化状况进行对应论述,这样行文,很自然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3.逻辑性——行文之魂,以因果理解历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二首》南宋·朱熹)。逻辑性是历史学科的行文之魂,要求行文时,注意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与历史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近代科技薄弱,自然现代化艰难;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就快速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这样行文,逻辑清晰,很自然的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4.系统性——行文之骨,以理性论证历史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偶成》宋·张轼 )。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行文之骨,要求行文时,注意思路的系统性、完整性。通过条分缕析,立体论证,而非片面偏颇,自陷窠臼,从而理性地解读历史。解答2018年全国卷二卷42题时,仍以说明“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为例,除了前述可从“经济”的角度论证外,还可以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角度论证。如,政治方面,近现代中国先后经历了君主专制——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等,历经曲折,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近现代中国先后经历了“向西方学习”——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前述概要论证,从不同的角度,系统性地对“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曲折性”进行了论证。
  5.辩证性——行文之精,以对比反思历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宋·苏轼)。辩证性是历史学科的行文之精,要求行文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正反纵横,辩证分析,对比反思,升华提炼,传递正能量,体现历史价值取向。再以本题为例,笔者依据材料提出启示“经济体制创新是影响现代化的关键”。论述此题时,我们可以从正反两面论述:违背时代的体制阻碍现代化的發展,顺应时代体制推动相现代化的发展。通过这样辩证行文,从正反两面印证论点,更具有说服力,体现出历史价值取向。
  总之,在回答该类试题时,把握好“五性”——时序性、阐释性、逻辑性、系统性、辩证性,以一个明确的主题(如2018年全国卷二卷42题中的“现代化”为主题),两三个典型的史实,按前述“五性”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并能辅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必定能够在高考场上轻松出彩,轻取高分甚至满分。诚如是,则琐文幸甚。
  【注释】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全国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63页。
  [2]陈志刚:《历史探究教学的特点刍议》,《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4年多来,安康市贫困人口由58.17万人减少到3.34万人,累计减贫54.8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5%降到1.3%。2019年,安康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196元增加到10475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今年实现了全域脱贫摘帽。  “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重要要求,围绕发展产业这个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坚持
最新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开篇就提出“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突出学科育人本质,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引导教师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的发展,把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实际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乃帮助学习者成长、进步、发展,健全人格和公民素养是其重点,人是目的,其他皆为手段。”[
“麻烦加微信,送您一台早餐机,截止到明天。”收到这条信息后,浙江龙泉的盛云(化名)心动了。  在加了对方微信后,这名“好友”将她拉到一个微信群,通过返利诱惑其刷单和跟随“导师”进行博彩平台投资,盛云被骗109万元。  接到报案后,浙江龙泉市公安局先后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涉案银行卡70余张。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反诈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浙江龙泉市公安局使出各种奇招反诈,通过网络、微博、微信
4月23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图书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呈上升态势。经测算,2020年全国阅读指数为70.45点,较2019年的70.22点提高了0.23点。  自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18次。据了解,第十八次全国国民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方燕  “现行收养制度存在收养条件过高,收养程序不完善,对收养人评估流于形式,对收养关系成立后的日常监督缺失等问题。”接受本刊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说。  两年前,方燕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履职第一年,她就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的议案作为第一份建言。围绕收养问题,她曾走访过多家福利院和很多失独家庭。 
自21世纪以来,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经历了由“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演进过程,有人形象地将其依次比喻为课程目标的1.0版、2.0版和3.0版。史料教学作为历史学科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必将在培养史学核心素养的新征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以高三二轮复习课《探秘明清白银帝国》为例,谈谈史料教学和素养培育的关系。  一、帝国的素裹银装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历史时期,首先要
大运河景观带  “从运河边生,在运河边长,这些年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它的变化。”今年51岁的曹云每天都会迎着朝阳和晚霞,沿着运河从泊头的南大桥散步到北大桥再折回。  京杭大运河河北—泊头段纵贯南北,穿城而过,全长36.3公里,自南向北流经王武镇、泊镇、鼓楼街道办事处、河东街道办事处、解放街道办事处和文庙镇共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沿线共30余个村居。  泊头将大运河视为“母亲河”,它因运河而
陪审制度是一种由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或非职业审判员为陪审官或陪审员参加审判刑事、民事案件的审判制度。[1]这种机制使得社会公众能够监督司法权的行使,确保司法公正。  高中历史教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介绍了雅典城邦的“陪审法庭”,《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又认为“古罗马的陪审制度对近代西方国家有重要影响。”由此引发的问题有些扑朔迷离:古罗马的陪审制度是不是与古希腊有明显不同?近代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
“前几天刚领到3月份的工资,每月5000元,不比外出打工低,还守家在地,能照顾家人。”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道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正忙著操作机器的机工李永安说。  60岁的李永安是尚义县下马圈乡正果村刚脱贫的贫困户,妻子常年患病,还赡养着82岁的老母亲,外出打工收入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虽然他家去年已脱贫摘帽,但仍处于返贫边缘。  李永安说,他前些年在包头市一家企业当机工,今年受新冠肺
“一块九,一块九……除偏远地区外,快递费用一公斤内低至一块九。”近日,一条关于快递物流价格便宜的视频刷爆了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人民的微信朋友圈。原因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菜鸟乡村农产品上行中心和共配中心综合体”在宜君县开始试运营,快递物流总费用明显降低,引起了宜君群众的热烈反响。  听闻快递费这么便宜,1月10日一大早,家住宜君县西园小区的程先生就拿着自家的一箱苹果到菜鸟物流中心寄给在宝鸡工作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