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最基本的基础教学,我们从这个阶段起就要抓学生的学习,从小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创新中进行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为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兴趣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创新能力
  兴趣可以推动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广大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只有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了兴趣,才会去独立地学习,才会去创新。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同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自己也要有创新的精神,不断去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创造思维
  新课改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去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育的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是我们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造火花。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活跃气氛,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格式。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中,我事先准备了道具:一束盛开的荷花。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下子都兴奋了起来。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去朗读课文观赏荷花全开、半开和含苞待放的形态,让学生进行描述。这样的教学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进来。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大脑勾画出某一个事物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对课文情节进行补描,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也可对文章细节进行拓展等,让学生据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思维的天空中尽情翱翔。教师在这里要多给学生鼓励,对学生进步要多表扬。逐步培养学生的一种兴趣,当学生有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会更好地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发掘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好奇心和好胜心,我们广大教师要抓住这两点。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设疑”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把课本知识扩展。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机制和科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表现创新的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语文的教学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我们广大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的好习惯,不断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提取素材,然后和课本联系在一起。我们真的不能把目光光停留在课本上。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的大自然却是无边际的。可以多让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去感知我们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我们与人交流都是用的语文知识,我们读报纸和看新闻都是在和文字打交道。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语文是非常有用的,而不是单单地应付考试。这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更新和创造,创新潜能得到了较好地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运用动作描写,激发学生创新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正是在言行中站立起来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绘:葛朗台死前独具特色的动作,范进中举后出人意料的疯癫,无不幽默风趣、入木三分。正如契诃夫所说的:“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语文教学的创新意识培养要从小的细节入手,我们的语文教学包括好多的内容,在主要的知识点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总之,创新是主体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的欲望,敢问、多思、主动创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民商法主干课程的学习中,注重的是构建理论体系。在完成理论体系完整构建的同时,还运用到模拟训练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具体的案例,这也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模拟教学法,向学生讲述民事法律纠纷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明确当事人的目标,并真实感受当事人的优势和劣势,通过模拟场景,融会贯通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在民商法主干课程中进行模拟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给学生不同的法律角色定位
【摘要】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且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的生动有趣,提高一节课的学习效率,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兴趣,灵活,幽默,互动,自学,热爱从以上六大方面是我这几年从教生涯中的体会。  【关键词】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幽默 教学语言 互动 情景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尤其是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在学习前没有任何的基础,因此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 生物比较法 教学模式 研究  所谓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即按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人类的认知规律,将原本复杂多样的生物特征、生命迹
企业人事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是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摇篮。企业人事管理必须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开展以为本的人本管理,借助现代化工具建立人事信息系统,采取长效激励机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所观课从沟通内容与形式、关照整体与局部、对接语文和生活这三个方面,对有效实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摘要】篮球运动从发明至今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传播,我国人民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远超于篮球事业发展的实际水平。为了培养更多与国际篮球运动接轨的新人才,本文以现行我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机制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中学篮球训练机制与竞赛机制的现状,利用金泰尔二维分类法,从基本功、心理素质和环境变化三个方面阐述中学篮球运动员训练方法。  【关键词】二维分类 篮球 中学生 培养机制  1 前言  1.1 研
六里现代生活园区是上海浦东新区面向二十一世纪高质量的生活园区,日前已正式破土动工。 这是浦东新区目前规划面积最大的现代居住示范区、社会发展试验区,六里现代生活园区
【摘要】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上好高中物理课,课前还是要做足功课的。笔者就以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为例,从 “五备”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  【关键词】五备 高中 物理课  一、备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规律之后安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加强了
自纳吉布拉政权倒台以来阿富汗出现了群雄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阿富汗人民和国际社会都希望阿各党派捐弃前嫌,停止冲突,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争端。不幸的是从阿富汗传来的消息
本文借鉴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管理工作,浅析了如何进行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管理,提出从建立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