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阅读--讨论--解惑--探索”四课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阅读课;讨论课;解惑课;探索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依靠教师的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使语文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在新课改下进行语文教学应该和传统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新课改倡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笔者在初中语文课教学中,初步尝试了“阅读--讨论--解惑--探索”四课型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以主人姿态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
  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
  第三,单元小结及写小论文。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每单元的知识序列纵横结构,写出学习每一个单元的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初步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学好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其他文献
利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定量PCR技术分析新生小牛血清培养和无血清培养的人脑胶瘤细胞株U251的基因表达,发现血清对细胞周期正调控基因cdc2基因和PCNA基因的表达有激活作用,而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它的科学性、先进性、生动直观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它将为当代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无疑是改进教学手段的一种突破性尝试,它具有集声、像、动画、文学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并能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体现了富教于乐的效
摘 要: 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班级中实施小组合作管理是新时期教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摘 要: 班级 小组合作管理 演讲过程  一、小组合作管理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班级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当时他认为要系统地管理好班级,对班级成员严
本文叙述了城市加气站现状及加气站规划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城市天然气汽车加气发展预测、加气站需求量及类型选择,并提出加气站用地规划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多,而在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建筑施工管理是保证建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试管婴儿、克隆人等无性生殖手段给人类自由选择生育方式带来了极大自由,试管婴儿技术的进步,给那些不孕不育的人们提供了实现生儿育女梦想的机会。胚
2014年7月28日-29日,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北中华文化学院)迎来了了由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山大学公事汪铭生率领的“南台湾社会菁英北京研访团”一行,来
期刊
期刊
建筑市场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注定了建筑市场要与经济存在紧密联系.本文从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出发,思考分析了民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和建筑经济效益提高的具
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使高职建筑装饰类专业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实训基地建设无法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学校和院系应依据该专业背景,认识到建筑装饰类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