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随访管理平台的居家自我管理模式在直肠癌taTM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结直肠肛门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bby_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云随访管理平台的居家自我管理模式在直肠癌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胃肠疝外科行taTME的93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云随访管理平台的居家自我管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肛门功能【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量表】及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问卷(EORTC QLQ-C30)】。结果 干预前,两组ESCA评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各维度评分及总分)、LARS的严重程度及EORTC QLQ-C30评分(功能维度、症状维度、单项测量项目、总体健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LARS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EORTC QLQ-C30的功能维度评分,症状维度评分,总体健康水平评分及单项测量项目的便秘、腹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单项测量项目的呼吸困难评分、食欲下降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经济困难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云随访管理平台的居家自我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直肠癌taTME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文章以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关于韩国音乐文化的文献为基础,对这些文献进行了计量可视化研究,以期整理我国学者对韩国音乐文化发展研究的现状,探析现有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新的方向和可行性参考。
文章首先阐述了“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选取,然后论述了“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包括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思路、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案例。
阅读作为语言学习中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其学习成效与歧义容忍度存在一定关系。研究表明,具备一定程度的歧义容忍度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应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陌生的、模糊的语言现象,提高阅读效果。在阅读过程中,与歧义容忍度紧密相关的一个因素是阅读策略。能够良好运用阅读策略的学习者往往具备更高的阅读效率。在二语习得领域有诸多关于歧义容忍度和学习策略的研究,覆盖听力、写作、词汇、口语、阅读以及语法等各层面,而具体
教育改革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出巨大改变,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出新”,切实让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并让学生产生新体验,以此来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扎实学生知识根基。与此同时,也对学生的多项品质培养寄予厚望。在力求课堂“出新”、学生品质健全的视域下,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阐述与分析善用热点题材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良好策略,希望所提出的观念、策略解决相关教师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需要教学数据价值分析思维和方法的革新,文章分析高职院校教学文档数据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基于信息化技术构建教学文档数据化及价值分析体系,以一个教学文档为例,对其中的教学数据进行应用实践,分析其数据价值,支撑教学管理决策。该应用实践具有可推广性,能有效促进智慧教育发展。
随着媒介融合背景的不断加深与Web 3.0时代的逐渐接近,以社交媒体、网站、客户端为平台的“串式新闻”日趋火爆。这种传播形态已经构成了社交媒体中新闻传播最有效、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探究“串式新闻”的新定义与新应用场景,以“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和2021年最新的案例为基础,分析“串式新闻”的特点,并对与之相近的两个概念——“迭代新闻”和“层式新闻或
期刊
选取三种性能差异较大、有代表意义的依兰精煤、太西无烟煤和四川无烟煤为原料 ,通过适当地调整工艺参数 ,在实验室生产出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活性炭 ,这表明煤基活性炭具有较广泛的原材料煤适应性 ;试验证明 ,原料煤的性质不同 ,生产出的活性炭有不同的孔径分布和吸附特点。
本文参考熊彼特创新理论与麦肯锡创新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创新全链条角度,借助于大数据技术,首次建立了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重的我国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总体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模式创新能力三个维度对我国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科学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针对反渗透隔膜增压泵的振动噪声问题,应用消声室、振动测试平台,以400G大通量四腔室反渗透隔膜增压泵为研究对象,通过额定工况下的噪声测试、变转速激励振动测试以及2.5°,2.8°,3.0°三种不同偏心轮角度下的振动测试,获取反渗透隔膜增压泵振动噪声信息,并开展频谱分析、特征比对,结果表明:设备噪声声压级最大位置位于出口端,为45 dB;反渗透隔膜增压泵运行状态下振动及噪声优势频率的中心频率在4倍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