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宜性”及其伦理意义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z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宜性"是亚当·斯密一个具有独特话语意义的词汇,是对人的行为(包括经济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的伦理尺度.人类社会以"合宜性"为标准,通过"公正的旁观者"对他人和自我行为的道德评价来维系整个社会在伦理观念中的"一致的估价",从而调和利己主义与同情心的矛盾,实现"自我赞同"向具有合宜性的"社会赞同"的过渡."合宜性"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有着深刻的个体自我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而其中的关键是通过体制改革,以法制来保证民主。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集中体现在他对体制改革起点
代际公正和代仙公正是可持续的代名词,与一般的消费行为相比较,可持续消费具有公正性、系统性、动态均衡性和社会效率性的特征;消费行为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主要根据消费行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