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行旅:在被骗与不被骗之间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尔各答街头市集

  我在印度旅居近十年,始终抓不准被骗与不被骗之间那条隐微的界线。这条界线不仅关乎荷包,更关乎为人处世:没能及早发现被骗,觉得自己笨;然而发现人家本心纯正,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多疑,觉得自己可耻。前后两相比较,我还真不知道哪个自我感觉更加不良好。

行乞不是骗钱


  每位计划到印度旅行的人,都会做好被骗的心理防备:杀价至少先砍一半、不与路人说话、不让陌生人帮忙拿东西、计程车一定要在政府的预付窗口叫……更有人叮咛,印度嘟嘟车司机为了做生意会紧追不舍,走路时记得与车流反方向,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得逞。
舊德里城拥挤的街头

  记得第一次到印度旅游时,我紧张得像头刺猬,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好似与人说上两句就会被骗似的,行走也必与车流逆向。过度紧张加上水土不服,我整日窝在麦当劳里一面吃汉堡一面跑厕所,在美丽的古城斋浦尔,我对那间麦当劳最有感情。
  在当地生活好几年后,我才逐渐卸下武装,稍微放松,接受即使是当地人也偶尔会被骗的现实,也逐渐放开享受当地的风情与美景。
  在被骗与不被骗之间,有件事是肯定的:要钱不是骗钱。印度行旅总免不了遇见乞丐,我时常在路口看见抱着婴儿的妇女,或是穿着破烂的小孩。每逢红灯车辆停下时,他们穿梭其间,一面拍着车窗,一面手指并成一个圈指着嘴巴,要你给他们吃饭钱。我也时常见到在路边乞讨的老人家,像是约好似的,每天在差不多的时间出现在同样的地点。
  关于施舍,我有自己的原则:不给小孩,不给年轻人,给老人。有段时间遭遇变动,心情不安,我莫名地锁定了桥上一位非常老的奶奶,每次路过都给她10卢比。她又瘦又小,总是低头蹲坐,披件咖啡色毛毯,瘦弱的右手掌向上垂摊着。我把10卢比钞票放到她手中,她有时会抬头看我一眼,有时只缓缓地将钱收进怀里。
  我逐渐将老奶奶当成土地婆,给钱时心中默许愿望,竟也因而获得平静,隐隐感到灵验,钱越给越多,从10卢比、20卢比到50卢比。老奶奶成了我的迷信对象。有次眼见快下雨却没带伞,我跟朋友戏称,我的老奶奶很灵,给钱许愿就不会下雨。结果,那次我真没淋到雨。
  还有一种乞讨者,遇到她们我非常乐意打开荷包。她们叫海吉拉(Hijra),是印度当地的跨性别群体。她们多是装扮成女人的男人,少数人有变性,类似贱民,不能从事任何体面职业,多数靠乞讨为生。
  海吉拉时常在大路口或火车车厢间穿梭,浓妆艳抹的她们乞讨像讨债,气势凌人,扭着蛮腰顶着大胸部趴在车窗前,一面抛媚眼,一面伸手要钱。如果钱的数目太少不满意,她们会继续纠缠;满意时,则会用手摸你的头,表演赐祝的仪式。
  我第一次经历整个头顶被陌生人大手掌覆盖抓住,身心受到极大的冲击。此后,我倒是懂得享受那祝福的时刻,一掌下来,有人下手轻,有人下手重,都是实实在在的肉体接触。她们喜欢纠缠有钱的男人,通常不会为难外国人,你给钱、她赐福,也是缘分一场。

骗与不骗,众生平等


  骗与不骗,也在对方的一念之间。
  我第一次到德里旅游是在2007年,当时没智慧型手机,没有Google Maps与Uber,抵达机场已是半夜。我和旅伴依照旅游忠告,在政府的预付计程车窗口排队,请司机带我们到预订好的旅馆。半夜两点多,街道空无一人。我们当时并不知道印度道路与门牌混乱,地图不在司机心里,而是长在嘴上,若无人可供问路,大部分的司机是找不到确切地点的。
跨性别人士海吉拉

  司机镇定地在一间大房子前停下来,转头告诉我们说:“就是这儿了。”我和旅伴跟司机道谢,还特别给他丰厚的小费,下车后拖着行李走到大门,看了一下门牌,咦?门牌不对。回头一望,司机还在原地,我们又回到车上,花了颇长一段时间才找到正确的地点。如今回想,当初若司机转头就走,路上空荡荡,天气又非常寒冷,带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两个女生真的有办法平安度过那一夜吗?到底当初司机是要骗我们还是没有要骗我们?
  而有次我在穆斯林小城Bijapur旅游,在路上找嘟嘟车带我们参观旅游景点,司机开价是书上写的两倍。我们一怒之下转身要走,他将我们强拦下来,价钱谈妥后,司机载着我们到处游玩,一面热心帮忙拍照、建议地点、指导姿势,一下午他自己也玩得挺开心。隔天清晨,我们步行前往一座清真寺。见着我们,他热情地前来打招呼,还免费载我们一程,省下走路的时间。从骗我们到送我们礼物,中间的一线是时间与友谊。
  有段时间我住在加尔各答,秉持着时时提防的态度,甚至到达被害妄想的地步,总觉得市场里没有一家小贩靠得住。走进传统市场,我总是神经紧绷,觉得身上外国人的标记会使我成为小贩欺骗的焦点。若细心侦查,我发现确实无时无刻不被骗。
  例如,在质量不一的蒜头丛中,挑选出自己满意的一小把蒜头,付钱时眼角却瞥见老板将已放在秤上的蒜头偷换几个。那时我心中大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该为了几颗蒜头喊抓贼,还是自认倒霉呢?冷静一想,毕竟只是几块卢比的小事,还是算了,大不了换一家。

  海吉拉时常在大路口或火车车厢间穿梭,浓妆艳抹的她们乞讨像讨债,气势凌人。

  几个月下来,竟是每一家都在我心中打了叉叉。在鱼市买鱼虾,我总是在旁观察别人买了多少、付了多少,跟在当地人后头买一样的东西,或至少货比三家,花时间讲价。有次买虾,看品质颇好,也谈了好价钱,我买了一公斤,回家心里有打胜仗的喜悦,谁知道下回再去,跟另一摊买时竟发现,上回根本只拿了半公斤,价钱虽好,分量却只有一半!
  那日起,我总觉得自己的愚蠢早已在市场传开,每次走进市场都会听到不同的小贩喊我:“小姐,小姐,来买虾吧。”
  与朋友讨论买菜之难,朋友说:“我从不买菜,老是被骗,太困难了。”原来,当地小贩也并没有歧视外国人,文化如此,价钱即关系,谁都说不准。关系好、了解行情的获得好价钱,关系差、看起来一头雾水的就差一些,这是当地的潜规则。

  我在印度遇到过真正的欺骗,如今回想起来还像是场梦。

  每个家庭都有负责采买的成员,由该人负责了解价格波动与建立关系。在我朋友家,父亲负责采买,他喜欢在市场里交朋友,也颇得意自己砍价的能力。但有次,我亲眼看他买回一大袋苹果,打开里头都是烂的,心底竟偷偷浮起大大的笑意,感到相当释怀,原来关系再好也难免会被骗。不分在地外来、男人女人、资深资浅,人人都生活在被骗与不被骗之间,也不能说不是种众生平等。

一次背脊发凉的欺骗


  严格上来说,喊价并不算欺骗。我在印度遇到过真正的欺骗,如今回想起来还像是场梦。
  一位师长来印度授课,我建议走访“金三角”:德里、泰姬玛哈陵与斋浦尔;从德里到斋浦尔5小时的旅程别包车,体验火车,速度快、平稳,沿路送茶、送点心,可享受殖民时期印度的英式服务。
印度古尔冈,街头求助警察的妇女
印度古尔冈,抱着婴儿的流浪妇女
穆斯林小城B i j a p u r 的古尔·冈巴兹陵墓

  火车清晨出发,我们到达火车站时天还没亮。在我们找月台时,一位穿着白衣的站务人员操着一口好英文将我们拦下,问我们车号多少,几点的车,到哪里。听毕,他说:“你们的火车已经被取消了。”我一脸惊慌,问他怎么会这样,怎么办?他镇定地说:“你们快去月台换票,半小时后有另一班火车从另一个火车站出发,你们现在赶去还来得及。”
  我心里非常惶恐,但为了表现“在地”,回头跟老师说:“也不是没可能,最近有些大型抗议行动,可能受到影响。”我们匆忙到了售票窗口,发现时间太早,售票窗口还没开。这位站务人员恰好前来,见我们买不到票,就在纸上写了个地址说:“你们到这个办公室,那里的人可以帮你们换票。要赶快不然会来不及!”他还热心地帮忙叫计程车,帮我们用印地语和司机沟通。
  我们手忙脚乱地上了车,上车坐定后,问计程车司机价钱。他说了一个不合理的价格,同行的朋友心生警觉,说:“也太贵了吧,不是很近吗?太奇怪,为什么火车取消没有收到简讯通知呢?不对劲!”
  我们马上跟司机喊停,下车回到车站,发现火车并没被取消,一切如常,那位貌似站务先生的人也已消失了。如果我们当时跟着计程车走,他会带我们去哪里?一走,鐵定错过火车,他们会得到什么好处?回想起来,真是背脊发凉。
  2015年德里地方选举,反贪腐运动起家、以平等与穷人利益为宗旨的小党AAP大胜右派BJP(印度人民党)。AAP市长候选人Arvind Kejriwal宣传说自己是“诚实主义者”,不像对手BJP是“投机主义者”。
  开票当天,AAP首次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我记得当时的街道空气中弥漫着奇异的愉悦与欢喜。一整天搭嘟嘟车,司机都主动跳表,无须喊价,仿佛就在那一瞬间,全城上下都决定跟着新市长当个诚实主义者了。
  在被骗与不被骗之间,存在的是文化、是生活、是社会、也是政治。当代科技的电子监控与搜寻系统,使得今日印度旅游更加安全方便,但也似乎使得存在于被骗与不被骗之间的那块暧昧又奇妙的空间,从旅游地图中消失不见了。
其他文献
小小舔着冰淇淋——“哧溜”一声响,它破碎了。眨眼工夫,地板潮湿了……  愚蠢的蚂蚁以为遇到了天敌,转身就跑!角落里的蜘蛛手舞足蹈,开始忙碌起来:一会儿开动触角,寻找可口的美味;一会儿挥起爪子,把凉爽的料儿往嘴里送;一會儿大口大口地咀嚼着,好像在说:“我的透心凉!”  望着满载而归的蜘蛛,消沉的小小继而阳光起来:蜘蛛变废为宝的美德,值得我们点赞!  (指导老师:肖世苗)
本期话题  区域活动大转移  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中班孩子纷纷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活动内容。因为前几天我刚组织孩子们学习了故事《拔萝卜》,所以我在表演区投放了相应的道具。刚开始,我看到在表演区活动的孩子合作玩了一会儿,但很快他们好像就没了兴趣,纷纷玩起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阅读区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事先在墙上贴了一些故事挂图,也提供了一些绘本,希望孩子们能作相应的延伸阅读。但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也只是
美国的医疗保障事业一直是美国超级大国形象的一个污点。  且不说英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土豪国家的全民医保搞得多有声有色,就连一向以积贫积弱形象示人的印度,虽然医保体系画风离奇,但好歹也是全民医保。反觀美国,医保不仅没能全民覆盖,而且还是世界上医保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    由于这个污点一直是美国人民心中的痛,所以医保改革一直是美国两党必争之地。改好了名垂青史,改不好也没什么,毕竟这烂摊子也不是一天两
相信很多读者去买《偶发空缺》,完全是冲着J.K.罗琳本尊去的。这位被中国读者亲切地称为“罗姨”的英国作家,给自己设置了一道巨大的屏障,无论她再写什么作品,都难以逾越《哈利·波特》所引发的全球热潮。更何况,她完全抛弃了魔法和巫术,转型创作了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转变如此之大,以致人们对《偶发空缺》的评价毁誉参半,要么称她对社会的关注、人性的探索、语言的幽默堪比狄更斯,要么就说她的表现“像个麻瓜”。在英
时间:2015年12月3日  地点:中国内地影院  我们正在经历真正意义上的票房爆炸。2009年全年总票房为6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周票房才1亿。但从2011年1月起,从《阿凡达》的首周票房2.87亿到《变形金刚3》首周4天票房突破4亿,再到2013年《西游·降魔篇》的首周票房5.67亿、2014年《变形金刚4》首周票房6.3亿,中国内地上映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不断被刷新。  当中国的电影人还在为20
中了“反间计”  王凯奇是情报部门的官员,今年春天被上级派到U国工作。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华裔朋友,叫李约翰。他对王凯奇关怀备至,令王凯奇十分感激。李约翰说:“你是来自中国的客人,中国是我原来的祖国,见到你们就像见到亲人一般,你就别见外了。”李约翰隔三差五,就会到王凯奇这儿来,问长问短,王凯奇察觉到李约翰对自己的行踪十分感兴趣,只是没有直接明说罢了。就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李约翰突然不来了,就好像蒸发了
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季羔,也叫子羔,憨直忠厚,在春秋时期,担任卫国的刑官,为官清廉,执法公正。有一次,有一个人犯了法,季羔按刑法,下令砍掉了他的脚。不久,衛国里发生了卫灵公之子蒯聩称兵作乱之事,季羔因此逃了出来。当季羔逃到城门口时,竟发现守城门的人,恰是那位被他砍掉脚的人。这位守城人,一看是季羔,不但没有借机抓他,反告诉季羔说:“那边有个缺口,可以逃出城去。”季羔答道:“君子是不会去逾越围墙的。”守
【摘要】《黄帝内经》是最权威、最系统的中医药理典籍,渗透着古代中医的医学智慧和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随着近现代国门的开放,中西医开始相互认知、相互交融,《黄帝内经》也通过国内专业学者、译者开始走向世界。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养生意蕴开始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与推崇。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医学意蕴和《黄帝内经》中养生英语的英译现状的分析研究,旨在从价值理念、践行方式以及思想活动三方面来阐述中外养生观念的差异性
【摘要】词汇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重视到词汇教学的作用,导致英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结合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来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词汇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玉咏梅,广西省崇左市扶绥县龙头中学。一、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语境。在过
作为一个对诗歌的秘密与翻译的秘密有着双重洞见的诗人,王家新与同时代其他优秀的译者一道承担着翻译与当代翻译理论构建的任务。他于20世纪翻译的《策兰诗文选》中的策兰诗歌为“世界文学”进入汉语,同时也为让汉语文学进入“世界文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而同时这本时隔近20年的新的译诗集,也与前者一道为打开一种新的翻译的诗学提供了可能。  诗歌翻译是从一首诗歌到另一首诗歌的翻译  翻开这本《带着来自塔露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