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昏黄的摘录本子上记着一句话:世界上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我没有太多的言语来对美发无谓的感慨,但那一处处尘封的废墟却使我无端地心痛。
不能忘记那“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不必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亭榭布置,也不必说“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场景,单是那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也都辇来于秦。诉不尽的功德,唱不尽的歌。大概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在这里没有了昔日征战沙场的霸气,有的只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
世上没有永恒的繁华,当繁华褪尽荣光后,便是痛彻心扉的衰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偌大的阿房宫,使大火三月不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我是后人,我又哀悼什么呢?是绵延千里的废墟,还是青苔满身的断壁颓垣?
不能忘记大漠中最璀璨的明珠,那胡琴声声,风铃摇曳的城市——楼兰,被今人活生生地冠以古城的称号。也许今人是对的,因为楼兰也曾车来人往过,也曾绿柳满堤过。不同的语言在这里汇集,来自各地的商人在这儿交易。
也许是过于闻名,闻名得连消逝了也无人知晓。漫天黄沙掩盖了征战千里的铁骑,同时也湮灭了这驼铃声声的楼兰。不见了罗布泊的湖水荡漾,不见了衣袂飘飘的楼兰姑娘,但尚能带来一丝安慰的是黄沙满天中仍屹立着的胡杨的身影。
有谁能告诉我圆明园中那一砖一瓦的来历?有谁能告诉我那一把火为什么烧得如此地猛烈?是历史的沧桑太过于眷顾这百亩园地,还是宿命使它变成了如今的废墟?几世几代的累积,被洗劫得一贫如洗。残存的石壁,仍挥之不去大火烧过的痕迹。过去的,都永远过去,但哪怕是一砖一瓦的记忆,都是百孔千疮,痛无止息。
被火山掩埋的庞贝古城,消失的亚特兰蒂斯,残柱支撑的巴特农神庙,残缺不全的吴哥窟……
也许是历史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许是人性中的那点柔软,面对着那一处处体无完肤的废墟,似乎有一种东西卡住喉咙,哽咽。
应该铭记,哪怕是遍体鳞伤的碎片。历史执意地赠予我们废墟,因此我们无需祭奠,只需心底的那一份敬畏。
不能忘记那“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不必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亭榭布置,也不必说“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场景,单是那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也都辇来于秦。诉不尽的功德,唱不尽的歌。大概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吧,在这里没有了昔日征战沙场的霸气,有的只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
世上没有永恒的繁华,当繁华褪尽荣光后,便是痛彻心扉的衰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偌大的阿房宫,使大火三月不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我是后人,我又哀悼什么呢?是绵延千里的废墟,还是青苔满身的断壁颓垣?
不能忘记大漠中最璀璨的明珠,那胡琴声声,风铃摇曳的城市——楼兰,被今人活生生地冠以古城的称号。也许今人是对的,因为楼兰也曾车来人往过,也曾绿柳满堤过。不同的语言在这里汇集,来自各地的商人在这儿交易。
也许是过于闻名,闻名得连消逝了也无人知晓。漫天黄沙掩盖了征战千里的铁骑,同时也湮灭了这驼铃声声的楼兰。不见了罗布泊的湖水荡漾,不见了衣袂飘飘的楼兰姑娘,但尚能带来一丝安慰的是黄沙满天中仍屹立着的胡杨的身影。
有谁能告诉我圆明园中那一砖一瓦的来历?有谁能告诉我那一把火为什么烧得如此地猛烈?是历史的沧桑太过于眷顾这百亩园地,还是宿命使它变成了如今的废墟?几世几代的累积,被洗劫得一贫如洗。残存的石壁,仍挥之不去大火烧过的痕迹。过去的,都永远过去,但哪怕是一砖一瓦的记忆,都是百孔千疮,痛无止息。
被火山掩埋的庞贝古城,消失的亚特兰蒂斯,残柱支撑的巴特农神庙,残缺不全的吴哥窟……
也许是历史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许是人性中的那点柔软,面对着那一处处体无完肤的废墟,似乎有一种东西卡住喉咙,哽咽。
应该铭记,哪怕是遍体鳞伤的碎片。历史执意地赠予我们废墟,因此我们无需祭奠,只需心底的那一份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