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35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采用撬拨复位Ilizarov支架固定术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51岁,平均(34.46±10.21)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2例,Ⅲ型8例,Ⅳ型3例;软组织损伤Tscheme-Gotzen分度:2度9例,3度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3.59± 12.07)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3例,Ⅲ型15例,Ⅳ型4例;软组织损伤Tscheme-Gotzen分度:0度13例,1度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AOFAS评分。

结果

术前两组病例跟骨解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患侧跟骨Böhler角支架组(27.77°±2.86°)小于钢板组(30.45°±3.45°),Gissane角支架组(131.23°±3.92°)大于钢板组(127.82°±4.65°),轴位角支架组(19.23°±2.20°)小于钢板组(22.64°±5.14°),足跟宽度支架组[(33.61±3.43)mm]小于钢板组[(36.05±3.26)mm],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跟骨长度支架组[(63.23±5.67)mm]小于钢板组[(63.59± 4.58)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伤至手术时间支架组[(4.77±0.83)d]少于钢板组[(6.68±1.84)d],手术出血量支架组[(45.00±6.04)ml]少于钢板组[(292.95±43.6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支架组[ (9.31± 1.38)周]小于钢板组[(9.82±1.4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后足评分,支架组为34~97分,平均(83.69±21.05)分,其中优7例,良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76.9%(10/13);钢板组为37~97分,平均(79.27±19.36)分,其中优9例,良7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72.7%(16/22)。

结论

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及伴软组织损伤短期内不宜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Ilizarov技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玉米克单八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所于1992年冬在海南岛始配组合 ,用2个自交系杂交育成。以其优良的综合农艺性状为寒地旱作农业提供了提高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新品种 ,1998年2月经黑
苏麦6号系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以白皮中间材料6698白为母本 ,与扬麦5号进行杂交 ,经多代选育于1993年育成的高产、优质花皮小麦新品种(琥珀色)。1997~1999年度参加江苏、安徽、湖北、上海等省、直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高度的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进行间盘置换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9具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术前均行颈椎正位、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C5, 6椎间隙高度,并筛选高度为5 mm左右的标本3具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先后依次进行完整颈椎组、C5, 6节段合适高度(5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高度增加1 mm(6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和增加2 mm(7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颈椎标本模型
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全遇是夺取制种高产的保证。而调节好父母本播差期又是影响花期全遇的基础。如今调差方法颇多 ,如常用的四同法、时差法、叶差法、温差法等 ,它们各有
2007年9月25日,中国网印及制像协会在北京主办的“全球网版数码印刷高峰论坛”成功地落幕了,论坛的内容和效果得到海内外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为了与国内业界共享演讲专家们的
辐优838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辐74A与自育恢复系辐恢838配组育成的中熟水稻新品种 ,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由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建议作为当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应用范围延伸至寰枢椎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02月至2015年09月16例进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的上颈椎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51~76岁,平均62.8岁。16例中合并C1椎管狭窄4例,行C1~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合并C2椎管狭窄12例,行C2~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根据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