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广告中广告的创意性与非创意性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来源 :青年科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序论
  1.1研究的背景与动机
  广告能够有效地引发消费者对广告讯息以及产品的情感,已被认为是用来做为改变消费者态度及促进购买的有效工具。透过有效的讯息传达,来说服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同,进而产生对该公司的消费行为。在众多广告形态中,平面广告是对这些各种不同种类的广告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方式,如今随著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广告创意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心理上的另一种需求,一个好的广告创意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产品本身一种无形的价值,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可以深刻的影响广告观看者的对产品的印象,在广告设计的领域里,创意将是一个广告成功与否的重要
  部分。
  在此研究中将研究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性广告对消费者产生的吸引度的差异比较,利用过去和现在消费者对物品需求的的心理变化进行比较,将同一广告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创意性和非创意性)作为此调查的内容,了解消费者对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广告产生的吸引度的反应研究。
  1.2研究的范围及方法
  研究范围:本研究针对中韩两国20-30岁的年轻消费人群
  研究方法:利用问卷的方式,对于同一种平面广告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创意性与非创意性)进行调查,整理调查的结果得出结论。
  1.3先行研究理论性及背景
  比尔.盖兹曾在他的书中写道:「现代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创意及永不服输的毅力。」研究生张淑贞在论文《广告创意与广告诉求讯息对消费者兴趣影响》中将广告分文高低层次进性研究。结果显示:.「高创意-感性」的广告组合有效促进消费者兴趣优於「低创意-感性」的广告组合、「高创意-理性」的广告组合及「低创意-理性」的广告
  组合。
  1.4研究问题
  分析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性广告的差异;了解广告创意在消费者中的重要性;探讨中韩两国消费者对於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性广告产生的消费心理影响。
  1.5主要术语的的操作定义
  1.5.1关于广告
  广告的定义和目的
  广告一词,据考证是一外来语。它首先源于拉丁文AdA verture,其意思是吸引人注意。中古英语时代(约公元1300—1475年),演变为Advertise,其含义衍化为“使某人注意到某件事”,或“通知别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直到17世纪末,英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时,广告一词便广泛地流行并被使用。此时的“广告”,已不单指一则广告,而指一系列的广告活动。静止的物的概念的名词AdverA tise,被赋于现代意义,转化成為“Advertising”。
  广告的目的是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用途、执导产品的诞生,扩大消费人群,增加销量,提高市场佔有率,建立品牌和知名度,增加顾客的忠诚度。
  1.5.2关于广告创意
  创意的定义
  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大智大勇的同义;是导引递进昇华的圣圈;是一种智能拓展;是一种文化底蕴;是一种闪光的震撼;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宏观微照的定势,是点题造势的把握;是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是智能产业神奇组合的经济魔方;是思想库、智囊团的能量释放;是深度情感与理性的思考与实践;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是创造性的系统工程;是投资未来、创造未来的过程。简而言之,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
  1.5.3关于平面广告
  平面广告就其形式而言,它只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是广告主与受眾间的媒介,其结果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或政治目的。平面广告设计在非媒体广告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也是学习平面设计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课程,不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十分宽泛。概括地说,平面广告创作包括两个方面,既创意与表现。
  平面广告按目的划分:产品广告、非产品广告、公益广告、认知广告;按媒体划分:报纸广告、杂誌广告、宣传单广告、直邮广告;按目标受众划分:消费者广告、企业广告、贸易招商广告。
  二 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韩国和中国大学生,比较其中性别、国籍、与对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性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针对其影响,探讨两国大学生对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性广告产生的的消费影响的研究。
  2.2研究样本
  针对中国与韩国,非设计专业之大学男女生,作问卷调查。总计回收200份有效问卷,其中,中国学生和韩国学生各计100份,男女比例同为1:1。
  2.3试验设计
  为了了解受测者是否符合本研究之受测条件,问卷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受测者之基本资料作为了解,范围包括受测者之性别、学历、科系、目前职业与国际的调查。第二部分,提供受测者是否觉得问卷中的三则平面广告属与创意性的广告。第三部分,针对这三则创意性广告与三则同一产品的非创意性广告,消费者更喜欢哪一种表现方式作,作一调查结果。
  本研究期望籍由此份问卷,分析两国大学生对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性广告的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
  2.4刺激物制作
  经网络搜索与挑选,本研究提供三种不同的平面广告,由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创意性与非创意性),为了此研究刺激物项目。本研究深入设计三种不同的广告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作表现方式之喜好差异选择。利用图片的方式,向受测者作展示。刺激物如图1所示。
  2.5测量工具
  本研究使用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利用电子邮件与现场发送之办法,取得问卷答案与调查结果。
  2.6实验实施顺序
  本研究透过问卷之方式进行实验,问卷内不记名、不计时。受测者依序填答问卷内题目。经确认无误后,作为最后有效问卷之筛选与资料统计分析。   2.7研究结果
  针对广告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创意性与非创意性),提供三组六张图片,进行喜好度的调查,从而得出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结果如下。
  是否是创意性广告的调查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大多数人觉得问卷中的广告属於创意性广告,无论中国还是韩国。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大学生中男生有86%觉得问卷中的广告属于创意性广告,女生有81%;在韩国男生有90%觉得问卷中的广告属於创意性广告,女生有88%。
  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性广告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的结果,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创意性的广告更能吸引消费者,无论中国还是韩国。其中1、3、5为以上调查的创意性广告,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喜欢第一个的男生有92%,女生有88%;喜欢第二个的男生有8%,女生有12%;喜欢第三个的男生有80%,女生有78%;喜欢第四个的男生有20%,女生有22%;喜欢第五个的男生有86%,女生有70%;喜欢第六个的男生有14%,女生有30%。在韩国喜欢第一个广告的男生有90%,女生有89%;喜欢第二个的男生有10%,女生有11%;喜欢第三个的男生有86%,女生有83%;喜欢第四个的男生有14%,女生有17%;喜欢第五个的男生有84%,女生有76%;喜欢第六个的男生有16%,女生有24%。
  三 结论与建议
  广告,为现今社会提高销售之手法之一:其目的包括:影响消费决策,建立品牌形象,提高顾客对其之忠诚度、销售产品等。然而,广告的喜好度,往往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针对广告讯息的传达,广告的创意性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创意的广告可以更好的促进消费,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关于此次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否了解产品本身,广告的创意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未来的广告中,广告的创意是未来广告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可以作为以后运用的依据,促进消费。研究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广告创意更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对於本研究的结果则是:创意性广告与非创意广告并存,创意性广告更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参考文献
  [1] 黄合水 著,2005,《广告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马谋超、陆跃祥 著,《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 [美]瓦尔特·狄尔·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广告原理》.
  [4] 马谋超、高丹著:《消费者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5] 研究生张淑贞在论文《广告创意与广告诉求讯息对消费者兴趣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人类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学作为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也与时俱进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最为主要的变化即是其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共青团的建设思想在不断的完善、创新、发展,通过其不断发展,将对党输送高质量的新新鲜血液。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同时,随着中国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