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拳击职业拳击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拳击运动在世界上有两大系统,一是业余拳击,一是职业拳击,这两种拳击运动在组织比赛与比赛的方法、比赛的时间、着装和所使用的手套大小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同。
  业余拳击运动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培养机智勇敢、顽强拚搏的优良品质为目的,举行比赛是以提高拳击运动的技术水平,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为宗旨,国际上业余拳击的统一组织是“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简称AIBA),它指导着世界上业余拳击运动的开展与发展,国际性的业余拳击比赛除去4年一届的奥运会比赛外,还有国际业余拳联设立批准的各项州际赛事和其它比赛。
  有时我们称“奥运拳击”,就是指业余拳击运动。国际业余拳联明确规定,业余拳击运动员不得参加职业拳击比赛,职业拳击的拳手也不得参加奥运会业余拳击系统的比赛,这一规定至今仍未解除。
  业余拳击比赛的时间采用4回合制,每个回合为2分钟,回合间休息一分钟。运动员上场比赛,要穿背心短裤,短裤须长至大腿中上部。要戴护裆、护齿、头戴头盔(重量为227克),使用拳套,所有级别一律使用重量为284克(10盎司)的拳套,拳套的有效击打部位必须有15厘米宽的白色标志。参赛运动员上场比赛除穿戴规定的服装、护具外,运动员不得穿戴其它任何装饰。并且禁止运动员在面部、臂部或身体其它部位涂抹任何油脂或其它对对方有害或有碍的物质。此外,还规定运动员必须刮脸,不允许留长胡子,允许短胡子但不超过上嘴唇,这些规定与要求要比职业拳击严格的很多。
  拳击比赛是根据参赛者的体重划分出不同的级别分别进行的,业余拳击比赛共分为12个体重级别:即48公斤以下级(含48公斤)、51公斤级(46公斤以上—51公斤)、54公斤级(51公斤—54公斤)、57公斤级(54公斤—57公斤)、60公斤级(57公斤—60公斤)、63.5公斤级(60公斤—63.5公斤)、67公斤级(63.5公斤—67公斤)、71公斤级(67公斤—71公斤)、75公斤(71公斤—75公斤)、81公斤级(75公斤—81公斤)、91公斤级(81公斤—91公斤)、91公斤以上级。
  业余拳击比赛除台上裁判外,台下有5名评判员,采用电子计分器,记录每回合中有效击中对方的得点拳点数,3次有效击中(得点拳)为1分。比赛结束后,按比赛双方在比赛回合中所得的总分决定胜负。判定一场比赛胜负的还常见的是一方将一方击倒、在台上裁判对其强制数“8”,数到10,该运动员还不能继续比赛,则这场比赛即告结束,判定一方为“击倒获胜”。在同样情况下,台上裁判数到10之前该“倒下”运动员能继续比赛,则比赛继续进行,此外,规则还规定了一些其它情况下的胜负评定。
  业余拳击比赛中,台上裁判对比赛规则的执行是十分严格的,从而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双方技、战术水平得以充分发挥,并且保护了运动员健康与安全。
  当前国际上很多体育项目已不再有所谓的“业余”与“职业”区分,如田径、足球、蓝球等等。但唯有拳击这项运动还存在着业余拳击与职业拳击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在其宣传推动和开展这项运动的宗旨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以致在比赛时间、比赛拳套大小、以及比赛规则上都有所不同。
  职业拳击的拳手大多与某个职业拳击组织或拳赛推广人签有协议,他的一切赛事活动由签约的经纪人或拳击组织负责,他的赛事与行动自然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各个层次的众多职业拳手,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获取更多、更高的出场费,都要寻求自己最理想的经纪人,以求得对自己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获取更高的出场费和经济效益。而经纪人也尽力利用自己的工作成就与经济手段来同有发展前途的极具比赛实力,又具有炒作价值的拳手签约在自己旗下,以作为自己策划比赛、组织比赛的条件和资本,控制赛事的走向,利用经济杠杆通过策划组织与推广引人注目的赛事活动,宣传与占领拳赛的阵地,并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职业拳击的发展。
  职业拳赛,按水平不等分为4回合、6回合、8回合、10回合和12回合的不同回合的比赛,争夺拳王的比赛,或称“准拳王”形式的比赛都要进行12回合。比赛所使用的拳套小而厚,重量为6盎司,比赛时不戴头盔,上身赤裸,比赛中的规则限制也不如业余拳击比赛严格,裁判对比赛中一般的顶撞、推压、搂抱等都不予判罚,使比赛更为激烈、火爆。比赛一开始便充满悬念,击倒取胜是拳手的目标与追求,在这火爆的搏斗中,对拳手在体能上、技术上、精神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上前后成立了不少职业拳击组织,这些组织虽有联系,但又都是自己各行其事而独立的,虽然曾有人提出一个像奥运会一样的统一机构,但至今未能实现。著名的拳击组织有:世界拳击协会(简称WBA)、世界拳击理事会(简称WBC)、世界拳击组织(简称WBO)、国际拳击联合会(简称IBF),其它还有世界拳击联盟(简称WBV)、国际拳击协会(简称IBA)、国际拳击组织(简称IBC)、北美拳击联盟(简称NABO)、北美拳击协会(简称NABA)。在这些名目繁多的拳击组织中,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要属WBA、WBC和IBF这三大组织,这是由于它们在世界职业拳击运动中所曾作过的成绩与贡献所至,也由于当前众多世界新老拳王,如阿里、福尔曼、泰森、刘易斯、霍利菲尔德以及“金童”霍亚、莫斯利等等都在这些拳击组织中登上世界冠军与拳王的宝座,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职业拳坛的辉煌业绩,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至今这些组织仍然在继续发挥着他们独特的作用与影响。
  职业拳击的体重级别已增至17个,这些级别是:重量级(高于190磅,即86.182公斤)、次重量级(190磅,86.182公斤)、轻重量级(175磅,79.378公斤)、超中量级(168磅,76.203公斤)、中量级(160磅,72.574公斤)、超次中量级(154磅,69.853公斤)、次中量级(147磅,66.678公斤)、超轻量级(140磅,63.503公斤、轻量级(135磅,61.253公斤)、超次轻量级(130磅,58.976公斤)、次轻量级(羽量级)(126磅,57.152公斤)、超最轻量级(次羽量级)(122磅,55.338公斤)、最轻量级(雏量级)(118磅,53.524公斤)、超次最轻量级(超次雏量级)(115磅,50.802公斤、次最轻量级(蝇量级)(112磅,50.802公斤)、迷你轻量级(草量级)(108磅,48.988公斤)、迷你轻量级(草量级)(105磅,47.627)每个拳击组织都举行上述这些级别的比赛,并且都产生这些级别的冠军,由此看来世界职业拳坛上的各个组织、各个级别所产生的冠军真可谓多如牛毛,举不胜数。
  不少职业拳击手最初都曾从事业余拳击运动,有不少是在奥运会拳击赛场上有过不错的战绩,之后转入职业拳坛,经过一番磨炼,使拳击技术、比赛经验和体力、体能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一步步地登上了拳击最高技艺的顶峰。
其他文献
罗伯特·子贺作为一名警官在警察部门服务了25年,他给执法人员和军人传授防身自卫术已有40年了,他最了解危急时刻应如何去自卫求生。  子贺从12岁开始学习柔道,后又从师于一位合气道传奇人物门下进行训练。多年来,他花了大量时间对各种类型的格斗功夫进行学习和研究,获得了柔道、合气道和柔术的三种黑带段位。他说:作为警官我愿意让其他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良好的感觉,当然需要懂得如何去逆转一些危险的事,如:街头遇
期刊
国际拳坛名声显赫的前世界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应中央电视台“世界职业拳击争霸赛”栏目的邀请于8月10日上午来到北京丰台体育中心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拳迷见面、座谈。  一踏上中国的国土,老霍便向央视节目组负责人“报到”,告知他已按时到达地点。得知要首次与中国的拳迷见面,他不顾旅途的疲劳,立即兴致勃勃地驱车赶往丰台体育中心的一个训练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步入了早已座无虚席的大厅。最先映入他眼帘的是用中、英文
期刊
(2)指攻防动作  一指攻防动作分为基本一指攻防动作和自由一指攻防动作两种。  基本一指攻防动作预先定好攻击方的攻击技巧和攻击目标,招架方以自然体站立(当然熟练之后,可以相互以某种姿势进行练习)。  自由一指攻防动作,只定好攻击方和招架方,至于什么时候攻击什么地方都可以,有时也有招架方的动作还没有决定,立即就发展成为自由攻防动作的情况。因为一指攻防动作是比三指攻防动作高级得多的技巧,需要敏锐的判断
期刊
(一)推踢总论    推踢一直以来都被跆拳道选手认为是最佳的阻截与防守的技术。也确实如此,在跆拳道比赛中很少有人能用推踢直接得分,所以在跆拳道选手中就形成了这种说法。其实在实战应用时,只要你稍做一些小小的改动,推踢是完全可以胜任直接有效的攻击的。不过笔者这次主要是以跆拳道为主讲内容,所以还是以跆拳道为主来讲推踢。  在跆拳道中,推踢的主要目的不是用来得分与进行主动攻击,而是用来抑制对手的进攻或为自
期刊
技击是武术的灵魂和精髓,不讲技击的武术只能说是中看不中用的“舞术”。历代形意先师都有“形意技击秘法”之传。所谓“秘法”即“打有目标、顾有诀窍、进退有度、开合有法”。武术界同仁熟知的车永宏的“游鼍化险,绝地逢生”,郭云深的“连珠崩拳”,买壮图的“鸡形四把捶”,宋世荣的“燕子取水”,刘奇兰的“龙形特技”,张树德的“马形技法”,布学宽的“狮吞手”,刘剑的“截手连珠炮”,宋铁麟的“阴阳把”,孙德宜的“反手
期刊
一、基本技术    (一)捆腿  1、崩捆:使胯崩或斜背后,在对方向侧前方逃跑的情况下,改用使捆腿。  2、 腿:使用 以后,在对方向侧前方逃跑的情况下,改用使捆腿。  无论胯崩捆腿或使用 腿,都是用手法拢捆对方挪步之腿踝关节的外侧。捆腿这类跤绊,是靠手臂的拢劲将对方的腿捆住,但必须在上身用力欺挤对方的情况下,才能致对方向侧前方滚倒。  (二)捞腿  在捞腿中,可以分为单手捞腿和双手捞腿两种类别。
期刊
(六)发展腰背部肌肉群力量的最佳动作  1、仰卧屈膝举腿转腰  动作要领:仰卧,双腿负重哑铃,屈膝上提至小腿与垫面平行,大腿与垫面垂直,两臂侧举,手心贴在垫面上。双腿一起向右摆,身体向右拧转至右膝触垫面,两手臂尽量不离开垫面,然后还原。双腿再向左摆,身体向左拧转至左膝触垫面。左右交替进行,重复练习。  提示:呼吸要自然,两臂和肩部不能离开垫面,身体拧转要充分,意念要集中在腰腹部肌群。  2、站姿单
期刊
踢打摔拿二十四式,是少林秋月大师(俗家姓名白玉峰)遗留下来的优秀散手技法之一。该二十四式布局严谨,结构合理,动作紧凑,攻防兼备,风格独特,实战性强,是优秀的少林传统宗法。实战时,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疾若迅雷闪电,攻势凌厉,凶猛异常。实战中,常以致人伤残为目的,不尚花招,招招致命,故传授甚秘,择人甚严。今值武术迈进奥运之际,余特将此套宗法整理成文,以使读者在习练时从中稍有获益,则不负余抛砖引玉之愿也
期刊
编者按:武术推手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在太极推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各武术门派的技击技术,如:形意拳的撕扒、搓手,弓力拳、通臂拳的缠手,长、花拳的抄手等技术,在特定的规则规定下,运用沾、连、粘、随、 、捋、挤、按、采、 、化、靠、撑、捌、勾、绊等方法进行攻防实战练习和比赛,既有传统性,又有观赏性;既有健身功能,又有技击意义。它是太极推手技术的升华,是武术散手,又不同于散手。因为武术推手除了不准
期刊
经常听人谈起现在的散打比赛,都说“没味道”,不是心目中期盼的那种高层次上乘武功的较量,根本没有传统武师那种临危不惧的气概和潇洒飘逸的风度,以及精确灵巧的招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一个训练问题,没有经过正规严格的传统训练,是很难达到传统武师那种莫测高深的程度的。传统的训练方法,各门派都有其独特之处,虽不尽善尽美,不十分“科学”,但其扎扎实实、近乎苛刻的严格训练方式,也有其可取之处。现将宁津八极门的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