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西盆地下白垩统赤金堡组烃源岩孢粉相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来源 :石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西盆地是中国最早开发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之一,下白垩统是盆地主要的烃源岩.通过对早峡地区下白垩统赤金堡组烃源岩孢粉相进行系统研究,首次识别出木质-丝炭组合(孢粉相A)、无定形组合(孢粉相B)和无定形-木质组合(孢粉相C)3个孢粉相,分别发育在赤金堡组的下部、中部与顶部、上部.孢粉相A以丰富的木质组织和较多的丝炭为特征,孢粉相B以无定形为主要组分,含较多孢粉体和木质组织,孢粉相C以木质和无定形为主.有机质母质来源自下而上表现出从以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到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再到显示混源特征,最终又变为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的演化特征.赤金堡组中部及顶部孢粉相B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具有较好的生油潜力;而下部和上部孢粉相A段和孢粉相C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生油能力差.孢粉相分析揭示赤金堡组沉积期湖盆经历了断陷形成、强烈扩张、充填收缩和再次凹陷4个演化阶段,沉积环境依次为近源冲积扇-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深湖相、扇三角洲相和局部半深湖相-深湖相.其中,沉积中期强烈凹陷阶段和末期断陷复活阶段的深水缺氧环境中发育了较好的烃源岩.
其他文献
延安以东和以北的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曾被认为位处三叠纪延长组7段(长7段)沉积期古湖盆的“边缘”,一些学者认为该区延长组烃源岩不发育,因而其油藏原油系湖盆中心生成的
页岩气是目前非常规油气研究热点,加强甲烷渗流机理研究对页岩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甲烷分子在纳米孔隙中的流动行为,构建了狭缝孔隙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
基于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业务需求和用户调查效益评估,采用预报与实况对比的强度差、空间距离差、形态差、相似度、时间差等评价指标,建立包括格点型、站点型和概率型的强对流
利用MTSAT-IR卫星数据对2010年2月23-25日发生在黄渤海地区的一次持续性大雾天气进行了遥感检验,并结合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数据、NECP的FNL客观在分析资料、NEAR-GOOS的海表
会议
本文分析了2011年9月华西秋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大尺度环流形势,并对秋雨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9月华西地区降雨具有北多南少的特点,且北部地区降
会议
在全球古板块重建基础上,对全球4 091个地质单元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特征和原型盆地性质进行厘定,并以468个重点盆地为关键标定,恢复了全球前寒武纪、寒武纪、奥陶纪
各市非典防治办公室,省级各单位: 10月9日全国预防非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的非典预防工作。按国务院要求各地重新启动非典预防指挥协调机构的统一
Cancer immunotherapy has made recent breakthrough,including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that inhibits immunosuppressive checkpoints such as programmed cell d
对多模式超级集合降水预报进行集成,可以抑制单个模式的随机误差并明显改进预报结果,从而给泥石流灾害预报提供更好的格点降水场数据.本文基于TIGGE资料,对中国(CMA)、欧洲中
会议
早寒武世是地史中生命爆发的重要时期,海侵作用导致全球广泛发育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将其成就为全球油气最为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中国华南地区虽然也广泛发育下寒武统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