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尕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称:布绘双身大威德金刚
  尺寸:长12CM,宽8CM
  年代:约为18-19世纪
  出地:内蒙古
  购得:2005年6月购于八廓街
  收藏:汤绍波私人收藏
  估价:3000元(RMB)
  
  藏品介绍
  大威德金刚是文殊菩萨的忿怒法相,有单身、双身、2臂、4臂、18臂、34臂膊等不同的变体。在密法修行中,尤其是修本尊法时,修行者要首先把画在匝尕上的本尊的形象观察得一清二楚,毫发不差,例如观修大威德金刚,要把大威德金刚的每一首,每一臂及持物都观察清楚,直到闭目开目如在眼前的程度,然后再瞬间把自己观成大威德金刚。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必须经过长期的观想训练,通过逐渐熏修,才能达到观修的娴熟,直至自在地观成本尊与本尊相应,从而具备本尊的功德而圆满成就。修行者一般是将本尊的唐卡或擦擦置于眼前,慢慢记忆的,而匝尕既没有大唐卡的携带不方便又没有擦擦的笨重,自然成为了修行者观修时的首选。笔者2004年8月到四川白玉县噶陀寺田野调查时,有幸参观僧人的闭关房,并在关房内见到了僧人观修用的匝尕。笔者收藏的一件大威德金刚匝尕的画工极为精湛,虽然形制小,但画工一丝不苟,精湛无比,与大唐卡相比毫不逊色。由此可见僧人在观修本尊时的严谨。密法观修功能是匝尕诸多功能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正是为了满足这个功能,历代画师才殚精竭虑,在艺术创作上精而又精,不断追求,使匝尕艺术达到了藏族绘画艺术的高峰。
  
  
  
  名称:双身普贤王如来
  尺寸:长为12CM宽8.5CM
  年代:约估为17世纪
  出地:安多地区宁玛派寺院
  购得:2007年10月购于八廓街
  收藏:汤绍波私人收藏
  估价:3000元(RMB)
  
  藏品解说
  这是一副双身普贤王如来法相,是笔者双身佛像收藏中绘制精美不可多得的上品,即便放大多倍在工艺与神韵上也不稍让于大尺幅唐卡。
  双身佛像表达的是深邃的哲理,智慧与方便相合!绝非诲淫和性力崇拜!读者宜参读西北民大多识教授的相关著作中的论述,自可慧眼明亮。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和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飞速发展,进藏旅游的人更多了,但是如果不对藏族文化的基本常识了解一些,恐怕走马观花,甚至闹笑话。下面我介绍一下与匝尕艺术相关的文化常识。
  藏传佛教本尊相应法的密法修行中,修行人的心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空性觉受;另外一条是法相缘起。空性是基础和根本,否则本尊法相很难生起,生起也不能相应其功德。在空性之中,本尊法相应缘而起,修行者将心续安住在空性之中然后任运观起本尊法相就实现了与本尊的相应,因为空性、甚深空性就是本尊的法身。佛教认为,一切诸法从因缘而生;本尊法相如理如法生起依待两种缘,一是修行者的空性觉受能在清朗无杂中使明体现前,二是对本尊的形象清晰观想。僧人修行密法前必须能明晓佛教中观哲学思想,就是为了通达空性;而第二个关键点就是面对一张清晰而令人欣悦的本尊形象匝尕,把一张这样的唐卡放在睁目可见的地方时时观瞻几乎是修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见匝尕在密法观修中的关键性的作用。在修法中,修行者首先在诚敬的心境中起观,在深入地契入到空性之中的时候,观想起本尊的法相,然后,通过乐空双运的修行,以如幻观起的智慧,将本尊吸引到心中,最终在与本尊的三密相应中达以最终的圆满。所有藏传佛教密法修持的核心就是三密相应,所有本尊法修持仪轨的核心都是本尊的法相观想和在此基础之上的与本尊功德的相合。在藏传佛教的修持中,本尊的法相先是如幻生起,然后是真实契合,最后达到“本尊即收,我即本尊。”本尊的法相不但是修持中调摄心续的轨范,又是心性与法界的秘密庄严相互印证的依据。本尊的法相不是抽象的象征,而是具象的反映,是法界实相的称性功德的秘密又庄严的显现,这便是本尊法相观修的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对本尊的法相观修不清晰,便不能真实生起并与本尊相应,心相续中便不能生起“佛慢”,“我即本尊”的真实觉受不能呈现,最终修行的功德就无从获得了。本尊法相不但是本尊的“相貌”,更是本尊的“实相”,对金刚本尊法相的解读是打开金刚乘密法奥秘的锁钥。
其他文献
离拉萨仅40多公里的措麦村,在已走进现代文明影响的今天,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措麦村全村184户,889人,农田面积3278亩,以农业为主。村民们对传统的农耕仪式尤为重视。  西藏农区使用二牛抬杠犁耕法的历史悠久。据《西藏王统记》记载:上丁二王时(约公元前2世纪),藏族人已“制犁与轭,合二牛轭,垦平原以为田”。    2009年4月8号(藏历二月十三日)这天,是措麦村人的开耕节,人们
【摘 要】OH 卡牌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投射测试工具。因其使用方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进行应用。教师以 OH 卡牌为主要工具,辅之以绘画、意象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内心世界,倾听自我声音,在沟通和互动中得到支持和心灵成长。  【关键词】OH 卡牌;心理辅导;心理投射  【案例描述】  小宇,男,12岁,五年级学生。三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自杀,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平时很少
《天藏》  作者: 宁肯  出版: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撰文/王德领  宁肯,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于北京,80年代写诗,90年代写散文,代表作为《沉默的彼岸》,新世纪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在新作《天藏》中,宁肯将哲学思辨、宗教意识、人文精神、俗世情怀交织在一起,使阅读变成一场富有挑战性的探险活动。   小说在叙述上很有特色,宁肯充分运用了一些现代小说技巧,频繁地运用自述、转述、人称变换等方式,使叙述
在藏文里,阿里有着属地、领地之意,它是强大、不可一世的吐蕃王朝灭亡后,其落魄王子逃到西藏西部地区建立小王国后才出现的名词,有上部阿里与下部阿里之分。  上部阿里“堆阿里廓尔松”据说是吉德尼玛衮按三围的地望把它们分给三个儿子,儿子的名字的最后带“衮”,故有着“三衮占三围”之说。  “三围”中布让(普兰)为雪山之围,古格为石山之围,如拓(日土)为湖泊之围。  雪山围绕下的黑土地  说普兰是“雪山环绕之
在滇西北丽江老君山中,一队来自日本的旅行者正在海拔四千米的林缘进行一场膜拜仪式。  在他们身后是花已败落的杜鹃林,再远处是密布的针叶树,而更高处则是草地上凌乱的碎石裸地  ——就在这树林与草地的交界地带,  日本旅人们对着一株植物满怀崇敬,  低下头来,口中轻微而庄重地念念有词。  进行了类似祷告一股的仪式后,  他们开始掏出相机,围绕着这株植物拍摄。  那是一株桀骜的草本植物,挺立着,逆风拨弄着
【摘 要】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重点句型,还要依据文本核心句型,帮助学生在语言交流的活动中提升语用能力。教师应设计基于文本的基础性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知识;进行深入话题的延展性追问,激活学生的高阶思维;利用贴合情境的交际性串问,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由此落实英语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问题链;语用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弹指一挥间,转眼已十年,难忘风风雨雨那半年。  事情其实很简单:一群中国人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漂流世界最高大河雅鲁藏布江。  过程却极其复杂,先“官办”后“民间”,结果是这支探险队的物质条件之差在世界探险史上可能也绝无仅有。      如一出超现实的戏剧,初衷与结果,理想与尊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神奇统一。  “雅漂”改变了我的生活,一方面,使我从身体和心理都再不怕走再长再难再艰险的路。另一面,虽然
有人把巴松错成为名媛之湖,环绕其四周的则是一个个宛若大家闺秀的村庄。2011年7月及11月,西藏巴松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景区范围内开展了两次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人文调查,以积累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本底资料,巴松诸湖及周边雪峰、山谷、村庄所蕴含的丰饶多元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必将引发人们对该地更多的探索和关注。
【摘 要】“三式”学习策略根据设计领域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用思维导图式、层级梯度式、语画结合式的策略,将发散学习、递进学习、关联学习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和创想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创意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发散学习;认知能力  美术学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激发个体的创造潜能,培育身心健全的人。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对创意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西藏,对于藏传佛教而言,马年转冈仁波齐神山,羊年转纳木错圣湖,猴年转扎日神山,已是流传有800年的传统了,这也是整个藏区除了转云南德钦卡瓦格博神山外,影响最大,参加人数众多的三个转山转湖朝圣仪式活动。  藏传佛教历史上著名的藏族大译师仁钦桑写过一首关于转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的诗:  “拜过神山来了,拜过狮子来了,  神山狮子之间,接过授记来了;  拜过圣湖来了,拜过金鱼来了,  圣湖神鱼之间,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