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0例(3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1周内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
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43.5±2.1)mmHg、(16.3±1.7)mmHg、(18.2±1.9)mmHg和(18.4±1.6)mmHg(1 mmHg = 0.133 kPa),与术前比较,术后眼压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25只眼(80.65%),非功能性滤过泡6只眼(19.35%)。术后1个月1眼(3.23%)因血糖升高,虹膜出现新生血管并且眼压升高,再次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并行滤过泡分离,眼压得以控制。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积血、浅前房、前葡萄膜炎和玻璃体积血。
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