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目光与舞台”导写及示例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材料作文往往是多义的,可以让我们从多角度立意,但不是说,我们在“自选文体”、“自定立意”时可以“超越”材料,可以添加材料本身所没有的内容、细节。因此,材料作文立意的关键是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只能扣紧材料的本身内容来理解、概括、提炼。
  这则材料有两个并立關系的分句组成,其内涵并不难理解。第一句强调目光的长短、眼界的大小影响人生舞台的大小。一个人只有目光长远、视野开阔,才会跳出狭小的圈子,走向更大的舞台,舞出更精彩的人生。第二句强调一个人践行道路的远近影响人生舞台的大小。走的越远,走得多远,舞台就有多大。关键词就是“看”、“走”、“舞台”……弄清“看”与“舞台”、“走”与“舞台” 之间的关系,明白“舞台”不只是供演员表演的台子,其实“我们”自身也是演员,我们立足的社会就是人生的“大舞台”,明白了这其中的比喻义,我们就能准确立意了。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扣紧第一分句立意,也可以根据第二分句来立意,抑或将两句结合,说明既要有长远的目光,视野开阔又付诸于行动,方能走向更大的舞台。这则材料的理解核心是看与走、想与做、理想(梦想)目标与现实能力(实践能力)的关系。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大舞台。但如果将立意定为“要奋斗”、“要脚踏实地”、“要有能力”等等,则与材料缺少了必然的逻辑联系,当为立意不准。
  同时要注意,审题难度不大,但不等于不要审题,平时还是要适当进行审题训练,弄清楚关键词的内涵。要能将平时积累的素材,看过的优秀作文,要灵活运用,巧妙借鉴,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写记叙文,要防止套作、宿构、贴标签,不能只在文章的结尾生拉硬扯上“目光长远”,以此扣题;写议论文,要注意论据的新颖,论证的严密,要学会分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要增强点“关键词”意识,防止脱离材料,天马行空。1.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3.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金马《青年生活向导·总论》
  4.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了去踩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的花自会继续开放。——泰戈尔
  5.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电影《千与千寻》台词。
  6.人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过程。抬头看看,向前走走,才能走出一条宽广的大道来。——杨绛《走在生命之路上——自问自答》
  7.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喜欢和昆虫打交道,他不是贪玩,他有一个为虫子写书的眼光,并立志为虫子写历史。长大后,法布尔设立了一个“荒石园”,斗转星移,他终于建成了百虫乐园,为虫子“写书十卷”,引起生物界的巨大的轰动。
  8.摩西本来是一个农场工人,喜欢刺绣,喜欢以乡村景色为背景,但她76岁时却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在2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共创作了1600多幅作品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展出。摩西有句经典型的话语,那就是:做你想做的事,上帝会帮助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
  9.俄国作家屠格涅夫29岁时,依旧默默无闻,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俄罗斯大地上的茂密森林。他在森林中独自生活,独自狩猎,观察森林中的每一个生命。后来,他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猎人笔记》。正是因为他的目光长远,才使得他有了不竭力的写作源泉。由此可见,“看”与“行”缺一不可。
  10.林清玄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但他家境贫寒,兄弟众多,在仅能维持日常开支的所需要的家庭生活条件之下,他的父亲对他那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加以了否定,并且语气严厉地对他说:“你不可以成为作家。”这一度使林清玄收到很大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每天坚持阅读,用写作来磨练他的语言,形成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如今,他成了世界著名的作家,无数人阅读着他的书,他的文章被编进了初中教材,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摇栌人徐逸菲周庄的早晨安静而湿润,白蒙蒙的雾气正氤氲着他它的梦,水网纵横,曲折回廊韵味悠长。
  我坐在乌篷船中,望着她摇栌的袅娜背影,素净棉衫洁白宛若寒霜。摇栌的手起起伏伏似是某种带着沉静安宁的舞姿,蓦地竟觉这明镜般的碧水是她的舞台,她于其上心如明镜,慢慢摇栌。
  静坐在她的乌篷船后看盐水苍茫,亭台楼阁,这些小桥流水便是她的舞台,容她在经久的摇栌生活中尽展风华。她约莫四五十岁,脸庞略显浮肿但黛色眉下的眼眸却是神采奕奕。水中映出清澈的倒影,清凌凌地涤荡着周庄的来客。
  她粲然一笑:“周庄的水是延绵不断的,顺着它,大底这辈子是走不完的。”她的声音温润似在漫溢,她说话时有种淡扫峨眉的妩媚,即便是两鬓添了风霜却风韵犹存。攀谈中知道了她自幼以摇栌为生,流连于这长廊曲径。她莞尔:我余下的年月是舍不得离开这湾明镜的。她看得很远,早已决定将余下的岁月交给这乌篷小船,落叶般的小船载不动愁怨却载着她余生的归宿,静静地漂浮在浅澈的水上,斑驳却不落俗套,处红尘却不落世俗。我抬起头,正对上她的目光,如同阳光不厚重但始终温润,足够澄澈,她微微上扬的嘴角中盛满了她对摇栌的热爱。
  我惘然,这般将人生看得甚远的女子,大底才能拥有明镜碧水这般广阔的舞台,于摇栌之中挥散她的风韵,她走得更远,绕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曲径回廊,在小船上看一栌风景,赏一肩烟霞。
  倏忽间想起《书衣文斋》中曾有过这般描写过摇栌女子:四月初晴,暖光摇栌,甚远……她穿着布衣荆钗,披墨黑长发,未曾落半点情殇,随她一起一伏的舞姿摇晃。她早已看得甚远,将涤荡来客化作一生的归宿,使得她的舞台能像周庄的水网一样浩荡。容她在这般舞台上随水低吟、桨栌浅唱中悠然舞出她的卓尔风韵……纤手执旧栌,并栌与水,看远了,就能在古典窗扉下尽显妩媚。
  即便只是简单的动作重复,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单一的却又迷人的摇栌舞姿,早已铭刻于心,她看透了人生的豁达和规划人生的不落俗套,尤使我惊诧。   不知不觉间,风吹凉了茶,霜攀上了黛瓦。我思忖:人的一生不也应如此吗?看云卷雨舒缘起缘灭,于自己的舞台携一肩的艳霞……
  春朝秋夕,随意蓑烟雨于舞台之上心如明镜,船栌慢摇,甚远……
  【点评】文章选材独到,不落窠臼,以独特的眼光描写一个摇栌女子的内心世界。扣紧了材料 “你能走多远,舞台就有多远”句,深发出的主旨,贴切自然。文章语言优美,一如江南女子的优雅多思,娴静迷蒙中给人一种淡淡的思绪,如雨后窗下品茶,午夜静听箫语,悠远缠绵,拨动人内心的那般柔软,久久难以释怀。眼光·舞台冒天佑暖风曛人欲醉,阳光和煦暖身。
  春日的暖阳轻柔地斜射过枝丫,在斑驳的院墙上投射出星星点点的光影,投下了一份浅粉的温暖。抬头看天,阳光落在肩头,暖暖。如今已是深秋,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风轻扬,花未央,便出来散心。
  “原来那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伴随着清溢的桂香,耳边传来乐曲的声音。
  驻足,倾听。
  对面是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的衬衫,手中拿着一对竹板,嘴中唱着铿锵有力的曲调,字正腔圆,在这个秋天,老人又为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走上前去和他攀谈,他从前是一位戏子,有着属于他自己的舞台与观众。而如今,時代的滚滚潮流中终究会夹杂着某些东西的逝去。于是原属于他的舞台便不复存在,观众也一去不复返了。此间,黛瓦白墙浸润在微醺的霞光中,老人眼角眉梢都是沉静安宁的韵味,却掩盖不了眉间丝丝淡淡的忧伤。
  我抬起头,正对上他的目光。如同阳光,不厚重,却始终温润,足够澄澈。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对戏曲的渴望,微微上扬的嘴角中,盛满了对戏剧的热爱,那是一种深入灵魂的热爱。
  于是,我从他的眼眸中,读懂了“你能看多远,舞台就有多大” 的真正含义。也许,现在听戏曲,懂得戏曲的人也愈来愈少。但老人并没有放弃对戏曲的传承。那背后斑驳的红墙便是你的背景与舞台。我知道,你的内心才是你真正的、广阔的舞台。因为你看到了戏曲背后的祖辈文化的璀璨。的确,不是在乎老人在戏曲这条路上能走得多远,而在于老人看的多远。想到这里,心中便多了一股对老人的仰慕之情。
  倏忽间,想起了马步升的《绝地之音》。虽然老人的曲调不是“绝地之音”那般哀婉那般缠绵,但在我的心中仍是天籁,只因老人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便是他的舞台。于是我才有幸领略到老人的曲调,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看来,心有多大,看到的就更有多远,舞台就会多大。
  【点评】文章语言优美,叙事较有条理。“暖风曛人欲醉,阳光和煦暖身”开头一句,便出语不凡,给人一种新奇之感,“暖风”、“阳光”的环境渲染,为人物出场营造情境。中间通过老人“盛满了对戏剧的热爱,那是一种深入灵魂的热爱”的描写,演绎了主题。结尾联想升华,再次点题,“心有多大,看到的就更有多远,舞台就会多大”。读后,不禁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艺人的呵护产生一丝忧虑。舞台是你看到的世界雷慧怡有人说:“梦想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而我要说,看到的世界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莺和燕子看到的是树林阴翳,白草丰茂,所以它们在其中欢呼飞舞,带来鸟语花香的春天。苍鹰昂起它高高的头颅,看到的是广阔无边的青天,所以,它在长空中翱翔,任人仰望它的风姿。
  眼界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陈涉面对众人的嘲笑,感叹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看到了百姓的愤怒与悲苦,看到秦王朝统治下的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人间,于是,他揭竿而起,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呐喊。群雄追随,他的舞台是他看到的天下,他的伟绩流芳千古。而昔日的众人,仰其鼻息,希望他念及旧情,赏赐些东西便心满意足而回,他们只生活在他们能能看到的个人的世界里,最终只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沙子。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人所铭记的人物总有他们不同的世界观和舞台。柳永身为婉约词派最重要的代表,词风也最为清丽妩媚,一如他笔下的丽人,长袖善舞,万般柔情,他笔下的情思,迢迢不断如春水,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萦绕在心间,凝为相思的泪水,只教人寸寸柔肠尽断。他的舞台是精致的琼楼玉宇,雕栏玉砌,高处不胜寒,沉浮的身世和个人的悲愁化为他“竟日空凝挮”的清瘦背影,浮华红尘飘飘而过,若白驹过隙,最终只剩下他一人的独角戏,琼楼玉宇一任时光斑驳。
  在转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的舞台,他将天下装入胸怀,住在破旧的茅屋之中也要感叹“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将天下看在眼中,天下也成为了他的舞台。后世之人对他也便顶礼膜拜、崇敬万分。
  两相对比,由于眼界所引起的“世界”的差异之大不禁令人感慨。这并非说眼界小就不好。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中活得很滋润,但如果我们将眼界放开,看得更长远一些,我们又会发现那未知的世界是那么的精彩,原先的舞台又是那么的狭小。
  作为这个世界未来的中流砥柱,我们的眼光不能自私地停留在自己眼前的一方天地,我们需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情怀,如此,我们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会倍增。
  让我们都有如那百万军中的将军的英姿吧。那英姿便是——昂首挺胸,遥望远方。因为,那里,是无限的大好河山;那里,是我们的舞台。
  【点评】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舞台是你看到的世界”,准确贴切。作者在明确了自己的观点之后,首先用“莺和燕”、“苍鹰”作比,然后例举陈涉、柳永、杜甫的事例,来对比说明心胸决定眼界,眼界又生舞台,怎样的眼界便有多大的舞台,形象生动。语言流畅自然,不蔓不枝,不落窠臼,让人百读不厌。无限风光在远处马未然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光活着还不够,还应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的确,人的一生只有越充实,自己的小千世界才会越有诗意,而人生的充实度,就在于目光的长远,目光越长远,人生便越充实美满。
  时代的背景音是铮铮而鸣的,睡眠的真实感是涓涓而流的,放大眼光,方能窥得世间的大智大美。
  景元三年,洛阳东市,烈阳灼烧着三千太学生长跪于大殿身前的身影。而他,两袖清风,仍不改风仪潇洒,立于刑台上古琴前,十指初动,一曲《广陵散》飒然浮生,如引颈激鸣的凤凰,唱出清丽激越的声响“广陵一曲终遗世,三尺瑶琴不复弹”。嵇康,位列于竹林七贤之首,面对权贵,面对富贵,他本可屈首,丰衣足食,可他目光更加长远,为了捍卫刚正不阿的魏晋风骨,他不屈不从,他长远的目光,让他遗世独立,为天下传诵,他的灵魂也归于安土。
  还记得罗曼罗兰说过:“能反映时代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而当今,青年人的做法不尽如人意。毛遂目光长远,举荐自己,而有人浪荡;柏杨目光长远,引领时代,而有人目光短浅;伍尔芙目光长远,引导自由,而有人停滞不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然而,仅仅做到目光长远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一个进步者仅仅目光长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目光长远而不去实践,不去努力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只会头撞南墙。就如先哲所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目光长远很重要,但拿出行动,勤奋刻苦更重要。
  目光长远是一种睿智的生存法则,是面对困苦,永不言败的宣言,是一种浩然自若的气度。还记得福楼拜曾经说过:“我们对于历史的无知,是我们诽谤自己的时代,人们总是如此。”诚然,我们应以史为镜,借鉴前人,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目光长远,就必须有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的细致,有仓央嘉措白鹿踏雪的从容,有留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智大勇。目光长远者,就如那荆棘鸟,不休不止,不罢不休,只为找到自己的归宿。
  繁华弥庭,心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目光长远,春暖花开,人生更精彩!
其他文献
玛氏糖果公司(Mars)是美国私人企业中的佼佼者,年销量已达50多亿美元,它生产的一种巧克力豆堪称“世界闻名”的糖果。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这款巧克力豆刚开发出来时,由于广告宣传不太成功,销售一直不太理想。于是,玛氏公司聘请策划能人为巧克力豆做广告宣传,努力扩大产品的销路。  策划人员发现,这款巧克力豆是当时美国唯一一种使用糖衣包裹的巧克力豆。这种糖衣又称食用膜,现在已经广为人知,是一层成分复
那天天可真热,地上的热气扭曲了光线,阿羽百无聊赖地在街上闲逛。  好不容易放了暑假,就算自己陪自己也要多享受享受离开校园的滋味。遛着遛着,口渴了,找了个推车卖冷饮的想解解渴。  “我要这个,老板,找钱。”  阿羽很是阔气,伸手一张大红鱼。老板接过钱,上看看下瞅瞅,这照照那摸摸。阿羽可不耐烦了,拧开饮料就灌,饮料瓶的水珠滴下来,就像阿羽头上冒的汗。  “来了,收好。您点点。”  阿羽接好钱,一展,绿
看到一个故事,十分有趣:唐三藏和孙悟空等人去西天取经,有一晚,唐三藏见到孙悟空的裤子上有一个破洞,就好心替他把洞口补上;可是到了第二晚,原本缝合了的洞口又穿了一个大洞,唐三藏没什么脾气,就默默地将洞再补上;到了第三天,洞口又破,唐三藏又补;如是者过了五日,忍耐了很久的孙悟空终于发飙:“你给我缝上裤子的洞口,我的尾巴要放到哪里呀!”  然后,想起另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好像是《老夫子》的,就是说老夫子
27号,上海浦东机场里,一位老太太想要在上飞机前给自己家人祈福求平安。在登机时从客梯向外扔硬币,其中一部分硬币落进了发动机里。  直接后果就是机场工作人员为了找到发动机里的硬币,不得不大动干戈,给整个发动机来了个全面检查。  代价就是本次航班延误了六个多小时。  一枚硬币,最大面额是一块。但是这场闹剧中的损失,可能已经达到百万块。  老太太啊,您活了这么大岁数了,难道您还没发现么,跟神仙们讨便宜,
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②孔子又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连用孔子名言,显得呆滞,且第一句句意与中心论点不很吻合。)  ③大教育家孔子训诫弟子要虚心求教,博学广闻,丰富人生;要攻读自己所喜爱的课程,精于一门。先贤圣人的教诲让我们明白:既要博识,又要专攻,“博识”与“专攻”是一株双生花。  ④博识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政治、军事无所不晓,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生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上教室的讲台。  “这两节课我们写作文。为了切实提高同学们的作文能力,语文组决定学校全体学生集体投稿。在这两堂课上,大家就来创作一篇作文。写自己最拿手的,所有习作将一字不改地寄至‘叶圣陶作文赛编辑部’,下面我来讲讲注意事项……”  二十分钟后,一张张作文纸发到了同学们的手上。同学们有的开始交头接耳交换意见;有的开始从老师发的作文素材里找灵感;有的漠然地凝望着窗外;有的眉头紧锁
黄金年代中的双眼相机  《后翼弃兵》突然就火爆起来,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服装、家具设计、配色都让人喜欢。不过除了下棋之外,剧中也明显出现了一台双反相机。不用多介绍这就是禄莱,确切地说是禄莱福莱双反相机,但是由于没有相机特写,具体的型号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剧中的这个光线照度,不知道用的是多少度的胶片,这个快门速度得是多厉害的“铁手”才能端得住?!国产设计特别瞩目  在《回乡之路》这个故事里,王源
我喜欢新书,喜欢其芬芳气味,喜欢初次拆封的触感,也喜欢与它首次见面的交谈。我喜欢新书,可能是是因为我很少见到旧书,学校的图书馆尚年轻,绝大多数的书都还很新。周边也很少见到旧书店,市区里有一家旧书店,但卖的大多是考研书籍一类的。  许多作家都喜欢旧书,还喜欢把买旧书称其为“猎书”,似乎有一种相识已久但是缺些缘分的味道。北京有“琉璃厂”,英国有“查令街”,都是以旧书闻名,倒没听说有哪个地方以新书之多之
夜晚小憩,我又在学校操场彳亍着,操场四周高楼林立,灯火通明,不知不觉望向天空,天空没有月亮,映衬在灯光里可以望见稀疏的几颗星星,就像我们曾经看到的星空一般。心想:你是否也在像我想你一样想我呢?有些人仿佛注定在时光里,我守望着友谊……  第一次见你是在入学军训时,你平齐的刘海,大大的眼睛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试图接近你,十分凑巧的是我们分到了同一个寝室,这可以说是缘分吧!我努力接近着你,可你只是冷冷的回
花开一瞬,花落一刹,万籁俱寂,悄无声息。你们在绽开和凋零时不告诉人们,只留下一片散落满地的花雨。微风拂过,一朵朵花瓣微微颤动,我感觉到了你们在向人们昭示:宁寂静无声,勿浮夸虚荣。  花开一瞬,寂静无声。一朵花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一夜或一刻?那么花开时,它告诉你了吗?一位禅师收了一个徒弟,徒弟很喜欢被表扬,于是他经常去做好事,再告诉别人,以期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天,禅师送给他一盆牡丹花,让他观察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