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部分复习指导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jw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考查生态系统部分知识时,命题往往以应用层次为主,强调应用生态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碳循环的过程、生态系统中不同成分所起的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考点中的重点;各营养级的能量的来源和去向,相关的定量计算是考点中的难点。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较为抽象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外还应理解稳定性是建立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的一种动态的稳定。
  有关生态系统的高考试题常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而分析事物的原因、原理,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措施则是近些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同学们在透彻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农业、环境等众多实际和热点问题。
  例1为了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表1所示:
  
  试分析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3)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处理数据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所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为pg,其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而消耗掉(R),剩下的部分就以有机物的形式贮存在生物体中(Pn)。故三者的关系是:pg=Pn R,同时能量传递必然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比率。判断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可以通过比较总输入和总消耗得出结论。
  答案:(1)B。B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2)5.7%。(3)增加。因为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即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例3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四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如表3所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与甲瓶相比,有较多的有机物,其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②————。
  分析:本题综合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作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定性等众多知识点,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生态瓶稳定性原理的分析能力。生态瓶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光能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将它放在阳台或有光的地方,否则作为生产者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泥沙中的微生物构成了系统的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备的生物成分。系统中的氧气含量取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植物和动物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度。
  答案:(1)减少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少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气(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其他文献
安徽亳州市雅丽百花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以批发保健花茶系列为主,花草保健茶类多达300余种,营养专家组研制出保健粉类100余种,调味料、粗粮深加工系类1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