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师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88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对于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语文教师只有具有了更广博的知识,更好的施教能力,才能有效在教学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本文将对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新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转变,进而进一步针对语文教师施教能力的培养与强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师;新课改;素质;培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1.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更广博的知识
  语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播好的人文知识、让他们接受优良的文化熏陶的过程,尤其是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流传下来无数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自身知识贫乏,视野狭窄,首先自己就无法对于好的文章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给学生讲授时自然会缺乏说服力,无法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受到启发。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具有更广博的知识面,这不仅仅局限于语文领域,对于历史、哲学、宗教、美学等都应当有相应涉猎,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让学生受益。
  2.具备更好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专业素养的具备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不同于理科等课程的教学,交给学生某个定理或某个概念,培养学生某种运算能力或解题能力,语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文化底蕴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输出某种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与判断形成的过程。好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系统而全面的语文理论知识,对于汉语有牢固的基础,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施展自如。
  二、语文教师的转变漫谈
  1.观念的转变
  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延续了太久,新课改正是对于我国教育的一个全面的反思从而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的观念也应当适时发生转变。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教育的最终意义在于对于学生独立人格及个人能力的培养,在于让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则应当体现为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人文熏陶,让学生们懂得理解与感悟好的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价值及美,并且将这些好的能量渗透到他们的人生中,让其受益。
  2.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理念中一直都是教师占主导,课堂中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显得被动,对于课堂缺乏兴趣。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师生间的角色要发生转换,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每一个学生过往的基础、学生习惯及个人能力上都有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更多学生受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师生间可以相互沟通,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见解,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发言的机会,也尊重他们提出的问题或挑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教学方法的转变
  课堂上既然强调学生为主导,教学方式自然应当发生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使得课堂上听不到学生的声音,这是需要改善的。新课改理念下,在教学方法上应当更灵活多样,课堂上更鼓励学生参与,可以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学生间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也各自提出自己的疑问,过程中不仅每个学生是平等的,都可以发言,同时也能够听到别人的见解,从而更正自己的某些不正确的观点。同时教师可以更多的把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课程讲授更直观,也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语文教师施教能力的培养和强化
  1.培养教师的施教能力
  培养与提升教师的施教能力是新课改理念下提升语文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授课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对于教材本身要吃透,同时对于教材延伸的部分要提前做足功课,多参阅相关背景资料,掌握更多的和文章有关的知识,这样讲授起来才会更有效。现在是信息时代,任何东西的查找都变得很简单,教师在备课时对于不了解或不确定的内容可以事先上网做有效查找,确保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清晰而详尽的认识,这样给学生讲授时不仅更有把握也更准确。同时教师对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也应当不断提升,毕竟这是语文课堂知识有效讲授的基础所在。
  2.强化教师自身学习及反思能力
  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技能,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游刃有余。新课改理念下要求教师不仅对于教材内容有透彻的掌握,它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于各科知识都有涉猎,如果可以,争取做到融会贯通。诚然,这是对教师提出的很高的要求,并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的,但这应该作为教师努力的一个方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更好的反思能力,针对教学中自己有哪些地方不足,哪些地方明显有待提升,首先要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改善,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施教能力。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对于学生若有不当言行应当做相应反思,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注意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结语:新课改理念下对于语文教师提出了更深的要求,要想在教学中做到更好,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及施教能力。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与加深自身的学习能力,让自己涉猎的知识面更广泛,视野更开阔,一位博学多才的语文教师往往是学生欣赏而仰慕的。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当积极适应各种转变。教学理念上应当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首位,文化熏陶才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同时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更平等的与学生对话,采取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平时的教学工作教师也需要不断做出反思,要能够意识到自己平时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不足,并且不断做出改进,同时要重视和学生间的关系,尊重学生人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廷连,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2].张中俊,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思索[J],快乐阅读,2011年13期.
  [3].许波,新课程、新方法、新理念——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J],保山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思想;提高能力;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于重要的数学思想应体现螺旋上升的、不断深化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加剧,学校中的各个科目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教学方式调整。基于这种环境之下,高中政治课开设情境创设教学环节,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本文对政治教学中的情景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要求;策略;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33.23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要求  1.目的性要求  教
有了关于棉花花粉收集贮藏保活备用的技术,即可大大便利在异时异地开花的各品种的杂交工作。这种技术是保存种质和减轻病虫害传播的手段,因育种所需植株在各地区间运输往往
【中图分类号】G631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经验,他们的良好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教师、教材、课堂是教学的主旋律,忽视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表现为学生知识与践行脱钩,分数与德行脱钩。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学生思想品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