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调查研究;破旧立新;
允许犯错;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5—0028—01
教育是管理人的艺术,面对三四十个不同的个体,要让学生思想统一,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集体,确是不易,班主任工作因此充满了挑战与艺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成长而产生叛逆的一般性特点,本人运用教育智慧落实教育目标,概括出一些粗浅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情,对症下药
上学期我接手了五年级(2)班,该班因学生调皮、打架、学风不良等因素导致很多老师不愿意接手。虽然全班向心力强,但价值取向不正确,班干部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班里几个不安分的学生,形成不良的小团体,影响班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作业经常性不完成,甚至还有代写作业情况的发生;荣誉感不强,自制力差,做事拖沓,做卫生若督促不紧就去应付,因此,在十项评比中屡次排名靠后。开学后,我用两周的时间进行了切脉诊断,了解了班级的基本情况,对这班学生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调查,了解到打架事件是因为本班学生受到高年级学生的欺辱,本班一位男生凭自己的身强力壮为该生出气,结果尝到甜头,之后,男生就自发形成一个组织,那些大个男生自然就有了发挥的余地。我认为,这些孩子脑袋灵活,活泼团结,他们需要老师用智慧和耐心慢慢引导,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他们回到正轨,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以免功亏一篑。
二、破旧立新——解构并优化班内学生团体
根据学生形成的自然组,我将班级划分为三大组:成绩好的女生为一组,占女生的80%左右,是班级核心组,且女生班干部都在这一组。男生大致划分为一组,也是问题最大的一组,我为其命名为改造组。剩下的七八个学生为一组,位于班级边缘地带,于是为其命名为潜力组。每组都有两三个核心人物,仔细研究每组成员情况后,我逐步进行改造,具体做法如下:
核心组关键是班干部建设,原则上继续任用现有班干部,以求稳定。我首先召开班委会,制订班干部工作制度,强化班级管理的意义和职责,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次,进行个别谈心,通过了解班干部来了解班级;再次,帮助班干部树立是非观,形成正确的导向。
改造组男生是本班最大的问题,针对这一组,具体做法是:
首先,离析出男生中学习优秀的学生。采取谈话法、表扬法、家访法等,使之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这部分男生大多比较聪慧,打架只是凑热闹,可先从学习上说服他们。
其次,改造组的核心人物或许一直在关注着新班主任,改造他们较为困难,用言语说教收效甚微。为此,我进行冷处理,暂时不去理睬他们,即使有学生有违纪行为,只要不属于本质的恶性,我基本宽恕他们,尽量不激化矛盾,即使批评也顾及他们所谓的自尊,洪水决口,不能堵,只有顺势疏导,否则会让学生更叛逆,此环节争取人心是关键。
最后,利用边缘组男女生掌握班级情况。他们成绩不是太突出,平时受到老师关爱较少,此时班主任给予爱心,除了有利于转差,还可了解到班干部不一定反映的情况,班主任只要略加综合,就可更全面地掌握班级动态,甚至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三、允许犯错——给学生的成长留有缓冲区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在错误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在失误中进行身心的成长。“一刀切”或许会起点作用,但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还会激发师生的矛盾。要想真正让学生改正错误就得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这也是兵法中“欲擒故纵”原则的启示。于是,我给每个学生三次机会,并且给他“记账”,相信学生犯过两次后实在是不好意思再犯第三次的。管理班级不需要兵法那么严苛,但需要教育智慧的灵活运用。对待那些“核心人物”,用此方法去感化他们,会收到较大作用。
四、因势利导——挖掘学生资源,强化育人功能
根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通常是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去解决,用问题解决问题。如,针对学生打架事件,我以《英雄》为主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学生与师长之间的矛盾,我设计了《懂你》《感念师恩》等以朗诵为主的主题班会;我还有意识地设计了《理想》《友谊》《荣誉》等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发现自我、关注他人、强化责任意识,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人生观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编辑:郭裕嘉
允许犯错;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5—0028—01
教育是管理人的艺术,面对三四十个不同的个体,要让学生思想统一,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集体,确是不易,班主任工作因此充满了挑战与艺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成长而产生叛逆的一般性特点,本人运用教育智慧落实教育目标,概括出一些粗浅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情,对症下药
上学期我接手了五年级(2)班,该班因学生调皮、打架、学风不良等因素导致很多老师不愿意接手。虽然全班向心力强,但价值取向不正确,班干部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班里几个不安分的学生,形成不良的小团体,影响班风。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作业经常性不完成,甚至还有代写作业情况的发生;荣誉感不强,自制力差,做事拖沓,做卫生若督促不紧就去应付,因此,在十项评比中屡次排名靠后。开学后,我用两周的时间进行了切脉诊断,了解了班级的基本情况,对这班学生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调查,了解到打架事件是因为本班学生受到高年级学生的欺辱,本班一位男生凭自己的身强力壮为该生出气,结果尝到甜头,之后,男生就自发形成一个组织,那些大个男生自然就有了发挥的余地。我认为,这些孩子脑袋灵活,活泼团结,他们需要老师用智慧和耐心慢慢引导,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他们回到正轨,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以免功亏一篑。
二、破旧立新——解构并优化班内学生团体
根据学生形成的自然组,我将班级划分为三大组:成绩好的女生为一组,占女生的80%左右,是班级核心组,且女生班干部都在这一组。男生大致划分为一组,也是问题最大的一组,我为其命名为改造组。剩下的七八个学生为一组,位于班级边缘地带,于是为其命名为潜力组。每组都有两三个核心人物,仔细研究每组成员情况后,我逐步进行改造,具体做法如下:
核心组关键是班干部建设,原则上继续任用现有班干部,以求稳定。我首先召开班委会,制订班干部工作制度,强化班级管理的意义和职责,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次,进行个别谈心,通过了解班干部来了解班级;再次,帮助班干部树立是非观,形成正确的导向。
改造组男生是本班最大的问题,针对这一组,具体做法是:
首先,离析出男生中学习优秀的学生。采取谈话法、表扬法、家访法等,使之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这部分男生大多比较聪慧,打架只是凑热闹,可先从学习上说服他们。
其次,改造组的核心人物或许一直在关注着新班主任,改造他们较为困难,用言语说教收效甚微。为此,我进行冷处理,暂时不去理睬他们,即使有学生有违纪行为,只要不属于本质的恶性,我基本宽恕他们,尽量不激化矛盾,即使批评也顾及他们所谓的自尊,洪水决口,不能堵,只有顺势疏导,否则会让学生更叛逆,此环节争取人心是关键。
最后,利用边缘组男女生掌握班级情况。他们成绩不是太突出,平时受到老师关爱较少,此时班主任给予爱心,除了有利于转差,还可了解到班干部不一定反映的情况,班主任只要略加综合,就可更全面地掌握班级动态,甚至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三、允许犯错——给学生的成长留有缓冲区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在错误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在失误中进行身心的成长。“一刀切”或许会起点作用,但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还会激发师生的矛盾。要想真正让学生改正错误就得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这也是兵法中“欲擒故纵”原则的启示。于是,我给每个学生三次机会,并且给他“记账”,相信学生犯过两次后实在是不好意思再犯第三次的。管理班级不需要兵法那么严苛,但需要教育智慧的灵活运用。对待那些“核心人物”,用此方法去感化他们,会收到较大作用。
四、因势利导——挖掘学生资源,强化育人功能
根据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通常是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去解决,用问题解决问题。如,针对学生打架事件,我以《英雄》为主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针对学生与师长之间的矛盾,我设计了《懂你》《感念师恩》等以朗诵为主的主题班会;我还有意识地设计了《理想》《友谊》《荣誉》等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发现自我、关注他人、强化责任意识,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人生观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