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计算调查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业务利益相关者或IT经理,那么在不久之前你还要努力解释为什么要选择公有云中的应用程序或基础设施。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反转,在许多企业中,如果你想在资源非常宝贵的本地数据中心内部署工作负载,即便可以证明这么做是合理的,你也可能会面临来自各方的质疑和压力。

  IDG的《2020年云计算调查》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些新数据支撑。在参与调查的551名技术采购者中,所有人都参与了云计算的采购流程。在所有调查数据中,排名首位的是59%的人表示他们计划在18个月内全面或大量部署云计算,其中16%的人表示将全面部署云计算,43%的人表示将大量部署云计算。这一数据比目前的38%有了较大程度增长。
  以下是部署率示意图。它们的推动因素是什么?节省成本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因素。要想对在云端上运行工作负载的成本与在本地运行工作负载的成本展开综合性的全面比较,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云计算的真正优势在于敏捷性、可扩展性和未来潜力。想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准备就绪的应用程序?你可以在云端上启动你的应用程序,这种方式所花费的时间要比传统方式少很多。想在一个工作负载上投入更多的算力?你只需单击几下鼠标即可,或是配置一下应用程序就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扩展。想获得最新和最令人瞩目的技术成果?它们往往率先出现在云服务中,并且为用户的使用做好了充分配置。
  据《2020年云计算调查》显示,这些优势显著地加速了云计算部署的势头。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其中的一些研究结果。

跨越云分歧


  《2020年云计算调查》中还有另一个关键的数据,即92%的企业已经开始少量部署云计算。
  在关于未来12个月内计划在云计算上投入多少资金这个问题上,受访者的平均投资额为7380万美元,这一数据比2018年增长了59%。
  由于我们的这个调查完成时间是在经济下行之前,因此现实的情况是投资额很有可能会缩减。但由于云计算项目不需要预先进行资本投资,因此一个尚不确定的问题是,面对不景气的经济,在针对未来12个月所规划的IT总支出中,分配给云计算的平均份额(32%)是会持平还是会增长?
  云计算适用于所有的应用程序。你可以使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谷歌Cloud Platform、微软Azure等IaaS平台部署自己构建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使用SaaS提供商中的账户。目前SaaS提供商为数众多,如Adobe、Anaplan、Atlassian、谷歌、微软、Okta、Oracle、Salesforce、SAP、Slack等。
  《2020年云计算调查》还发现了一些其他上涨数据。在接下来的18个月中,受访者所在企业SaaS应用程序所占份额将从目前的24%上升至36%。作为应用程序开发平台的云基础设施的份额预计将从目前的42%上升至48%。

由云迁移向云原生转变


  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不一定要从零开始构建,尤其是在企业设立IaaS账户时。调查显示,当前运行在云端上的应用程序中,54%是从本地数据中心迁移的,46%是“专门为云计算构建的”。
  迁移的应用程序需要优化和精心管理才能在IaaS平台上实现高效经济的运行。调查显示,实际上,27%的企业已经或正准备将应用程序/工作负载从云端回迁至本地数据中心。我们在迁移之前需要注意,那些非关键性的遗留应用程序并不适合迁移到云端。
  云服务的丰富要归功于那些开发云原生应用程序和充分发挥现代应用程序架构的开发人员。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微服务。微服务属于轻量级服务,可以进行独立更新,并可组合为功能完善的应用程序。通常的做法是在容器中运行微服务,这样可以让多个彼此独立的微服务共享同一操作系统实例。容器所需资源比虚拟机少,而且无需安装即可“插入”操作系统。这种非常便携的特性正是开发人员所喜爱的。
  可移植性是受访者最喜欢的容器特性,紧随其后分别是应用程序的易升级性、易维护性、便捷的生命周期管理、更简单灵活的CI/CD(和/或devops),以及有效利用硬件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目前部署仍在有序进行当中,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容器的比例为16%,正在開发和测试的比例为13%。对容器技术感兴趣或是正在研究容器技术的企业为35%。这些数据表明,这种新范式正在被企业所接受。

  Kubernetes为谷歌的一个开源项目,可以让基于容器的应用程序实现部署、管理、扩展、联网和可用性的自动化。Kubernetes可以将这些代码编排到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几乎所有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都将Kubernetes作为一种服务向用户提供,但是调查显示只有20%的中小企业在生产、开发或测试中使用Kubernetes。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为33%。容器数量的增加会带动对Kubernetes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大型企业对Kubernetes的使用率会高于中小企业的原因。

管理多云


  亚马逊AWS、谷歌Cloud Platform和微软Azure三大IaaS云服务各有优缺点,如何进行选择要取决于用户的构建内容。SaaS提供商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应用程序。用户几乎是不可避免地会从多个公有云服务商那里订阅多个服务。近期“多云”这一术语的定义也已经将用户在自己的数据中心构建的私有云也涵盖进来了。
  企业为自己的工作负载选择最适合云服务再正常不过了。当企业面临多个公有云时,49%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的主要目标是选择“最佳的平台和服务”,其次为“节省成本/优化成本”(41%),再次为“提高灾难恢复/业务连续性”(40%)。“避免供应商锁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目标。
  对于多云的主要缺点,近半数的受访者(48%)认为“增加了复杂性”,其次是“增加了培训和雇用成本”(34%)。对于某个IaaS云服务,企业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提前预知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才能高效地进行管理。此外,配置大型SaaS应用程序也需要有专门的云管理人员。
  目前思科、戴尔、HPE、IBM和VMware等厂商已经开发出了让IT人员通过一个窗口就能管理多个云服务的平台,但是这类云管理平台仍属于新生事物,还不成熟。只有7%的受访者在使用这类平台。6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仍在使用由各个云平台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原生管理工具。

云服务面临的障碍


  排名首位的云计算挑战是“控制云成本”,这一部分的受访者比例为40%。这通常与治理有关。如果策略不当,那么LoB管理器可能会在启动云服务时启动一些不需要的功能。如果监管不严格,可能会导致企业购买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云服务。这种情况是最为糟糕的。此外,配置不佳的云工作负载会造成云资金的浪费。
  IaaS提供商提供的最新最好的云服务尤其需要监管。虽然基础性的云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的成本如今正在持续下降,但是与机器学习、物联网、无服务器计算或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相关的云服务的费用正在急剧上升。另外,尽管云服务中有许多酷炫的新技术,但是评估云技术是否适合自己需要应参考一些特定的业务目标。

  云计算能否带来最大收益还取决于是否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專业人员,那么企业将很难从云计算中获得最大收益。调查显示,67%的企业都新增设了与云有关的职位。增设最多的职位是云架构师,28%的企业增设了该职位。InfoWorld网站的David Linthicum指出:“优秀云架构师的数量非常少,因为他们往往身兼数职。他们需要同时精通安全和治理,擅长公有云和私有云解决方案,并熟悉传统IT。”
  在增设的职位中,排名第二的是云系统管理员。与云架构师相比,适合这个职位的人选就比较多了,因此这也是一个容易填补的职位,因为其通常只需要熟悉某个特定的IaaS云服务。排名第三的是安全架构师。“数据隐私和安全性”是受访者认为的第二大云计算挑战。主要的云服务的安全性要比普通企业数据中心高得多。目前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正确地配置云安全控制,以确保企业的策略和访问控制能够扩展到其公有云平台上。
  今年的调查结果中没有特别突出且无法克服的挑战。由于企业维护自己的基础设施正变得越来越痛苦,并且企业从中获得的优势也越来越少,因此云计算的发展正变得势不可挡。由于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经济时代,因此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企业都更需要云计算的敏捷性和低成本优势。
  本文作者Eric Knorr为IDG Enterprise的总编辑。
  原文网址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561269/the-2020-idg-cloud-computing-survey.html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访英团,又称中国报聘团,因为此次访英是对1942年英国议会访华团的一次回访。起初,中方对此次访英寄予厚望,希望此次访问可以为战时中英交涉及战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因而,对于访英团成员的选择非常重视。然而,这一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却令中国非常失望。最终,中方对此次访问兴趣大减,访英团成员的选择一波三折。访英团人选一再变更,一方面表明中方对中英关系非常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一时期两国关系充
[摘要]基督教在近代吉林传播始于19世纪中叶以后,20世纪初发展较快。期间,教会为了传播基督教,采取了创办医院、开办学校等办法辅助布道。基督教在近代吉林的传播,对当地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吉林,基督教,述论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0-0038-04    基督教传入中国东北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吉林传播则要稍晚
根据三大运营商官方App公布的数据得知,截至10月7日16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的5G商用预约用户总数已接近930万。其中,中国移动5G预约用户数已经达到560.3万,中国联通5G预约用户数为177.93万,中国电信5G预约用户数为190.85万。   关于5G套餐何时正式上线,三大运营商均未给出明确答复。   为了吸引用户踊跃参与预约活动,三大运营商均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优惠活动。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2019年第61号公告显示,工信部批准了《5G移动通信网 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等447项行业标准,其中通信行业标准32项。  《5G移动通信网 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规定了基于SA架构的5G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包括系统架构、高层功能特性、与4G网络互操作、网络功能服务架构等。本标准适用于基于SA架构的5GC核心网网络功能。  与此同时,工信部还依申请向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提高运营效率变得越来越紧迫了。首席信息官们倾向于通过自动化、数字技术和云技术来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  对于Gary Brantley来说,未来的道路是由创新技术铺就的,对此,这位亚特兰大市的首席信息官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在全力以赴,以提高运营效率。  Brantley介绍说,这包括一项“消除几种不同工具”的举措,例如,冗余的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该市各部门和机构使用的许可软件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了十项最新预测,这些预测将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对3D打印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创新竞赛  今年初,IDC更新了其《全球半年度3D打印支出指南》(Worldwide Semiannual 3D Printing Spending Guide)。據该《指南》预测,2018年的全球增材制造市场支出“预计将达”120亿美元左右。  此次最新的《IDC未来展望:2019年全球3D打
一场疫情使CIO和CISO成为了同床异梦的盟友,而去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他们不得不比以往更加紧密地通力合作。结果如何?两者的关系总体上已有所改进。  在过去这几个月,众多组织已加快了数字化项目和向云端迁移的步伐,以支持远程员工和客户。Gartner研究公司的副总裁Jeffrey Wheatman表示,这已“导致人们的风险偏好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并促使CIO和CISO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了2020年我国通信业发展情况。   2020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0.6%,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3.3%。新建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5G 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深入推进,
是的,我们已经为应对攻击和数据泄露做好了准备,但是当危机来临时,核心业务程序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继续运行?  简而言之,网络弹性是为衡量组织机构在发生数据泄露或网络攻击期间,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继续运营其业务的一个指标。安全团队会进行适当的评估以检测和阻止攻击。虽然安全团队会针对不可避免的数据泄露制定恢复预案,但是他们与IT部门能否在危机期间让订单执行、客户服务、会计处理等关键业务程序继续保持运行呢?  
12月18日消息,据外媒MOBILE WORLD LIVE报道,标准组织3GPP透露,原计划于2018年12月冻结的R15 Late Drop版本将推迟到2019年3月。  R15标准的重要部分已经完成,包括R15 NR NSA(非独立组网)、R15 NR SA(独立组网),但是R15 late drop标准仍未完成。  3GPP RAN主席Balazs Bertenyi解释说,推迟标准最终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