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0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下如何教好政治课,从策略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教育教学目标的预设及内在联系,处理好教材结构中的正文与辅助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原理教学与综合探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新课改 政治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108-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材凸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特点。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新课改落实“三贴近”的主渠道。所以,要实现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主要的课程载体,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与学生生活体验、了解社会实践关系的基础上,用典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必须要有正确的教学策略。
  1要处理好教育教学目标的预设及内在联系
  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纲”。按新课改教材的要求,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当中,都要紧紧盯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等三大目标。
  但要注意:其一,教育教学目标是预设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而非知识,二都不能混为一谈。其二,三大教育教学目标之间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对“知识目标”的提高与升华。其三,实现不同教育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也有所区别。“知识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老师向学生灌输并通过学生的理解来完成的;而“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并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感悟来完成的。“知识目标”是基础,既然是基础,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概念、观点、原理等部分,采用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学生宜于接受的方式、手段给学生介绍、讲解和分析。再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问题、辩别是非,使他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项择。
  2要处理好教材结构中的正文与辅助文之间的关系
  新课改的教材,从结构上采用了陈述概念、观点、原理的正文部分之外,还有事实材料、举例分析、提出问题以及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等辅助部分。并且在正文部分和辅助文部分又穿插了大量的图片、数字、漫画等内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明晰地把握教材的主体和辅助部分的关系,将给学生一种体系庞杂、眼花嘹乱的感觉,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板书设计上),要将教学的重点目标和主线要定位在正文部分,根据正文提供的内容,构建和设计教学内容和逻辑关系。比如,《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依正文部分,教学的主干应扣住内容,一是商品的含义,二是货币的产生,三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四是货币的本质,五是货币的基础职能,六是纸币。这六个内容构成了这一课的体系支撑点。在讲解、阐述这六个问题时,按教学需要适时引进相关事实材料、举例分析以及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和名词点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或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总之,教材提供的辅助部分是为正文部分服务的,对这些内容一不能忽视,弃之不用,而是要充分利用,用足用好,二不能与正文部分特别是主干知识正辅不分,更不能主次颠倒。
  3要处理好原理教学与综合探究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教材,在设计上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开放性和实践性。其开放性和实践性不仅通过“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和“名词点击”表现出来,还通过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的设计,强化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所以,要把“综合探究”这一内容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和处理。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综合探究”模块的重要性。正是教材设计了这一教学内容,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知识、延伸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知识,开拓视野。在实践行为上,“综合探究”的设计,为学生动手找资料,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教材的知识性、活动的趣味性以及过程和体验性完美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平台。传统的教材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总体思路和框架的局限,无法很好地解决给予“知”和解决“能”的关系。新一轮课改,在教材设计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综合探究”的教学设计与要求。其次,在教学操作上,教师要按照“综合探究”的要求,要给学生安排专门的时间、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布置明确的任务(是分别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并将探究活动成果纳入学习的考核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探究活动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还有,对学生提出的探究目标与任务要依据当地的客观条件和学生实际,不能过高太难,力求使学生易于完成并从中体验探究成果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引导者。如何从教师的角度探究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缺失,对不利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加以引导,多方位多角度的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借助于各种教学工具和成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深化趣味性教学的主导思想,真正达到教与学共进步,共发展。  [关键词]学习兴趣 引导 激发 自主学习 趣味性教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针对现代中学生作文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分析,反映了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进行创新作文写作的方法,切合中学生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创新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52-01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深知学生创新写作的好处和难处,要想使学生能够写
期刊
【摘要】要切实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它是落实体育课改目标的主渠道。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体育教学思想方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导向,以“育人”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课改 体育健康 观念  记得刚刚进行新课程标准培训的时候,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思路,给我们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
期刊
[摘要]传统教育还存在很多的弊端,教学方式通常为“注入式”和“填鸭式”,教师只是将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尤其是把高中数学的内容强加给学生,这样根本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传统教学的课题氛围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现如今,国家已经开始进行现代教育,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多次新课标的改革,高中数学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教师鼓励学生对任何问题都要追根寻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最大限度的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出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的质量,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则与教学方法成正比,教学方法得当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缩短教学时间,方法不得当,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就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深入思考,总结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效率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要】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虽然为教学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但也存在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严重误区,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阻碍了体育新课程更好实施。因此,我们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能真正理解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含义,把握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原则,正确实施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有效教
期刊
[摘要]要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的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关键词]转变 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74-01  作为物理课教师,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高中物理课,提高教学效率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
期刊
[摘要]改变农村中学生低水平的写作状况,必须实施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创设写作情境,使学生对写作入速,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 入迷 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92-01  目前,农村中学的学生写作水平不容乐观,作文水平普遍低下。每当作文时总表现出没写作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次新课改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课改中“开放性”这一灵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时空,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开放教学 教学时空 让心飞翔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诗歌鉴赏题是高考重头戏之一。要想拿到高分,就必须加强对各种诗歌鉴赏题型的日常训练与答题规律总结,以便在考场快速准确答题。  [关键词]诗歌 线索 结构 句子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97-02  1分析诗歌线索、关键词  线索指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从内容上来说,它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人”“物”“景”“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