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注塑发泡能力评价

来源 :合成树脂及塑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和熔体强度仪研究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20Z和通用聚丙烯PPH-T03的分子结构及熔体强度.结果表明:HMS20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PPH-T03宽,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助于提高其熔体强度.在注塑发泡实验中,具有更高熔体强度的HMS20Z较PPH-T03可以承受更高的物理发泡剂N2注气量,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制品具有更高的减重比和更均匀细腻的泡孔结构.随着N2注气量的增加,注塑发泡制品的减重比提高,抗冲击性能下降.相同减重比时,HMS20Z制品的泡孔更细腻,因此抗冲击性能下降幅度更小.
其他文献
红外测温结果表明,部分交流复合绝缘子在投运1年内表现出严重发热特征,与近年来报道的传统发热故障存在较大差异,其发热区域不局限于高压端部,绝缘子中部也存在3-5个不连续发热区域.依据发热区域的分布特征,本文将其命名为“灯笼串”发热故障.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故障绝缘子进行了耐压试验、吸水试验、显微CT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获得了发热绝缘子芯棒内孔隙的三维结构,并针对贯穿孔对电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贯穿孔能够显著改变电场分布,是导致“灯笼串”发热故障的主要原因.为识别芯棒中可能导致发热
本文首先利用亚网格技术,依据冰区分布图对中、重覆冰量级区域用细网格划分,其余区域用粗网格划分,实现快速地对综合考虑的8个微地形因子提取,利用石上线53号塔验证其提取地形因子的准确性;其次对全省区域按照高程范围划分成三个阶级,分别建立每个阶级范围内建立微地形因子与线路覆冰厚度之间关系模型,本文所建模型结果与实际数据误差为4.88%,并以500kV福舟线为例,计算该塔位覆冰厚度与观冰资料平均最大覆冰厚度误差仅为1.58mm,相对误差为8.11%,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本文所建立微地形因子与线路
新能源风光场站参与未来放松管制情况下的零售电力市场面临如下问题:(1)上网电量结算方式由原有的含补贴的固定电价转为无补贴的实时电价;(2)新能源风光场站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包括风速、太阳辐照度、限功率运行情况以及升压站内部用电等;(3)新能源风光场站需要在最小化运维成本的情况下满足较高运维水平的要求.本文引入了一种无监督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利用新能源风光场站内部可控电力设备解决运维及交易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并使售电电量与运维满意度最大化.大量基于实际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
SF6气体因其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而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类高压电器设备中.而当SF6电气设备发生局部放电或过热等潜伏性故障时,会产生SO2、H2S等表征故障的特征组分气体,而特征气体组分检测技术判断设备故障的准确性与设备内部特征组分气体的扩散效应息息相关.因此本文采用CFD技术,基于FLUENT仿真模拟了SF6电气设备中关键特征组分气体SO2和H2S在设备内的扩散情况,得到了SO2和H2S气体在SF6电气设备内部扩散前期、中期和扩散均匀时的浓度分布和扩散均匀所需要的时间.结果表明,在封闭体系下,气体达到扩散均
水火电机组检修计划优化是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基本任务.在清洁能源消纳的背景下,本文以天为时间单位,建立了一个考虑梯级水电站耦合的水火电系统年度机组检修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火电运行成本与水电站弃水成本之和为目标,考虑了系统、机组、水库的运行约束,包括梯级水电站上下游间的水力耦合关系.针对问题难以求解的特点,将原问题分解为水电子问题和火电子问题,并采用代理绝对值拉格朗日松弛法求解该问题.该方法引入一个等价于绝对值项的线性惩罚项,同时使用代理次梯度方法更新拉格朗日乘子,既能够保证算法的收敛性,又提高了计算效率
为解决企业“数据烟囱”林立,数据共享不充分、管理不规范,数据“多头收集、数出多门”等问题,实现数据的充分汇聚共享交换,做到数据“一次录入、多处抓取、精准查询、充分运用”,提升数据管理水平.本文基于《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国家标准对于数据制度、数据资产、数据安全、数据共享等方面的要求,总结提出了大型企业集团提升全域数据管理水平的主要做法,提出了数据汇聚共享交换平台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分析了SQL路由多引擎、大数据控制集群、基于边界阈值的数据校验、以促进用户扩大数据共享范围的热门搜索数据分析等数据共享平
为解决开关柜内放电光检测技术光电传感器安装位置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确定开关柜内局部放电源的位置,进而模拟放电光信号分布确定光电传感器安装位置的方法.首先建立开关柜母排室和电缆室有限元模型,计算开关柜内部电场分布,确定局部放电位置,进一步基于几何光学确定放电光信号分布,最终确定传感器安装位置.本文计算研究表明:母排与电流互感器、接地开关绝缘子接触部位,触头盒内部以及避雷器高压端电场最为集中,容易发生局部放电,局部放电光信号主要分布在300nm-400nm的紫外波段,其空间分布随局放源的位置呈现
针对传统交流配电网合环电流不可控,且某些地区电网存在“停电倒负荷”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SNOP的变电站合环倒闸操作方式及相关控制策略,以解决传统交流电网合环电流不可控的问题.首先,介绍了SNOP的基本原理及在变电站中的接入方式.然后,分析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的SNOP控制策略,详细说明了基于SNOP的变电站合环倒闸控制方式.在正常运行时,通过对SNOP进行潮流调节控制,以实现经济性运行等功能;在进线因计划或故障停电时,通过对SNOP进行孤岛模式控制,以保证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在进线复电时,通过对SNO
为解决10kV开关柜无线温度传感器电磁兼容问题,保证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建立了10kV开关柜精细几何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开关柜内电磁场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10kV开关柜内最大电场强度可达7.1kV/cm,最大电场强度的位置位于母排、CT盒的转折处以及梅花触头附近,真空灭弧室顶部存在电场集中现象,局部电场较强,可达6kV/cm;开关柜内最大磁场强度可达0.03T,最大磁场强度的位置位于断路器内部触头周围,这是由于触头截面积比母排截面积小,导致电流密度增大,磁场较为聚集,母排截面短边附近和一些
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在整个变电站运营、管理及维护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针对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的安全管控,存在管控自动化程度较低、缺少对SCD文件进行有效流转管控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管控智能变电站配置资料的流程,提出了配置文件版本唯一码的保证方法.首先,分别研究了配置资料可视化、版本比对、配置文件检测、在线状态监测等配置文件管控技术;然后,解释了虚端子技术在配置文件管控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