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学生愿意学数学,对数学感兴趣?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笔者回顾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深刻领悟到: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善于创建民主课堂、多渠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何使学生愿意学习,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然而,目前不少教师却忽视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很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有的课堂,仿佛变成了“优秀生”的舞台,班中的“学困生”甚至中等生如同旁听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之又少;有的课堂,不少学生虽然没有听懂老师的讲解,但为了避免被老师责怪,只好跟着随声附和、不懂装懂……结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笔者回顾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深刻领悟到: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善于创建民主课堂、多渠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呢?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唤醒学生参与意识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可见,教师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对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课堂参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老师常带微笑,说话诙谐幽默一些,课堂上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多角度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适时讲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笑话故事;课余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把学生当作朋友……在这种如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來,他们就会愿意思考课堂上的问题,敢于和别人交流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呈现熟悉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条件是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时,笔者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前几天,我去集市买安全缆绳,打算买20米长的,商店老板说: “(我)这里有一段19米长的(安全缆绳),可以便宜点卖给你,本来5元钱一米的,算你4.5元一米。”我想,19米长也够用了,就答应了他,于是我赶紧找手机里的计算器,商店老板说:“还算什么啊,少算你5毛(5角之意),给我85.5元就行了。”这时笔者故作惊讶,抛向同学们一个问题:“其实,商店老板跟我们一样,也是平常人,可是他的计算能力这么高,有谁知道其中的秘诀吗?”同学们一听到“平常人”“秘诀”这些熟悉的话语时,探索热情被激发起来了。经过他们的一番共同研究,结论出来了:“商店老板先口算20米的价钱,20×4.5=90(元),再减去1米的价钱4.5元,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无须直接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19×4.5’这么繁琐,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真简便!”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
  三、搭建平台动手操作,顺应学生好动心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最强的阶段,他们都非常喜欢动手操作。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让他们经历动手操作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先让每一位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两张可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纸片,并把这两张纸片随意拼在一起,再让每个学习小组选一幅拼成的新图形张贴在黑板上,接着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哪些新图形,你们会计算它的面积了?”同学们因为有了操作经历,所以都很容易明白,当拼成的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长方形)时,他们就可以计算其面积了。最后,同学们都牢牢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 ”,同时也让同学们从中学会了数学“转化”的方法。
  再如,在教学《搭积木比赛》时,根据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高的情况,教师搬来了一大筐小正方体教具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让他们根据要求搭一搭,并让他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搭的依据……因为有玩具供他们“玩”,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四、开展多种游戏活动,满足学生好胜欲望
  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胜欲望,对游戏热爱有加。他们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去玩而不知疲倦。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或游戏活动,竞赛的方式有同桌之间的竞赛、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赛等,这样可使数学学习的“枯燥味”有效减少,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如,在复习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教学时,教师组织“站位置”游戏。教师先给全班同学编排好座位号,并把座位号卡一式四份发到相应学生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四个大大的圆圈,并分别在圈内写上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名称,游戏开始,教师叫同学们把各自的座位号以最快的速度贴在相应的圈内,贴完后,让每个学习小组至少派一名代表分别说出这样“站位置”的原因,其余同学对说得好的代表报以热烈的掌声,使学生深刻理解:有些数(如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并非所有的偶数(如2)都是合数……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五、适时给予激励评价,促使学生持续参与
  在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持久参与度的“调节剂”。它是孩子们心中的阳光,使他们深深感受到学校是成长的乐园;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当教师发现学生有爱动脑筋的行为时说:“你的脑子真灵活!”当发现学生计算很有耐性时说:“你很认真,跟数学家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语言准确流利时,可这样评价:“你的表达能力真强,继续努力哟!”而对于性格内向、胆子小的学生,教师更应该 “偏爱”他们,将一些难度不太高的问题的回答机会,优先让给他们,如果他们积极发言,便鼓励他们说: “其实只要你肯动动脑筋,你也是好样的!”教师“恰当”的评价,可增添他们下次站起来的勇气。所以说,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是课堂的生命,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持续参与学习而乐此不疲。
  总之,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是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自主参与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解决读图时代快餐式阅读和消费性阅读横行于高中阶段学生群体中的弊端,力图让学生将兴趣从网络小说、卡通动漫、娱乐八卦等转移到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读本上来,养成高雅的阅读品味和审美情趣,达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笔者的課题组团队成员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热爱阅读,增强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读整本书,带着思考读书,读生命这本大书”为目标开展了“模块化自主阅读梯度
本报综合消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广州全面上水平、走前列,努力开创广州教育工作新局面。1月11日,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广州教育工作经验分享交流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业务培训,广州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广州市属高校有关校领导、各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局属各单位班子成员,及机关各处室正副处长参加。  当天上午,由各区教育
学生从小学升上初中后,開始正式学习文言文。他们对文言文几乎一无所知。虽然都是汉语的语言形式,但由于所使用的时间阶段不同,且有的词语古今词义有很大差别,学生一时半会儿适应不过来,没入好门,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减。如何让学生入好门?怎么入门?这是摆在初一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由于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古代文学尤其如此。有时会觉得文言文好教,有时又觉得难教。说好教的人,也许蜻蜓点水式随便教教,浅尝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好语文知识,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为自己日常生活的沟通提供便利,还可以通过语文文章来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师在工作当中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教学效果更显著。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师采取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语文起源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在技术上逐步成熟。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高效率地组织企业活动,加强企业管理,即加强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有效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管理,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系统。基于此,本文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在A公司现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使用体验的基础上,结合A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对现有固定资产管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20日上午,广东教育学会会长、广东省教育厅原巡视员李学明,广东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原院长刘劲予,广东教育学会主任王蓓蓓等一行到恩平市恩城第三小学调研指导工作。  李学明会长等一行在恩城第三小学领导班子的陪同下参观该校的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校长冯雪璀从学校的办学历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校远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所有课程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程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是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近几年来随着对孩子各项能力培养的逐渐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上注重提升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已经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任务。本文对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做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初
【摘要】本文从学校组织的一场拔河比赛中所呈现出的道德缺失现象为立足点,对沿海地区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阐发了自己的观点,指出了养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今后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德育教育;养成教育;责任感  一、学校德育教育案例背景  为丰富全校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发扬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笔者所在沿海地区某农村初中学校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作为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优化学科资源、推进学科整合,正日益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热潮。长期以来,小学语文的教学常以课本为唯一的信息源、教师为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为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狭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确定为:“新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是一个演讲者。我只是将我身边的一群平凡的一线老师的真人真事分享给大家,将我的真实感受分享给大家。  在分享之前,给大家出个谜语: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越分越少,而有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大家觉得,这个越分越多的东西是什么呢?大家先思考,带着问题一起听我讲。  一、片断一  时间:2017年11月  地点:学校操场  下班后,卓秋慧和曾艮任两位老师因为班上2位同学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