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song83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承担着科研及教学任务的重要基地。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当前管理体制下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08-02
  当前,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争创“双一流”的建设,各高等院校对各类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实验室办学条件和设备都得以大力的的改善,同时对设备管理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的配置和管理现有实验设备资源,已然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就当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加强部门间沟通和协调
  由于社会人才的需要及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专业的发展向着学科交叉、甚至多学科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对于理工类来讲,如机械专业与自动化专业、机械专业与材料成型专业,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专业等这些学科对一些实验设备存在着共同的使用需求。而高校的设备购置工作一般由学院级使用部门根据教学科研需要申请,向学校各审核部门报批。这样致使一些学院级单位仪器设备购置存在着重复购置、且使用率不高的現象[1-2]。因此,首先应着力打破学院壁垒、加强各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建设和购置,由实验室建设的“大而全”向“高精尖”转变。同时,集中建设可降低购置成本、实验室使用面积和减少人员配置。其次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教学科研计划,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人时数和利用率。只有实现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设备资源才能更好的建设出适应现代化教学和科研需要的高水平实验室。
  二、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实验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传统方法采用纸质卡片式的手工操作,种类冗杂且容易出错,不仅不利于资产的追溯和问责而且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极易造成规划发展的滞后与混乱。及时更新管理平台由纸制化向信息化迈进是科学管理的必要途径。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实验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在平台上记录并查询设备型号、数量、用途、购置来源、所有人等信息。对于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还需逐步实行打卡制信息化录入,可方便地预约仪器的使用顺序、清晰地对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完好状况及使用者进行追查。这样不仅可大大降低资产流失的风险,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形成责任到人、问题追溯的有力保障,从根本上杜绝仪器设备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
  三、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是各高校不断摸索和发展的一个过程。设备的管理从购置申请、验资、合同审批、验收、入账、清查、报废、更新的制度根据具体设备价值分类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流程。设备使用过程中预约、操作规程、使用记录和维护维修记录等情况都应有一套明确的执行方案,为仪器设备的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3]。为保证制度的落实情况应建立一套逐级监督体制,实验教师监督学生严格依据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并及时做好使用记录,资产、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各项管理监督职责,使仪器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做到有章可循。
  仪器所有部门为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转,应建立完善的仪器使用制度,维修保养制度[4],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我校资源与材料学院针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特点,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使用机制。对大型仪器设备配备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仪器操作人员,要经过厂家应用工程师的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对于一些可以对学生开放的设备,学院每年都会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大型仪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学生使用设备需要提前预约,使用后严格填写仪器使用登记表,包括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后仪器的完好情况等。同时,仪器负责人时时监测仪器的运转情况,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对仪器的故障及时维修,并做好仪器维修维护的登记工作,使仪器的状态做到有案可查,为仪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四、落实设备安全使用规程
  落实实验设备的安全使用规程是保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和校园和谐稳定的头等大事。因用电不当、危险品意识薄弱;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疏忽大意而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这些事故警示着我们一方面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排除设备方面的安全隐患,尤其对于特殊仪器设备如: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安全管理。针对特殊设备,我校X射线衍射实验室,严格按照环保局要求,将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上墙、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上墙,事故应急措施及应急预案上墙。同时,为仪器负责人配备个人剂量检测牌,实验防辐射服,实验室配有辐射个人报警仪,射线检测仪。能够做到按季度监测仪器周围的射线强度,并按期给环保局提交年度评估报告。真正把各个环节落到实处,保障了人员及环境安全。
  五、结论
  新形势条件下,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办学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在设备管理工作上存在的落后和不足。只有认真思考积极应对才能提高我国高等院校的办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祥玲,沈江玮.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探究[J].民营科技,2017(8):252.
  [2]王明泉,彭利军,李莉.提高高校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4):2.
  [3]吴青凤,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2).
  [4]韩坚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4):83.
其他文献
其中课程实践包含在专业基础课中,项目实践是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针对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例如:景观设计、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等一些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引入项目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围绕实际的项目案例进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模拟实际的工程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总结分析问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创作实践主要是针对毕业创作设计,毕业设计是整个实践课程体系中最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生活场景中使用的频次越来越多,信息化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就需要对用户使用的质量有所保证,需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质量水平。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领域已经呈现出网络化局势,计算机网络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研究也愈来愈得到计算机行业内的广泛重视。本文重点论述计
【摘要】中医学是一部传承的历史,其中师承模式历史悠久且功用显赫,在中医药的传承中发挥了主导与确定性的作用。现在,随着“互联网+”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对我们的影响愈加深远而重大。传統的中医师承模式,在新技术新平台下,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成出新的历史高度与意义。  【关键词】师承制度;互联网+;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
[目的]:①研究砒霜(As2O3)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表征;②研究As2O3纳米粒子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与传统的剂型亚砷酸(As2O3注射液)进行比较;③研
【摘要】对于旅游学与旅游教育间的关系,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所谓的旅游学就是以旅游现象为基础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活动,旅游学的发展历史不到百年,旅游学属于一种知识体系,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加强了对旅游学方面的研究力度。对于旅游学与旅游教育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其两者的内容与意义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文章就对旅游学的发展与旅游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旅游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毛泽东诗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毛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文化负载词可分为生态、典故、社会、宗教和语言等文化负载词 5 类。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毛泽东诗词的许渊冲译本和赵甄陶译本为例来分析其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目的论  【课题成果】项目来源:武汉东湖学院“赴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于英语教育专业教法类课程改革的力度,教育部所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对教师资格证的全国统一考试制度进行了通过。教师资格证的“国考”在考试内容和难度上都有一定的增加,同时,《保教知识与能力》和面试对于学生教育的教学能力的要求逐渐提升。在这样的条件下,英语教育专业的教法类课程要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评价,还有
【摘要】中国边境高校地处教育资源优势,在俄语课与外教资源的引进上有着其他地区高校所不具备的地缘优势,那么我们在这种优势的助力下应该对本身俄语教学体系做出哪样的改革与发展才能将这种优势利用到极致来培养更多更好的俄语人才呢?笔者身为边境高校黑河学院任教10年的俄语教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边境高校;地缘优势;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