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在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接受胸腔镜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单肺通气过程中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对照组非通气侧肺未进行特殊给氧。比较2组单肺通气过程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氧化应激与炎症指标。比较2组麻醉前、单肺通气时、干预15 min时、给氧干预1 h时及停止单肺通气时动脉血氧分压变化情况。比较2组单肺通气过程中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及肺顺应性Cldyn20水平。统计2组麻醉苏醒相关指标和围术期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单肺通气过程中,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5 min时、给氧干预1 h时及停止单肺通气时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肺通气过程中观察组Pplat、Ppeak低于对照组(P<0.05),Cldyn2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肺不张、低氧血症、气胸和复张性肺水肿等围术期呼吸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非通气侧肺组织持续中低流量给氧,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增加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肺通气功能与顺应性,促进麻醉复苏,且可显著减少呼吸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