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已然来临。信息技术进入家家户户,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密不可分,而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也已经普及到各学龄阶段,其中就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做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等同于在为祖国的未来打好坚固的知识基础。本文将主要分析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问题不足,提出几点有效的策略建议,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策略;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10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時代,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开始在各个学龄阶段普及起来,其中不乏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如今,信息技术教育早已成为一种新教育,其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都极具探究意义。做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新技术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开展相关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更是十分有利,并且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由此可见,研究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一定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信息技术课程也随之在小学教育中开展起来,很多小学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便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打开小学生接触新事物新信息的大门,使他们可以迅速灵活地接受新知识,从而帮助他们打下良好的计算机基础。那么,就目前情况来看,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基础性
  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开展起来的时间并不算长,仍然处于初期阶段,课程设置也不够成熟,而且由于考虑到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也只是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课程教学,不宜对其进行难度大、涉猎范围广的知识传授。所以,我们比较常见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都是教师教授小学生如何进行文字编辑、收发电子邮件、下载信息、上网浏览以及制作简单的幻灯片等,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基础性的教学。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2. 整合性
  社会在进步,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在进步,教育模式更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教育硬件措施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因此,计算机技术已经不仅只限制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也频繁出现了计算机技术的踪影。在很多小学里,教师都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新式课堂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教育整合了所有的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整合性的特点。
  3. 趣味性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一般具有趣味性,这源于小学生尚未发育完全的智力水平,比较有趣的课程教学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初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相比起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更具趣味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不适合接受比较枯燥乏味的系统性专业性课程教学。由此可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趣味性的特点。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不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育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向来只注重语数英等主科的教学,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无论在哪个学龄教育阶段中都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个大弊端,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引发的一系列的不好影响都应该引人深思。究其根本,不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是因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这门学科没有足够的认知,很多教师在别科的课堂教学中虽然都运用到了计算机技术,但都只是把黑板上的字投射到多媒体屏幕上,而没有针对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这点知识面做出相应的讲解,也没有充分展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2. 课堂教学方式单调乏味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作为一门急需创新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采取新颖的教学模式,以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汲取知识。但是,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很多小学教师所采取的仍然是填鸭式的方式,实行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如此,学生很难对当堂所学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度,更多的都是学生不知所云,课堂效率十分低下,加之小学生的求知欲更没有因此被激发起来。
  3. 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专业性
  源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一点,那么小学所聘请的信息技术教师大多缺乏专业性,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指导,相对的也不能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小学生更具专业性的信息技术教学。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做出标准的课程指导,不同的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是截然不同,这便造成了小学生吸收知识的困难度。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综合上述,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学习掌握新信息知识,本文将在此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1.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毫不夸张而言,一切伟大的成就创作几乎都源于兴趣,那么要想改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前状况,第一步就应该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在一定范围内激发起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从而引发他们内心对信息技术最原始的渴望。信息技术这门综合性学科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着把生活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相结合起来,从而增加课堂趣味性,勾起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这对小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十分有力的。
  2.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关键一步就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每天汲取知识营养几乎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轻重程度。因此,摒弃旧观念,开展新式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而针对如何革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运用情趣化的语言激活课堂气氛,由于学员较多,想要一对一教学是十分困难的,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一些情趣化的语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听教师讲解知识;(2)仅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多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要再局限于以往的满堂灌,应该鼓舞学生去创新、去思考,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
  3. 引导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将信息技术知识贯穿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然后学会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小学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栋学府,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他们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四、结论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虽然现在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但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将会得到相应的重视,从而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更好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帮助他们掌握新信息,培养他们学习思考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生积累知识财富,这也是我国教育为小学生保驾护航的一项举动。
  参考文献:
  [1] 朱彩兰,李 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任务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2).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此少数民族传统药用植物,本文对人面果口山酮的抗II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促进葡萄糖消耗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首先研究了人面果中分离得到的5个新的口山酮化合物对HepG2/IR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采用高剂量的牛胰岛素刺激HepG2细胞的方法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HepG2/IR)。利用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植物蛋白质和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栽培种花生是异源四倍体,基因数目庞大、结构复杂,其遗传研究进展缓慢
摘要:本文从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及误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反思,介绍了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养,深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教学;应用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109  随
许多外胚层器官,如牙齿。毛发等均源于上皮组织和间充质组织。在牙胚发育过程中,上皮-间充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其形态的发生和细胞的分化。由此推论,利用干细胞进行的牙齿器官
摘要:本文探究了幼儿责任心培养的对策研究,希望能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责任心;培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112  一、问题的提出  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完善化是历史的过程。人们生活在家庭、集体、社会中都要承担有关的责任。现在的幼儿,由于所处的家庭条件优裕,孩子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这些孩子的智力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