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职院校公共课程职业化转型与教师教学能力创新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帮助民族高职院校公共课程实现职业化教学转型,使其能够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理念出发,加强公共课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性认识;积极探索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公共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提高公共课教师服务专业、服务社会的水平。
  【关键词】公共课 职业化转型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23-01
  一、公共课程职业化转型与教师教学能力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从2014年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按每年招生计划比例,生源情况良好,在保证省内计划的基础上,外省云南、贵州、甘肃等各民族学生大量涌入我校,学生人数的攀升,带来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而我校的公共课程思政、体育、外语、计算机、就业与创业等课程更是覆盖全校各专业的学科课程。每位公共课授课教师课程工作量很大,公共课教师严重短缺的现象不断呈现——公共课教师忙于承担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公共课教师职业教育观念转变较慢、更没有对公共课职业化转型的思考,实践和操作能力欠缺,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缺乏创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一些教师本身缺乏在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践的经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很难培养出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符合教师或多技能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二、公共课程职业化转型与教师教学能力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一)以体验式学习重构公共课程师生关系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催化和引导下,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式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过程。公共课教学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应从完成我校各专业职业任务需要出发,强调学生在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通过合作学习和亲身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把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强化和提升,进而转化成学生个体的内在本领。
  (二)以技能本位重构公共课程教学内容
  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实现就业的关键。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专业课教学,教师不能以单纯讲授知识为主,侧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技能实践上,让学生会应用操作、能完成生产任务。如: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可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筛选,布置项目任务,改变以往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专业项目”为主线,将知识、方法、能力和情感熔于一炉,使公共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形成一种重能力培养、操作性强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在专业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也能在公共通识课堂教学中学到与专业相吻合的知识和技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以一体化整合的标准重构公共课程教学方法
  所谓一体化整合的教学方法,是指由师生双方在特定的教学场所,综合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等,通过师生边教、边学、边做的互动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过程,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实际工作环境,把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工作过程安排进度,并最终完成这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理论,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行为。这种方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公共课教学更贴近于各专业实际,更有利于提高各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立足项目实践重构公共课程教学体系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分析和研究,是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根据我校各专业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设计,完成各专业实际需要的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完成从市场调研、资料查询、分析讨论、方案设计、具体实施、问题解决的整个实践过程。
  项目与专业知识本身不是孤立的。完成项目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需要将公共课程相关知识贯穿于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始自终都能体味到公共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以促进其专业实践能力的完善和提高。
  依据多民族高职学生特点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对民族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开展能力转型提升培训,以不断推进思政、计算机、外语、体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公共基础课程的颠覆性革新,全面提升民族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实施高职素质教育的能力。同进,积极推动公共基础课教师融入专业,鼓励公共课教师经常下各专业教研室,结合专业建设开展教学改革、教学活动,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能力,发挥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怎样将传统文化的“糟粕”和新媒体的“精华”在幼教APP新时代领域进行融会贯通、与时俱进?本文将从三大策略角度进行全面的应用策略分析。  【关键词】幼教APP 新媒体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6-01  随着新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幼教软件在幼儿教育市场如雨后春笋,不但占据了幼儿园教育,甚至也不断渗入了人们的日
【摘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当前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校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新时期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具有时效性的策略,这对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业教育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始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变革,引发了世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对自身内控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以强化监管为核心的重新调整。2006年,我国启动了对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管制,旨在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透明度。那么,“中国式”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的状况如何?尤其是投资行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信息披露状况。是否能够反映上市公司质量、内部控制质量以及管理者意图
【摘要】学校、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我们教育的种种不当,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当前的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法律、家庭教育。  【关键词】校园暴力 教育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8-01  一、关于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只是程度各
【摘要】政策教育、形势教育、面试技巧、信息提供等就业指导教育要提升到以人为本层面、提升到人才培养层面,这是创新就业教育的核心。就业教育的重点是指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学会自我推销会找工作。  【关键词】就业教育 综合素质 心理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6-02  就业是大学生备受关注的话题,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加上世界观、人
【摘要】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加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促进高职生自主创业,是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安置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文围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问题,论述重要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7-02  随着我国经济升
伴随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上的竞争力度每日剧增。如何把握好时代特点,使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参与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绩效考核制度往往就成为众多企业的决胜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也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动单位在国计民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