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在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ish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在复杂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近中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8年6月本中心34例胸腹主动脉瘤近端无法常规阻断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外科手术。男23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2.26±10.96)岁。Crawford分型Ⅰ型12例,Ⅱ型22例;动脉瘤最大直径50~120 mm,平均(65.26±16.09)mm;马方综合征15例,动脉粥样硬化14例,主动脉缩窄5例;合并高血压病22例;首次主动脉手术28例,再次主动脉手术6例。手术经胸腹联合切口,覆膜外入路,采用股动脉及下腔静脉插管,使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完成近端吻合口,动脉管法重建肋间动脉,腹腔脏器供血动脉与四分支血管分支进行吻合,四分支血管与"Y"形人工血管主干进行端端吻合,双侧髂动脉分别于"Y"形人工血管的10 mm人工血管进行端端吻合。

结果

全组无颅脑神经系统并发症。深低温停循环(17.68±4.88)min,呼吸机辅助(34.88±16.04)h,术后肾功能衰竭5例,经CRRT治疗后均恢复,术后截瘫1例,经脑脊液引流减压等治疗后肌力恢复,全组死亡1例,系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5年,效果满意,随访期间无因主动脉问题死亡者,5例因远端血管扩张再次手术,4例重建的肋间动脉闭塞但未发生截瘫。

结论

对于胸腹主动脉瘤近端无法直接进行阻断患者,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近端吻合口吻合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CN1A基因突变的Dravet综合征(DS)患儿不同突变特点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及药物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内科确诊为DS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采用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对患儿行癫痫基因包检测,对其父母采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基因突变阴性患儿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SCN1A基因大片段变
目的分析川崎病(KD)住院患儿早期并发冠状动脉瘤(CAA)的高危因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KD的住院患儿679例,收集各项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CAA发生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各指标的OR值及95%CI。结果679例住院KD患儿中男385例(56.70%),女294例(43.30%);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NLRs)能识别微生物的保守序列并启动炎性反应,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是NLRs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成员之一。受多种内源性或外源性危险信号激活后,NLRP3与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组合成炎性小体,作用于下游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炎性因子,促进其成熟和
卡介苗目前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方式,但卡介苗接种反应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接种后淋巴结炎和播散性卡介菌病,后者相对少见,卡介苗接种后淋巴结炎相对常见,临床在诊治过程中存在各种困惑,尤其治疗的时机和治疗方式的选择仍无更权威的指南。通过对本病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及临床分型和诊断等方面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为本病选择优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新疫苗的研发和使用将有望降低本病的发生。
目的探讨不同体液巨细胞病毒(CMV) D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在免疫正常婴儿CMV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5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诊断的免疫正常婴儿CMV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肺泡灌洗液(BALF)、尿液、血液和脑脊液CMV DNA载量,血液免疫球蛋白(Ig)M CMV,丙氨酸转氨酶(ALT),胸片和胸部增强CT,合并感染情况,临床表
人体中150余种蛋白通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于细胞膜上发挥功能,从GPI锚的合成、与蛋白结合到定位于细胞膜上发挥作用,这一系列过程受一大类基因调控,包括PIG基因,如PIGA、PIGB、PIGC等及PGAP基因,如PGAP1、PGAP2等。近年来,国外对PIG/PGAP基因变异所致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国内罕见报道。现就PIG/PGAP基因相关疾病的遗传方式、临床特点、治疗及基因型-表型
分析4年收治的14例胸壁感染病例资料,总结应用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胸骨、肋骨骨髓炎的疗效及存在的问题。肋骨骨髓炎7例,肋骨合并胸骨骨髓炎6例,胸骨骨髓炎1例。术前创面存在中位时间225天。根据病情行扩创术、内固定物取出术和VSD负压引流置入术处理创面。术中清创前后留取培养;7~10天后,若创面培养阴性、肉芽组织新鲜考虑覆盖创面,根据创面具体情
期刊
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8例患者经肺静脉逆行灌注肺动脉切开取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以10~15 ml·min-1·kg-1的流量,25℃~28℃不含钾的含血停搏液行肺静脉逆行灌注时,相应肺动脉口有血液溢出,有小的血栓冲出。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出肺动脉血栓,无围手术期死亡。经肺静脉逆行灌注肺动脉切开取栓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安全有效。
期刊
目的总结主动脉根部扩大(aortic root enlargement,ARE)联合环上型人工瓣膜置换策略与单独环上型人工瓣膜置换策略治疗成人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探讨成人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最佳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7年1月,98例成人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应用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人工瓣膜置换策略治疗(ARE组),选取同期125例成人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应
目的总结一种新型钢板在鸡胸微创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新华医院心胸外科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钢板对25例鸡胸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25例均为男性,年龄10~17岁,平均(13.80±1.66)岁。术前常规行胸壁可塑性试验,胸部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观察胸骨、肋骨形态及其与心脏的位置关系。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100 min,平均(73.44±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