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七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七年级数学是学生步入中学之后比较容易出现下滑的一门学科,本文从七年级数学学科特点、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中学数学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七年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085-01
  数学是一门以数字和图形为载体的自然基础学科,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分成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1—3年级,第二学段为4—6年级,第三学段为7—9年级。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刚刚步入初中校园的学生,数学成绩会出现一个跳崖式的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提高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质量?笔者就这些问题,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七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
  (1)数学教材编排以模块化为主
  和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有所不同,七年级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呈现出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考虑到小学生思维和学习的特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非常形象的去呈现知识;而到了七年级后,学生会发现这种熟悉的呈现方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系统、逻辑性更强的教材编排体系:在一个章节中,会较为全面地对一部分知识由浅入深的去学习。
  (2)思维培养目标逐渐向罗辑思维转变
  在思维培养中,小学阶段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逻辑思维为辅,到了小学高年级有个逻辑思维的过渡。而到了七年级后思维培养的目标变成了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很多题目不只是算出答案,得出结论,而要求学生能够去进行论证和思辨。
  (3)教师教学方式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教师一般带一个班的主科,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花很多时间去给学生讲解,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学生有很多次的学习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一种“等”和“靠”的依赖心理,认为不会的地方教师会三遍五遍地去讲,没必要自己去研究。上了中学后才发现,教师除了带本班外,还有其他两三个班的课,并且一周数学课的节数并不多,再也不会像个小学教师那样进行“保姆”式教学了。

2.七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的数学学习中有很多需要自己钻研、得出结论的地方,但是由于小学阶段长期的“保姆”式教学,学生并没有养成刻苦钻研、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一些定理、概念吃得不透,所以不能很好地去进行灵活的应用。
  (2)学生不能很好地排除学习外的干扰因素
  上初中之后,学生就进入了青春期,学生的身体会有很多的变化,“成人化”趋势严重,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这种生理和心理心理发育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叛逆情绪,并且很容易被外界这样或那样的因素所干扰。有许多小学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孩子,上了中学之后没有能够有效地排除這些因素,造成了学习成绩下滑。
  (3)部分家长对学段变化的认识不够
  在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或期中考试结束后,许多教师会被家长问同样的问题:我家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数学考八九十分,为什么到中学之后,才考个六七十分,有些教师无言以对,家长认为中学教师不负责任,或者认为学生上中学之后贪玩没有好好学习,便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上中学之后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

3.提高七年级教学质量的策略
  (1)注重学生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能够正确认识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这一学段的跨越所带来的问题,积极和家长、学生去沟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解决了学生在学段跨越过程中的困惑,学生才能够轻装上阵,迎接学习的挑战,家长也能够理解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不懂就问、大胆假设、勇于验证的良好学习品质。只有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品尝到思维带来的快乐后,学生才会迷恋上数学的学习。
  (2)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由于学科的特点,许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就应该是严肃的,教师就要面无表情,其实数学课堂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想方设法去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动作等“演”出数学的思维魅力。
  (3)注重学生学习中的多元化评价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学习方面的点滴进步,引导学生向数学学习的高山去勇于攀登。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静下心来和学生共同去分析背后出现的原因,多一份耐心和细致,不能操之过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级qq群,每天找出一位同学,对其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评选“每日之星”。在每次测试前,笔者让学生自己选自己的目标成绩段(A段为100—120分,B段为80— 100分,C段为60—80分,D段为60分以下),考完试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试卷分析:自己有没有达到目标段?为什么?寻找到问题所在,以便于下次考试中去改正。经过一系列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只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评价,才能让学生安全渡过小学学段到初中学段数学学习的困惑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让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道路更加平坦、高效。

其他文献
在野外地质环境调查、航片地质解译、卫星图象地质解译、地面物探、样品测试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东山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指出了所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矿区地质环境
详细分析了长治市沁源县七一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指出造成该事故的安全隐患应引起众多乡镇煤矿的重视。
摘要:在现阶段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新课的导入。如果教师可以设计良好的导入方式,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的课程,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本文阐述了新课导入的一些基本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建立情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2
经过多年调查和生产实践研究认为,“单臂双层高光效整枝模式”是适宜设施葡萄的整枝模式之一。栽植密度0.5m×1.2~1.4m,架面直立。冬季修剪后呈“F”形,由一个直立的主轴和两个
摘 要:数形结合思想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巧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090-01  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且有
利用电导率法和可溶性糖法对五个酿酒葡萄品种(西拉、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玫瑰香)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
摘 要:初中物理的学习在这个阶段特别关键,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从简单逐渐变难的过程,当下的初中物理老师需要在满足新课改标准的前提下,创新教育模式,通过现在的科技信息新技术,把物理课程的课前预习、课堂诠释和课后复习等与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学习存在的问题去选择教学内容,显著提升了学生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效率,还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
摘 要:伴随着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IPAD、电脑等智能产品已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人们看来,信息技术是学生在新科技时代生存的基石之一,小学生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计算机相关的应用技术,激发学生对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帮助激发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
平度市大泽山镇老盛葡萄庄园创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35hm^2,栽植红地球葡萄28.5hm^2.葡萄园群山环绕,年平均气温11.9℃,极端高温36.8℃,极端低温-17.9℃,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5.